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54302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中国的灾害与环境培训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章 中国的灾害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1 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 发生频繁 世界主要自然致灾因子 除火山喷发 热波 饥荒外 我国均有 所发生 总计30余种 致灾因子多 重要自然灾害 洪水 地震 台风 旱灾 风暴潮 病虫害等是影响 中国的重要自然灾害 也是中国农牧业稳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l 特殊的地理位置 环太 地中海两大地震带交汇处 多山的环境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 板块缝合处 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 此外 人口稠密 增加了灾情严重程度 中国主要自然致

2、灾因子 共17种 9 5 6 6 共26种 共31 2种 n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强度大 20世纪 全球发生的54起重大灾害中 中国占了8起 6 75 6 5 1949年以来 干旱平均每年出现7 5次 洪涝平均每年发生5 8次 登陆台风平均每年7 0个 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 3次 沿海重大风暴潮平均每年7 0次 低温冷害平均每年2 5次 较大的崩塌 滑坡 泥石流每年近100次 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 4年发生一次 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800 104 hm2 草原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2 000 104 hm2 2 自然灾害灾情严重 n 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仍十

3、分严重 n 灾害危害严重 影响面广 损失巨大 原因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农业大国 灾害种类多 危险 性大 减灾能力较低 n1949 2000年 中国平均每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以上 重灾年超过4亿人 每年死亡人数从数千人到数万人 巨灾年死亡数十万人 每年倒塌房屋数百万间到数千万间 每年受灾农作物面积达数万公顷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到数千亿元 中国的社会制度 使救灾的效果相对显著 唐山地震1998年7月 被特大洪水包围的武汉市 黄河决口 历史上 黄河有 三年两决口 百年一改道 之 说 从周定王五年 公元前602年 到1938年花园口决 口的2540年中 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 年 决堤次

4、数达1590余次 主河道经历了五次 大改道和迁徙 洪灾波及范围北达天津 南抵 江淮 包括冀 鲁 豫 皖 苏五省的黄淮海 平原 纵横25万km2 形成了中国的两大 吉普人 区域 资料 1990年以来 年均损失1 200多亿元 按1990年人民币可比价计算 相当于国 内生产总值的4 左右 财政收入的30 左右 高于发达国家数十倍 按此比例 2010年 40 1202万亿 灾害损失约达6 5万亿美元 4 2600万美元 1 64万亿 n 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灾害区划看 全国有74 的省会城市 62 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VII度 以上危

5、险地区 70 以上的大城市 半数以上的人口 75 以上的工农业产值 分布在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洪水 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 3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瑷辉 腾冲线 自然灾害 地域差异 东西分异 为主 南北分异 为次 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 中国人口分布线 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 自然灾害的呈现东西空间分异 自东向西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 公元前23世纪 公元2000年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界处 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属于地震多发区 中国地震特点 n 频率高 n 分布广 n 强度大 n 震源浅 n 地区差异明显 震灾 几

6、种主要灾害概况 中国地震灾害倒塌房屋与死亡人口 1949 2000年 台湾地震 4 14青海玉树7 1级强震的特点 强震 2010年4月14日7时49 40 青海玉树 发生里氏7 1级强震 震源深度14km 震中 33 2 N 96 6 E 大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 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在凌晨5 39 57 先发生一次4 7级地震 震源深度6km 四个显著特点 地震发生地点靠近城镇 玉树县结古镇 震害 现象沿活动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并穿过县城 烈度 达 度强 灾区设防薄弱 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 地形效应和构造效应明显 灾区居民点的分布与 发震方向一致 因此 地震造成破坏大 沿江 沿河谷地带房屋震害

7、破坏明显严重 灾区环境恶劣 救灾难度大 高原反应 交通不 便 资料 4 14青海玉树7 1级强震的损失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公布 截至 月 日 时 地震已造成 人遇难 失踪 人 受伤 人 其中重伤 人 玉树现 有35万人 97 为藏族 倒塌房屋15 000户 90 房屋倒塌 需 安置灾民10万人 经济损失还未统计出来 估计直接与间 接损失在2000亿左右 5 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 震中 映秀镇 震源深度14km 人员损失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 遇难 69227人 受 伤 374640人 失踪 17942人 四川损失

8、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 17921名同胞失踪 其中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经济损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四川最严重 占到总损失的91 3 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 8 陕西占总损失的2 9 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 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 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 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在财产损失中 房屋的损失很大 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 失占总损失的27 4 包括学校 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 失占总损失的20 4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 道路 桥梁和其他 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 占到总损失的21 9 资料 5 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哪些与地貌 有关的次生地质灾

9、害 5 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与地貌有关的次生地 质灾害有 1 断裂与断层 道路被剪断 2 崩塌 3 泻溜与滚石 4 滑坡与滑塌 5 泥石流 6 河道阻塞与堰塞湖 资料 为什么此次大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异常严重 原因 1 震级大 此次地震为里氏8 0级 震级很大 且为主震余震型 多次震动使 地表物质失衡 地面断裂 造成严重次生灾害 2 山地地貌 坡度大 以高中山地形为主 山大谷深 区内最低处漩口镇海拔 780 m 最高点四姑娘山海拔 6 250 m 相对高差 5 470余 m 相对高差大 地形 坡度陡 临空面发育 沟谷纵横 切割强烈 支沟纵坡比降大 为滑坡 崩塌 和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基本条件

