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2554758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汇报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承担新型城镇化调研内容的汇报材料县政府办公室:根据通知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先期调研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人员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现将本单位承担的调研内容汇报如下:关于调研内容第八条第二点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调研内容汇报如下:近年来,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就业和创业两大主题,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创新推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措施来抓,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滑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建筑之乡”、河南省劳务输出

2、基地县和全国第一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一、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职业介绍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形成了职能完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在各村明确了一名劳务输出专干并聘请了劳务信息员,在多个外出就业人员集中的地区设立了服务办事机构,形成了上通下联、内外协调、覆盖全县、辐射全国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二)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外出人员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就业依托培训、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方针,根据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

3、职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三)部门联动,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我局充分发挥劳务输出主渠道作用,利用健全的工作网络,成功组织了“千人赴闽”、“千人赴粤”和“万人赴疆摘棉”等大型集中劳务输出活动,直接组织输出累计达到11.2万人,并充分发挥民办中介机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介机构每年组织输出5000人以上,构建了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工作机制。(四)突出权益维护,为外出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了让农民工放心外出、安心工作,我们将维权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并为外出务工人员及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我局劳动保障监察大

4、队成立了“劳动违法案件投诉举报中心”,明确专人处置民工投诉案件。(五)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我们在全县积极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服务月和“4050”人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专项援助活动,大力实施“零就业、零转移就业家庭”专项援助计划和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建立“出现一户帮扶一户”的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全年开发1000个公益性岗位。为不同的服务对象“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切实帮助服务对象早日实现就业再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六)县级实行一站式就业服务。为方便群众享受良好的“大就业服务”,我局专门设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将农

5、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求职用工登记、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再就业服务、小额贷款、劳动人事代理等业务集中办理,形成综合服务窗口,就业工作基本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七)完善基层服务平台。我局在全县22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全部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每所45名工作人员,并在所辖行政村明确了就业服务联络员。相继为各所配置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空调等设备。加强了各所的工作制度建设,对乡、村服务平台开展“八有”、“六有”达标创建活动,通过培训、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乡村两级基础网络建设,促进了我县就业工作的基础平台规范化,提高了乡、村两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实现了县、乡、村两级管理三级服务

6、的就业服务网络,为力争实现县乡充分就业奠定了基础。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一)就业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一是现有就业工作机构服务场所非常分散,狭小拥挤,设施简陋,无法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亟需全面改进。二是基层就业平台建设项目上级投入比例偏低,县乡基层无力承担配套资金。(二)培训成为促进就业的短板。我们滑县每年的劳动力总量都在40多万人,这其中受过职业培训教育的仅占15%,转移就业和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而我们滑县由于财政困难,目前还没有政府主办、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培训机构,各种培训主要依靠11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学校仅仅能够开展初级的电焊

7、、计算机操作等少数专业培训,且办学规模小、层次低,很难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加上目前的就业培训补贴额度低,教师工资上涨和物价上涨,逐渐形成了缩短培训期限、降低培训质量、招收学员锐减的恶性循环,致使滑县劳务输出人员多数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技术含量低,转岗率高,很难真正融入城市,劳务收入相应也只能降低。(三)就业资金缺口较大。现在我们滑县每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至少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00人、创业培训630人,再就业2700人、困难人员就业1000人、小额贷款4600万元。仅完成培训任务就需要就业资金548万元,加上职业介绍补贴6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660万元、社保补贴421万元、特

8、定就业政策补助257万元、创业人员房租补贴75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2万元,加上小额担保贷款担保规模逐年扩大,需要注入的担保基金逐年增加,每年就业资金需求在2500万元左右。而上级每年拨付的就业资金只有1300余万元,缺口达1200万元。随着我县老国有企业相继破产,将新增加5000余名失业职工,未来几年,再就业资金每年需要3000万元以上,资金压力更大。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明年的工作重点2012年,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稳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相关人群的就业工作,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

9、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四、几点建议一是提高资金投入比例,减轻县乡就业服务中心建设资金配套负担,加快县乡就业服务场所建设。二是增加就业扶持资金预算。实现对大量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提供免费创业和技能培训,以帮助其实现自主创业和提高就业能力。三是列出专项资金,帮助劳务输出基地县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或技工学校,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服务经济建设能力。四是上级财政增加小额贷款担保专项资金,提高担保能力,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伍转业军人等自主创业创造更加

