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 走向 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 教材版本 人民出版社教科书 2 教学地位 重中之重 3 课标要求 1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 基本知识 法令出一 君权和相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行省的设置 5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 度和地方政
2、治制度的演变 难点是内容庞大 系统特别强 需要学生有很强 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 师生活动 老师主要是总结 讲解 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课 学生要积极发言配合老师 要认真听讲 要做笔 记 要做练习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皇帝有哪些 苦恼 如何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管理 监督 如何选拔官吏帮助自己管理天下 如何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形成割据势力 课堂导入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 监察制度 三 选官制度 四 地方政
3、治制度的演变 1 演变 1 汉代 汉初继承秦制 丞相掌握朝廷 中行政实权 汉武帝频繁更换 丞相 打击相权 汉武帝时 组成 内朝 中朝 参与决策 与 以丞相 御史大 夫为首所构成的 外朝 对应 一 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帝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中朝 内朝 外朝 2 唐代 三分宰相 中央设中书省 门下省和尚书省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 相 后来 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 相 相以有所分散 3 宋代 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利 设置中书门下省 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 增设 参知政事 为副相 分散宰相行政力 增设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宋代也曾实行以
4、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制度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礼仪 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政事堂 尚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户籍 土地 赋税 上图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三省各自职责分别是 什么 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唐代 三省六部制 作用 三分相权 各部既相互合作 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既保证君作用 三分相权 各部既相互合作 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既保证君 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政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执行 草拟 审议 枢密院 参知政事 副 相
5、三司使 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能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 分行 政权 皇帝 二 府 机构 职能 官职及权利 中书门下 最高军政机构 分财权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4 元代 元朝 一省二院 变三省为一省 中书省 最高行政构 长官行使宰相权 力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关 宣政院 负责西藏和少数民族事务 1 1 废除丞相制度 权分六部 朱元璋 废除丞相制度 权分六部 朱元璋 废除丞相后 皇帝政务繁多 2 2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成祖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成祖 原因 相权过重 威胁皇权 皇 帝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亲自掌管 A A 原因 原因 结果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 君 主专制
6、走向极端 B B 内阁制度的 内阁制度的设立设立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 C 职权 职权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 受司礼监的太监牵制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 受司礼监的太监牵制 D D 内阁的 内阁的实质 实质 是皇帝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明代 E E 内阁的 内阁的影响 影响 a 强化了君主集权 b b 皇帝还用宦官予以牵制 宦官参政这也导致了明代执政的日益皇帝还用宦官予以牵制 宦官参政这也导致了明代执政的日益 黑暗黑暗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1 1 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
7、 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加强皇权 加强皇权 军机大臣职能 军机大臣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跪受笔录 传达圣旨 特点 特点 简 机构简单 精 人员精干 速 办事效率高 密 地处内廷 作用 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2 2 推行密折制 推行密折制 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军机处和密折制推行的影响 一方面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另一方面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6 清代 军机处设立后 军机大臣只是跪 受笔录 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 到皇帝手中 君
8、主专制制度发展 到了顶峰 朝代演变 秦朝 汉朝 隋 唐 宋 朝 元 朝 明 朝 清 朝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汉初继承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时形成 内朝 与 外朝 并立局面 实行三省六部制 设政事堂 同平章事为宰相 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废丞相 设内阁 雍正帝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总结 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1 演变 2 焦点问题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3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被废除 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如唐朝 北宋 明朝都很 明显 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 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 职权 如汉朝的中
9、朝制度 明朝的内阁制度 清朝设立的军机 处 二 监察制度的演变 1 演变 A 秦朝 中央 B 汉朝 地方 御史大夫 州 刺史 御史台 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C 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 中央监察机构 由御史台发展而来 2 评价 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 统受到严重破坏 2 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1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 统治的需要 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总结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 保 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设
10、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 的监察制度 结合秦汉至宋元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综观上述演变 你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何特点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 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 监察程度越来 越严密 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 三 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时间 方式 依据 评价 贵族 血缘 官职被 限定 虽然看来比较完善 但具封 闭性且民意无从体现 P16 考试成绩 学识 世袭 自下而上推举 考试 自上而下 积极 局限性 P16 先秦 汉武帝确立 察举制 魏晋时发展 九品中正制 隋 清 德才 孝廉 门望 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材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西方人把科 举制度称为是 中国第
11、五大发明 孙中山 全面认识科举制 实质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积极作用 1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 会 扩大统治基础 2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 3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 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消极作用 八股取士 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阻碍社 会进步 四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时代 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现代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市 地 县 市 三级 州 郡 县三级制郡 县二级制 道 州 县三级 路 州 县三级 行省制 省 路 府 州 县 承宣布政使司 行省 府 县三级
12、省 道 府 县四级 1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腹里 中书省 直辖 澎 湖 巡 检 司 宣政院辖地 元代 行省 制度 内容 作用 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 全国 设十行省 中书省直辖 腹里 晋 冀 京 鲁 宣政院辖区 西藏和四川 青海部分地区 省下行政区划 依次为路 府 州 县 行省 与中 央的 关系 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民政呈报中书 省 军政呈报枢密院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 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加强中央集权 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是中 国省制的开端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13、代 中外 朝制 中朝 又称 内朝 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 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即政务的决策机构 外朝 由丞相 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 是 政务的执行机构 唐代 三省 六部 制 中央设中书省 政令草拟 门下省 政令审核 尚书 省 政务执行 三省 尚书省设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 设中书门下 长官称同平章事 职务相当于宰相 又增设参知 政事 作为副宰相 进一步分散了宰相的权力 知识整理 内容 影响 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 相权受到限制 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三者相互牵制和 监督 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 这就削弱了相权
14、 加强了 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影响 内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度 原因 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 专权乱 政 的教训 影响 皇帝达到高度集权 又导致繁杂 政务集于一身 背景 明太祖废除丞 相 六部直属皇帝 影响 是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 但职权范围不明 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内阁 宦官参政是导致政治黑暗 重要原因 军机处 密折制 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知识整理 设立 明成祖 性质 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但非法定机构 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设立 雍正年间 性质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职责 军机大
15、臣均由钦定 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特点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办事效率高 决策封闭性 简 精 速 密 影响 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也标志着君主专制制 度达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察举制 时间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含义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 最后由中央予以任 用的选官制度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影响 体现封闭性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百姓不得参与 民 意无从体现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 子提供了机会 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 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 条件 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
16、看 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时间 隋唐至明清时期 含义 以考试选官制度 影响 时间 先秦时期 含义 官位世袭 影响 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 世官制 知识整理 知识整理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盛行的时代奴隶社会 西周 几乎整个封建时 代 元朝 和中央关系 侯国相对独立 权力 地位世袭 中央政府下属行 政机构 郡守县 令皇帝任免 是中央中书省的 派出机构 行政 长官直接对中书 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 作用 但长期以来其 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 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 护了国家的统一 而且经过后世的调 整和补充 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古代中国重要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1 不同点 2 相同点 1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 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1 2008湖北武昌 观察下图 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 着奏事 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 明清时期大臣奏事 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 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练习巩固 A 官员地位越来越低 B 皇权不断加强 C 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 古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