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55324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摘要】月经周期和持续时间基本正常,月经量较常量明显增多,或经量超过 80m1,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多常与周期、经期异常并发,如先期量多,后期量多,经期延长伴经量过多;故治疗上应参考有关合并症综合施治。 【关键词】月经过多中西医治疗文献综述 中医学认为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月经量多,月经过多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和血瘀。 1 病因 1.1 气虚:素体虚弱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大病久病,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经量过多。 1.2 血热:素体阳盛,或恣食辛燥

2、,感受热邪,七情过极,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量多。 1.3 血瘀:紊性抑郁或愤怒过度,气滞而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内停,瘀阻冲任,血不归经,以致经行量多。 2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 诊断 2.1.1 病史:可有大病久病,或精神刺激,或饮食不节,或经期,产后感邪或不禁房事史,或宫内节育器避孕史。 22.1.2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经期均正常,经期的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或伴有痛经、不孕、瘢癥,失血过多,病程长者,可现贫血貌。 2.1.3 检查:全身可见贫血貌,面色少华,神情倦怠。 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有子宫增大或可触及肌瘤结节,无

3、妊娠迹象。 辅助检查:B 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有无肿块。宫腔镜检查,明确有无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 2.2 鉴别诊断 2.2.1 经崩:经崩属于崩漏,与月经过多均可见出血量明显增多。但经崩者月经周期紊乱,出血往往不能自止,或崩漏交替,或月经血量正常而于非行经期,突然下血,量多如注,不能自止。月经过多者月经周期规律,仅是月经失血量增多。 2.2.2 流产:早期自然流产,尤其孕后一个月即流产者,其血量较以往增多,且伴有下腹坠痛,尿妊娠试验阳性,或有妊娠组织流出。3 辨证论治 本病以经量多为主症,辨证重在辨经色、经质,结合全身表现及舌苔、脉象,临证多呈虚实并见,或虚中夹瘀。 3.1 气虚:经行

4、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2 血热: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或有小血块,心3烦口干,体热面赤,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3.3 血瘀:经血量明显增多,月经周期和经期基本正常,紫黑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黯红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4 审因论治 月经过多的治疗,重在止血固经,据其病因病机而辨证施治,气虚者,治宜补气摄血固冲;血热者,宜凉血清热;血瘀者,宜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选加相应止血药,以减少出血。 4.1 气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予举元煎(景岳全书)加减。党参 25g,黄芪 30g,升麻 10g,白术 15g,甘草

5、10g。 原方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病证,症见:面色无华,小腹下坠,绵绵作痛,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经血量多如注者,加茜草、乌贼骨;若小腹冷痛,加艾叶、炮姜。 4.2 血热:清热凉血,止血凋经,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生地 25g,熟地 25g,黄芩 15g,黄柏 10g,芥穗 10g,当归 25g,白芍 15g,山药 25g,续断 10g,甘草 10g,地榆 20g,乌梅15g。 原方是治疗阳热内盛,伏于冲任,所致的月经不调和胎动不安等病证,症见:经血量多,色红,质稠黏,面赤心烦,口渴、尿黄,或妊娠期现阴道流血。舌红,苔黄,脉数,便秘者加知母、大黄,咽干口燥者,加沙参、麦冬。若感热邪,可加

6、金银花、桑叶、少腹疼痛拒按者加败酱草、红藤、蒲公英。 44.3 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止血,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蒲黄 25g,五灵脂 25g,益母草 50g,血余炭 10g,茜草10g。 原方是治疗血瘀作痛,尤以肝经血瘀所致之病症,症见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若气滞较甚,可合金铃子散以行气止痛;兼寒者,加炮姜、小茴香;血滞兼血虚之月经不调,可与四物汤同用。 5 中成药治疗 5.1 乌鸡白凤丸 药物组成:乌鸡、鹿角胶、鳖甲、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鹿角霜。 适应证:滋阴养血

7、调经。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经行腹痛,产后体弱等。 服法:每次 1 丸,日 2 次口服。 5.2 桂枝茯苓胶囊 药物组成:桂枝、茯苓、芍药、桃仁、牡丹皮。适应证:活血化瘀,缓消瘢块。用于妇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癥块,月经量多,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 服法:每次 3 粒,日 3 次,饭后口服,经期停服。 5.3 参茜固经冲剂 药物组成:党参、升麻、生地、白芍、茜草、大蓟、小蓟、生山5楂、生槐花、乌贼骨。 适应证:益气养阴,滋肝健脾,和血固经。用于气阴虚夹有瘀阻的月经过多症,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过多。 服法:开水冲服,1 次 50g,

8、1 日 2 次,经前 1 周开始,至经净止。 5.4 茜芷胶囊 药物组成:川牛膝、三茜草、白芷。 适应证:活血止血,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功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等症。 用法:每次 5 粒,日 3 次口服。 6 其他疗法 耳针疗法 (1)主穴:肾、子宫、附件、内分泌、肾上腺、卵巢。 (2)配穴:膈、肝、脾、心、腰痛点。 (3)方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置于 0.5cm0.5cm胶布上,贴压于穴位上,主穴必贴,配穴随症选用,每次只贴一侧,左右交替。嘱病人每日按压 34 次,每次 1015 分钟,以能耐受为度,隔日 1 次,15 次为 1 个疗程。 参考文献 1林洁涛.化瘀止血法在妇产科的应用 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 年. 62徐敏珠.月经过多的药物治疗 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0年 03 期. 3余小苹.治月经过多方 N;民族医药报 ;2005 年. 4赵莉.清热止血宁治疗血热型崩漏、月经过多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