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554667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观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合为时而著议论文中“联系现实”段落的写法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晓并能掌握“联系现实”的写法要点,增强写作的公民意识。2. 学会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热点素材来批判假丑恶,弘扬真善美。3. 学会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来提高论述水准,提升作品的高度与视角。学情分析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了解自己的责任与权力。写作的公民意识需要我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重大的社会主体,另一方面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因此,高中议论文写作应以社会现实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社会形势问题,抛弃

2、议论文素材只会引用古人事例的老旧模式。这不仅可以使得议论文的内容更加充实,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关心社会,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培养客观、理智看待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为时而著”就是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主动承担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当下高中生作文中,考生喜欢舍近求远,不管什么题目的议论文都喜欢用古人事例作为素材,在作文的象牙塔里闭门造车,文章常常显得无病呻吟、不接地气、矫揉造作。这固然与学生学业负担重,阅读面窄有关,但更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对社会变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可能深入思考,也写

3、不出感触深刻的议论文。即便有学生在写作中关注现实,写出来的片段也是对现实一味的埋怨,语词中充满戾气,甚而至于对当下的教育体制、政治体制进行不理智的抨击。显而易见,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写作行为,已经触及了写作的价值底线。本节课学习,主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实,以理性的思考面对现实问题,学会通过事件的表面,去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让学生的文章彰显时代感、具有针对性以及体现思辨性。通过平时观察,我们注意到学生对一种新授的议论文片段写法,往往是先需要通过具体样例来直接感知,进而产生兴趣,才会在接触的基础上领悟写法的基本诀窍,并主动付诸写作实践中。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遵循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

4、基本规律,方可增强写作的指导效果。教学重难点1. 能灵活运用“联系现实”的写法进行议论文片段限时写作2. 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来提高论述水准,提升作品的高度与视角。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一个环节:明确学习目标】白居易有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顾名思义,文章要联系现实,关注时代,发时代之声,思考现实问题。美国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卡帕也曾说:“如果你的作品,拍得不够好,那因为你离的不够近。”我们也可以用来评价大家的作文,如果你的作文不够出色,那么很可能因为你的作文离现实不够近。事实也正如此,江苏近三年的高考优秀议论文,无一例外都有联系现实的片段,而且写的都很出彩。我想问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

5、来学习这个片段?好。那么,我们首先一起来阅读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知晓并能掌握“联系现实”的写法要点,增强写作的公民意识。2. 学会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热点素材来批判假丑恶,弘扬真善美。3. 学会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来提高论述水准,提升作品的高度与视角。(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写作训练的目的性。二、范例引领【第二个环节:品读高考作文】【问题设计1】明确了目标之后,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江苏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该作文的第三段便是联系现实。请大家大声读一读,并且思考,有了这一节,会让文章一下子变好了。那么,好在哪

6、里呢? 拒绝平庸(70分)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

7、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学生回答】自由讨论,重点回答【教师明确】联系现实,会让文章有一股现实之气,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文章有现实关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会让读者读完之后觉得拒绝平庸这个话题,的确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容易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考。许多优秀的作家也非常注重在写作中关注现实。如贾平凹曾说“如果作家还在坚持关注这个社会,研究这个社会,把自己对整个时代、对社会的看法表现出来。我觉得一方面,这个作家会比较难得;一方面这也是一个真正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作家阿来

8、说过:“一位好的作家首先要有强烈的关注现实人生的愿望,要真诚而谦逊地走进现实,要冷静、清晰地审视现实,去剥离掉现实社会、现代文明中的浮华、陈旧与媚俗。”总结:因此我们的文章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足音,紧扣时代的脉搏。承担起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的责任与使命,写出给人以共鸣激励和警醒的文字,对现实生活有所审视和启迪的文字来。【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联系现实”的片段对于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探究的主动性。通过作家的亲身体悟,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这种意识。三、小组讨论【第三个环节:分享写作心得】【问题设计】平时,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去联系现实的片段,但看似简单却不容易

9、写的。请大家先相互交流一下,以往写这个片段,你有怎样的写作心得和写作体会?等会我们请同学来分享一下。(学生小组自由交流,3分钟)来,我们集思广益一下。写这个片段,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雷区不能踩,你有哪些写作思考?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回答】相互讨论,交流成果【教师明确】存在问题:联系现实中折射的阴暗面太多,或写官员贪污,或写红会腐败,或写老师体罚;联系现实中举例大多泛泛而谈,即忧国忧民普天之下无所不在其关心范围之内,中国足球糟糕,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社会道德滑坡;联系现实中常缺少深入的分析,仅仅是简单罗列现象,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拨开迷雾找出路,这样写只能唤起短暂的共鸣,却不能引发

