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554825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复习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 景 区 规 划 原 理第一章风景区概论一风景与风景科学1、风景的概念什么是风景观点1、风景一一美的环境风景是自然界体系和社会界体系优化结合的美的环境;风景是指以自然景物为主构成的,能引起美感的空间环境;风景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的,并用美为特征的一种供游憩欣赏的空 间环境;观点2、风景一一美的印象 风景就是以某一土地的单元,以及加上与此相当的空间覆盖的味觉以外的全部感觉的印 象。(WILLY HELLPACH) 风景是以人类的视觉所得到的自然的、人文的形式为主体,将它放在观赏、鉴赏的视点 上,来表现、观察到的情况。其中。伴随着艺术性、人类的情感、感觉等。(日本 高 桥进)风景

2、是从给定的优越位置的点观察到的印象。观点3、风景既不是环境,也不是人的印象。风景的本质是介于环境和人的印象之间的边际文化信息。一一丁文魁 风景科学导论风景既非环境(客体),亦非人(主体)风景既是环境的边缘,也是人的边缘风景只存在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之中风景具有奥秘性风景是动态的风景是四维的2、风景的构成要素1)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观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2)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应,是人对景物的体察、鉴别、感受能力。3)条件: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缘因手段,是赏景主体与风景客体所构成的特殊关系。3、风景科学风景科学是研究风景本质(物质与精神),探索风景资源

3、的成因、发展和演化的客观规律, 揭示风景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各种风景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风景 区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制定风景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对策,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的综 合性学科。丁文魁 风景科学导论1)风景科学的任务整索风景和风景资源演化的规律,及其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的规 律;揭示人类社会与风景之间的关系,人的活动与风景资源演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进步 和风景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达到全社会能够对风景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研究风景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寻找风景资源保护、保存、防治、整治、维修、法律、管理措施及系统控制的优

4、化方案。2)风景科学的学科分支风景资源与环境风景文化与社会风景建设与工程风景经济与管理风景总论体系二 风景资源1、风景资源的概念1)风景资源的基本概念风景资源,又称风景名胜资源、景源,系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森 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 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一一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风景名胜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 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 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5、。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2)风景资源的哲学概念风景资源是以景物环境为载体的,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财富。丁文魁 风景科学导论风景信息的存在需要风景资源作为物质载体来体现。风景资源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财富。风景资源是人们用以满足自身基本欲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手段的产物,风景资源也需要 通过社会生产与交换来实现自身的价值。3)风景资源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2、风景资源的特性1)整体有用性2)空间的固定性3)时间的无限性4)景观的不可复制性5)景观的共享性6)景观的开放性7)整体性与地区性并存8)数量的有限性与潜力无限性3、我国风景资源的特征1)优势:总量大、

6、类型齐全、价值高、独特景源多;2)劣势:人均景源面积少,景源的分布与利用不均衡、景源面临的冲击与压力大;3)背景: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扩大。4、风景资源的类型1)自然资源:天景、地景、水景、生景2)人文资源:园景、建筑、胜迹、风物三 风景区1、我国风景区的发展历程、动因和阶段性特征1)五帝以前一一风景区的萌芽阶段:农耕与聚落形成时期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的萌芽河姆渡文化印证了早期审美活动轩辕黄帝训练野兽作为作战的猛兽,开启了野生动物驯养是在自然中建立“囿”的开端公元前3000年中叶兴起的城堡式聚落,开始了人工环境与大自然的矛盾演化封

7、禅祭祀、五岳四渎、名山大川是早期风景区的直接萌芽形式2)夏商周一一风景区的发展阶段 大禹治水,其实质是我国首次国土和大地山川景物的规划与综合治理。划分九州,确 定了大地的山川骨架与次秩,大多延续至今。高山指五岳嵩、岱、衡、华、恒, 大川指四渎江、河、淮、济。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出现了台、沼、囿、园圃、猎区、修褉游乐地殷商时期,出现保护自然资源和有节制的狩猎的思想春秋初年石鼓文关于“古秦汧水畴囿风景区”印证了我国早期风景区开发建设过 程及其功能活动公元前11至公元前8世纪及公元前5、6世纪掀起的两次周代城市建设高潮,形成了封 建社会初的城市,城市与大自然的隔阂导致贵族竞相占据郊野山林

8、营造离宫别馆、台 榭、苑囿、园圃,推动了邑郊风景区的发展战国中叶对旧道的大规模整修和扩建形成了川陕交通孔道,留下众多人文胜迹,形成 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走廊 秦昭王后期,蜀守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包括引水、分洪、排沙相结合的渠首工 程和排灌结合的渠道工程,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完善,形成了岷江山水、综合水 利工程、古遗址、古建筑、古园景相结合的胜景 周礼关于掌管和保护全国自然资源及其建立社坛、掌管王室苑囿和负责野生动物圈 养、掌管木构建筑设计及营造以及城市规划等官职的规章制度,对风景区的发展起着重 要促进作用 春秋时期,学术和科学发展引导人们更深入地体察自然、省悟人生,也是风景区逐步迈 向动态