10、3 岩性破碎 汶川地区地层 发育比较完整 其中奥陶系 志留系地层大部分 缺失 小范围有出露 岩性变化大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空间变化复杂 以第 四系松散地层及强风化岩浆岩为代表的软弱岩土体分布广泛 为地质灾害的发 育提供了基本条件 4 地质构造 断裂带 汶川县处于龙门山 茶坪山大断裂带 或九顶山新华 夏构造带 或横断山 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 地震多发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 褶皱发育 构造对岩土体的改造强烈 有一些岩石在以前的断裂多次地震的 破坏下 已经是疏松了 所以说在这样大的地震破坏下 就更容易产生滑坡 泥石流这样一些地质灾害 5 伴随降水 此次地震伴随着降雨 加剧了滑坡 崩塌 斜坡变形和泥石流等

11、地质灾害都的频率与强度 在一些地方 崩塌体阻塞河道 造成堰塞湖 6 人类经济活动频繁 农业耕作 采矿 交通道路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 开垦了坡地 破坏植被 形成人工临空面或不稳定斜坡 改变了斜坡结构 常诱发斜坡变形 形成崩塌和滑坡 资料 水灾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 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导致损 失的灾害类型 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汛期 涝渍 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所导致损失的灾害类型 多发生在蒸 发弱 排水不畅的低洼地 洪涝能否成灾 与当地的各种自然 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洪和涝合二为一 统称为水灾 n 当一个地区受灾后 最终很难判断出哪一部分灾情损失是由于洪

12、水泛滥所造成的 哪一部分灾情损失是由于涝渍所造成的 n 有关水灾的历史资料大多对于洪水和涝渍两者不分 人为地分开 不符合实际情况 水灾 中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季风气候显著 历来是世界上水灾 频繁 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洪水灾害点位 水灾居中国各种灾害之首 是造成中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中国水灾直接经济损失 1993 2000年 1949 1965年 1978 2000年 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n 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向低湿地扩展 特别是东北低湿地开垦 和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建垸 n 过度开垦丘陵和砍伐林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 尤其是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东缘一线的水源地植被破坏 直 接加剧

13、了山洪强度及其影响范围 中国水灾格局及其变化 热带气旋 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依其强 度 可以分为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和台风 其中 台风破坏性最为猛烈 近中心最大风速大于32 7m s 12级 台风灾害特征 频率高 影响范围广 突发性强 群发性显著 成灾强度大 台风 暴雨灾害链 台风 台风使成片香蕉一扫而光 中国东部登陆台风分布图 1949 2000年 台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特征 在多数海域从晚 夏到初秋形成的频率最大 从 月际变化来看 在2月份发生 次数最少 然后逐渐增多 8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然后从9 月份又逐渐减少 台风集中发 生在7 10月 占

14、到了总数的 68 6 旱灾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造成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而导致损失 的灾害 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 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灾害类型 包 括农 牧 业旱灾 和 城市缺水灾害 旱灾灾害链 干旱特点 发生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等 旱灾 中国是一个旱灾频繁发生的国家 全国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5 以上 在1950 2000年所统计的5项气候灾害中 旱灾发生频次约占总灾害频次的1 3 全国多年平均 受灾面积约为2 114 104 hm2 约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14 9 成灾面积约为912 5 104 hm2 约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6 3 近50年中国的旱灾发展具有面积增大和频率加快的趋势 1

15、949 1965 年 1978 2000年 中国旱灾变化 n旱灾空间格局总体呈东西分异 n旱灾多发区的范围整体扩大 n旱灾高值中心在牧区较稳定 大体都在内蒙中东部附近 在农区 高值中心呈现 由南向北转移 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发展 旱灾格局特征 n 包括沙暴和尘暴 n 主要发生在沙漠 及其临近的干旱与 半干旱地区 沙尘暴 形成基本条件 动力条件 强风 春秋较多 春季尤甚 物质基础 沙源 沙漠地区及下风向 局地热力条件 不稳定的空气状态 其他条件 春季北方地表尚未返青 植被对地表的保护不足 沙尘暴 结构破坏 崩塌 洪旱灾害 地 震 霜冻 低温 寒潮 沙 尘 暴 机械故障 大气污染 大风 机械故障 雪灾

16、 垮堤坝 农牧区白灾 结构破坏 生物冻害 结构破坏 机械故障 寒潮 大风 沙尘暴灾害链 中国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面 多为沙地 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 植被稀少 特别是春季地面回暖 解冻 地表裸露 多细沙土 狂风刮起时 沙尘弥漫 在本地及狂 风经过地带形成沙尘天气 中国风沙活动主要路径 东北路径 华北路径 西北路径和西部路径 华北路径和西北路径是影响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沙尘暴路径 由于大量的降雪与积雪 对牧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 的一种气象灾害 雪灾 n 积雪 强调的是降雪在数量上的危害 作用方式一般为靠大 体积面积占用空间 阻塞通道 掩埋地物及靠重力作用损坏 人 工设施 伤害生物有机体 n 暴风雪 强调雪灾的猛烈程度 一般靠大风挟带雪花和冰直 接损害物体和生物 同时间接地靠积雪危害方式产生灾害 n 其他雪灾 包括雪崩 溜山雪 风吹雪等 2000年12月 内蒙古雪灾 雪灾 三大积雪分布区 青藏高原 北疆 内蒙古与东北一带 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 阴山以北 雪灾高频中心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 西 乌珠穆沁旗 西苏旗 阿巴嘎 等地区 新疆天山以北塔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