10、人们的深思。写作心得:“联系现实”片段的置放位置。可以放在文章开头,借此引出话题,这样会有一股浓浓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可以放在文章结尾处,基于前面论证充分的基础,起到视野提升和亮点凸显的作用。“联系现实”片段要紧扣中心论点,要对分论点形成有力的补充。“联系现实”片段在选取材料时不要一味暴露阴暗面,要体现正能量。须知批评和批判固然是历史车轮得以前行的动力,但一味地抱怨,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道德的引导,也是让人不安的。“联系现实”片段在选取材料时要典型、具体,也不宜泛泛而谈。鲁迅说:“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疾常取典型。”比如谈教育,可以写钱理群;谈信仰,可以写日本的秋山木工;谈文

11、学,可以写陈忠实、莫言等。【幻灯片展示】写作感悟:联系现实要注重选材。联系现实可以批判现实,但不能充满戾气,要弘扬正能量。列举现实事例切忌泛泛而谈,应选好领域,彰显文化情怀。【设计意图】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联系现实在选材方面应有所择选,选材的内容、选材的角度,以及对材料的处理都要精细化,典型化。四、习作分析第四个环节:【分析学生作业】昨天我把讲义发了下去,请同学们为慢享生活这篇作文,写一个联系现实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原生态的作品,看写的怎样?附课前作业:阅读下面一篇作文,为本文添加一个“联系现实”的片段,要求120字左右,请写在课堂专用作文纸上。约翰列侬也许有点刻薄,他说:“人,如果没

12、有时间来慢生活,那么,他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生病!”慢享生活木心在诗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平淡的言语勾勒出慢生活的独特美。这种慢生活不拘泥于表面形式的悠闲,是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在我看来,慢生活是一种觉悟,更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其本质就是要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以豁达和包容的心态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有人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的主流生活方式。殊不知“快生活”使生活变得粗线条和匆促,使我们无暇像古人般吟诗作对,无暇体味情感的含蓄和细腻,无心顾及没有实用价值的趣味。社会心理学家刘铎亦曾言:“快生活让我们失去最多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体验,而

13、这恰恰是生活本身。”不禁又想起了阿尔卑斯山路旁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赶路固然重要,但若只顾疾驰而缺少慢行,谈何拥有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又如何欣赏道途两侧的风景呢?窃以为,慢享生活,便是等待疲惫的灵魂使之不至于在匆匆行途中落伍,它是思考人生、品味生活的基本方式。作家托尔斯泰晚年放弃了贵族的待遇,来到乡村农场过慢生活。正是认真地过着自己的慢生活,托尔斯泰才能体悟到自然的美好,才能在所耕种的每一片土地中发现生活留给他的金块。要想荣享慢生活的乐趣,最关键的是得重新界定自己的“需要”,冷静面对物欲的诱惑,不使“需要”演变为“欲望”,更不使“欲望”膨胀为永远无法填满的“欲壑”。如此,可使内心宁静,

14、姿态从容,便可真正体会到慢生活的甘醇与曼妙。慢享生活绝非是懒散的借口,亦不是浪费时间的表现,而是寻找人生忙碌与休整的平衡点。事实上,我们要做的是生活的迟到者,而不是时间的拖延者,更不是时间的迟到者。正如一碟花生米和一壶清茶,就足够让朱光潜和朋友们打发一个晚上的时光。这样生活的人往往随性自适,不被人群裹挟,甘愿落后于时代。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可以的。【问题设计】请同学们读一读,评价以下片段写的优劣好坏。【幻灯片展示】学生写作片段1习作:反观当下的教育,恰恰是以束缚、压制、监管为特征,以高负荷、快节奏为根本,以每节课都是最后一节课,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考试相要挟。在这样快节奏下,教育着

15、实走入了歧途,让人焦心。私以为真正的教育,绝对是要慢下来。(学生评价)【教师明确】本材料切入口小,现象称述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教育要怎么慢下来,要进一步分析。【幻灯片展示】学生写作片段2习作:而且大多数人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那只兔子:“来不及说你好,来不及说再见,我来不及了。”楼道间邻里相遇,也会神色漠然,步履匆匆;马路上,争一时之气,戾气十足地上演生死时速;工地上一座座豆腐渣工程拔地而起,速度,速度永远是速度。还有多少人如朱光潜先生般慢享生活的乐趣?(学生评价)【教师明确】引用爱丽丝的例子让行文结构生动活泼,富有表达的亲切感。但工地上工程拔地而起,是否属于慢享生活的乐趣。朱光潜慢

16、享生活的乐趣又在哪里?最好具体指出。【幻灯片展示】学生写作片段3习作:揆诸当下,无论横流的世界,不免要求人们与时间赛跑,计较生活间隙。当人们在闹市上演生死时速,在工作中奋笔疾书,在键盘上快速敲击键盘,我们不禁发问,为何要如此之快?难道不能慢下来吗?(学生评价)【教师明确】联系现实,用语简洁,事例典型且对接准确。连续两个发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是一个相对成功的片段。【教师小结】我这里还有很多同学们的习作,但因为时间关系,先姑且算是这么多,总体来说大家的写作有一定的功底,但也暴露出来了我们,在写作中,倾向于陈述现象,缺少理性的分析,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呢!【幻灯片展示】学生写作片段存在弊病:倾向于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