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4365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安于简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须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护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

2、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赏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赏读:不用曲尺和圆规,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一、作家作品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文学史上最

3、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诗人,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他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作品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子。二、写作背景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斯特林堡的世界观又是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4、,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在此思想基础之上,才有了半张纸这篇小说的诞生。三、审美视窗孤独灵魂斯特林堡人活着必遭蹂躏,斯特林堡这样说过。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正是在这种欢乐与痛苦的胶着中,我们的每一次阅读或许就是遭受蹂躏的过程。内心那魂飞魄散的恐惧,正是源于我们苦苦思索却发现无法用语言概括的斯特林堡这位远离尘世却又与我们身影相随的孤独灵魂。他一字一字地挖掘内心深处的忏悔

5、与痛苦,愤怒与无奈,每一字都直指人们的心灵。他的故意掩饰与大胆表白,真挚坦诚与疯狂猜疑,开放民主与保守专横,宽宏大度与睚眦必报,现实主义与幻想症所有这一切都融合在那浩如烟海的文字里,我感觉文字的世界或许比斯特林堡的现实更加完整,更让人难以割舍,因为那里面包含了天才与魔鬼所具有的一切诱惑。天堂与地狱或许都已在现实兑现,梦境未远,我在某一时刻会想到斯特林堡,想到博尔赫斯的一句话:“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行走。”1识记字音(1)单音字徘徊() 潦草()溺死() 和蔼()(2)多音字佣载行折答案(1)pihuilioni(2)ynynzizihnxnhenzhshzh2辨形组词(1)(2)(

6、3)(4)(5)答案(1)和蔼烟霭(2)徘徊绯红悱恻(3)邀请遨游(4)潦草官僚燎原(5)恩赐警惕剔透3近义辨析(1)辨认辨别辨析:“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句:铁路公安局民警在火车站广场教给过往旅客如何_真假新版火车票。其实只要稍加留心,便能很容易_出假的火车票。答案辨别辨认(2)以致以至辨析:“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例句:经过几年的拼搏,他读完本科、硕士_博士。他的腿受了重伤,_几个月不能起床。答

7、案以至以致(3)焦虑忧虑辨析:“焦虑”形容内心焦躁、急躁,在担心的基础上更希望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侧重于焦。“忧虑”形容内心抱着悲观的态度,在担心的基础上并不看好事态的发展,侧重于忧。例句:明天的考试尽力而为就是,不必患得患失,弄得自己_难安。许多杰出的科技人才跑到美国,这种现象,引起了英国政府的_。答案焦虑忧虑4词语解释(1)无可救药:_(2)过眼烟云:_(3)飞黄腾达:_(4)垂头丧气:_答案(1)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2)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3)比喻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4)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主旨归纳文章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

8、夫在搬离过去的寓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着追求。1作者以“半张纸”为题目,对结构的安排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者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的一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另外,以“半张纸”为题,将两年的生活贯穿起来,可以避免许多“过程”的交代,便于进行跳跃式的描述,详略自由。2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样

9、的叙述手法?试简要分析。答:_答案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运车辆离去后,男主人公独自留在曾经的家里,做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时,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

10、,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的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关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3本文的文笔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平静朴实的文笔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语勾勒出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4从小说结尾可以看出,“年轻房客”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11、启示?答:_答案(1)小说结尾时,主人公收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这告诉我们,主人公将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去开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2)启示一:人世无常、幸福易逝,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也应对幸福执着追求。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而已,重要的是学会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得到力量与智慧,以向前看的健康乐观心态走好人生的

12、下一步。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1“线索”的巧妙运用半张纸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最大限度和极为出色地发挥了“线索”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从“两分钟”到“两年”,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练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张纸”,并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果。2意识流手法的运用阅读半张纸,总感觉文本中隐藏着一个人,而我们正是循着这个人的目光进入小说的。这个人或许是搬运工人,也或许是房东。反正他跟“帽子上戴着黑

13、纱的年轻房客”站在一起。整篇小说就是这个“隐含的作者”在视觉及心理上的反映。可以说半张纸是视觉小说及意识流的雏形。3“橡皮”写作的手法小说从艾丽丝到银行,到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到家具行、室内装饰商,到男子的名字,再到修女,到岳母,到妻子生子,到承办人,每个关键词,或者说每段浓缩的人生经历,都只写了寥寥几笔。感觉文本细节像被橡皮擦掉了一些。橡皮留下的空白是给读者填充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想象延伸,因而有不同的文本,也就有了相异的文本阐释。这就是伟大作品久读不厌的原因。海明威的“冰山文体”与这种“橡皮写作”是异曲同工的。爱情和面包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几个月过去了。离孩子出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必须要买个摇篮和一些童装,还需要很多东西,路德维希先生不得不整天穿梭于各家商店。可是粮食价格上涨了,艰苦的日子要来临了!没有翻译,没有校对!人们都成了物质主义者,他们不再读书,而是用钱给自己买些吃的,人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异化的、没有诗意的时代!理想从生活中消失,一对低于两克朗的雪鸡也买不到了。马车夫们拒绝再免费把候补官员带到动物园了,因为他们也有妻子和孩子。甚至,连商店老板也要他付现钱买东西。噢,这些实利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