9、保育自然、利用自然意识的科学基础。“以时禁发”成为原则,“知时”成为哲 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导致商代以前的神权崇拜被否定,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对立 统一关系开始得到肯定,并力求从诸多矛盾统一中去寻求自身的真谛、社会的和谐、自 然的美好。孔孟、老庄奠定了儒道互补而又协调、强调实践理性精神的古代审美基础, 也包含了后世风景区发展的各种动因的萌芽和源泉。 管子:“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与天壤争”天、地、人综合思辨; 老子:“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 为”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无为”、“出世”为手段,强调返璞归真,把 自然视

10、为道的精华,即后世“师法自然,宛自天开”思想的源泉;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首创山水哲 理,把自然山水和社会人伦结合成天人和谐的思想; 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将“天”“天道”视为客观规律,强调入世、乐 观进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保护自然,又要合理利用3)秦汉一一风景区的形成阶段封禅祭祀成为旷世大典,促进了五月五镇等山岳名胜的建设、形成与发展,并进而确定 了以五岳为首的中国名山景胜体系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和神仙境界 “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重要模式 宗教进入名山:多选名山结庐、修生养性 秦汉宫苑建设规模宏大。汉上林苑因其游赏对象相对集中、游憩设施

11、方便、相关功能兼 备、管理机构齐全及其结构布局和规模等特征,具有大型风景区或者风景区域的基本属 性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即湘漓运河,促进了桂林山水的发展秦汉帝王巡游、学者漫游、民间郊游等悠游之风大盛,刺激了对山水自然美的体察和山 水审美的认识汉代华信修筑钱塘,西湖开始与钱塘江分离,西湖风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汉代的山水文化和隐逸岩栖反映了山水审美观念的发展并走向成熟秦汉的商贸发展和城市繁荣即刺激了远游盛行,印业发了隐逸岩栖,进而出现山居文化、 山水文学。这些隐士大多是风景区早起开放的先行者和山水审美者4)魏晋南北朝一一风景区的快速发展阶段公元前223年至公元前214年,

12、秦始皇开凿灵渠,即湘漓运河,促进了桂林山水的发展2、风景区的概念也称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 欣赏、休想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法定的区域概念,区域范围 明确,由相应级别的政府批准。一一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82年,中国首次设立风景名胜区,30年间先后审定公布了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已设立风景名胜区962处,总面积约19.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6。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和全国主体功能区架构的重要组 成部分。1994年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式与展望绿皮书中明确规定:“

13、风景名胜区事业是国家社会公益事业”。风景名胜区是人类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对于这一种特殊、不可再生的资产, 保护是首要,开发要服从保护,盈利不应成为目的。3、风景区的基本功能1)生态防护功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与环境、防害减灾、造福社会2)游想健身功能:培育山水胜景、提供游憩胜地、陶冶身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3)景观形象功能: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大地环境、创造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4)科普教育功能:展现历代科技文化、纪念先人先事先物、增强德智育人、寓教于游5)经济催化功能:具有一、二、三产业的潜能,有推动旅游经济、脱贫增收、调节城乡结构、 带动地区全面发展4、风景区的构成游赏对象天景、地

14、景、水景、生景、园景、建筑、胜迹、风物游赏设施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其他运营管理人员、财务、物资、机构建制、法规制度、目标任务、科技手段、其他1)游赏对象: 风景区要有一定的游览欣赏对象与内容,有能激发游人景感反应的景物及其风 景环境。游赏对象是风景区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2)游览设施: 风景区要配套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有能满足游人在游赏风景过程中所必要 的设施条件。游览设施既是风景区必备配套因素,又可以提升或降低风景区 的水平与职能作业。游览设施的等级、规模与布局,要与游赏对象、游人结 构和社会状况相适应。3)运营管理: 风景区不可缺少的运营管理机构与机制,

15、它调动和鼓励风景区的一切积极因素, 保障风景游览活动安全顺利。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可靠。5、风景区的分类1)按照等级特征分类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具有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独特、国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风景名胜区。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发展过程,基 本处于自然状态或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意义。省级风景区有较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具有地方代表性、有一定规模和设施条 件,在省内外有影响的风景名胜区。市县级风景区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环境优美、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以接待本地区游人为主的风景名胜区2)按照用地规模分类特大型风景区500平方公里以上大型风景区101500平方公里中型风景区21100平方公里小型风景区21平方公里以下3)按照景观特征分类山岳型风景区以高、中、低山和各种山景为主体景观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