10、宽松的融资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关于调研内容第八条第三点推进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研内容汇报如下:我县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滑县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社会保险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并在县电视台对话民生节目中讲解社会保险知识,使广大民众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保险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使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一、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养老保险费的发放、征缴、清欠和扩面工作。通过“百户私企进社保” ,做好稽核审计,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

11、放。 截止10月底,我县退休人员总数为9701人,月发放离退休费1325万元,人均1350元,110月应发离退休费13064万元,实发13064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110月份,共计算新增退休人员527人,正常退休395人,特殊工种退休97人,病退13人,退职7人。5号文参保277人,征收保险费924万元,其中超龄退休人员38人。11号文参保61人,征收保险费156万元,其中超龄退休人员24人。二是按时调整养老金待遇,确保补发及时到位。根据人社部发【2010】106文件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为2010年12月31日前所有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

12、本养老金。这次调整养老金每月净增加181万元,人均月增加196.5元。并对未按时调整的退休人员进行补调。三是加强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和扩面工作。110月份我县养老保险费应征7779万元,实征养老保险费7953万元,综合征集率102.2%,完成全年任务9400万元的84.6%。清欠历年保险费917万元。截止10月底,我县参保在职职工33958人,占全年任务33600人的101.1%。全年新增扩面职工1662人。(二)医疗保险挖潜扩面,着力实现“应保尽保”。通过电话催收、征收滞纳金、清理欠费和停止支付医疗待遇等手段,强化医保基金征收。一是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2779人,完成全年参保任务的10

13、0%。其中职工医保参保51500人,居民医保参保71279人;征收职工医疗保险费4525 万元,完成全年征缴任务的100%。医保基金支付4500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2600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支出1900万元。全年审核职工医保住院患者5000人次,住院医疗费3600万元,统筹基金支付1950万元;审核门诊慢性病3800人次,门诊医疗费用1200万元,统筹基金支付650万元;医保刷卡42000人次,年次均门诊刷卡50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900万元,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3000万元。二是全县生育保险参保25762人,完成全年参保任务的100%;全年征收医疗保险费65万元,完成全年征缴任务的100%

14、(三)工伤保险征缴扩面工作稳步推进。通过举办工伤保险培训班,深入企业、工厂,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地为职工讲解工伤保险的意义、作用、待遇、参保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县招商引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工伤保险知识的认识,得到了较大提高。截止十月底,全年征缴工伤保险费216万元,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114%,参保人数达30280人,其中农民工10690人,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提前完成全年工伤保险征缴扩面任务。(四)失业管理中心完善制度,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对失业职工进行免费培训,建立健全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职工管理工作稳步发展。截止2011年10月底,我县参加失业保险单位220个,参加失业保险职

15、工43282人,完成市局下达目标任务42903人的101%。1至10月共征收失业保险费424万元,完成市局下达目标任务467万的90%。截止2011年9月共支出基金783万元,平均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1385人,其中:发放失业职工失业保险金678万元,农民合同制一次性生活补助金9万元,医疗补助金40万元,失业人员医保费36万元,发放率达100%,上解调剂金20万元,9月底基金结余326万元。(五)机关事业处加强经办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机关事业保险处严格规范各项日常经办业务,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提升经办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基金征缴任务。截止10月底,共有机关事业参保

16、单位215户,参保在职人员6496人,离退休人员2305人,基金积累3968万元。全年实征基本养老保险费5017万元,完成市处下达的全年征缴任务4098万元的122%。(六)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神速。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局采取措施得力,宣传到位,居民参保积极性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前期圆满完成了对全县16-59岁人数和60周岁人数的纸质档案整理归档、电子档案上传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数据库工作,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二、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社保覆盖面较窄。全县私营个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招商引资企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绝大多数没参加社会保险;在参保企业中,不少年轻职工参保不积极,就医疗保险而言,有40%的青壮年未参保。(二)社保费征缴困难。企业养老保险正常缴费人员仅有11600人,只占参保职工的35%,在正常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