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52091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一中高三冲刺语文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

2、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恪

3、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

4、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影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含涵体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到或者极力追求的。1.关于“书法”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3分)A.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B.书法是承载着汉字,注入书法家的饱满情感,彰显出艺术魅力的一种纯粹艺术。C.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事项和情感,凸现着书法家人格和学识的淡泊名利的标榜艺术。D.书法是渗透着所有艺术家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一门高雅艺术。2.关于“书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公权、苏轼等人关于“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评价,蕴含着浓厚的书法人文精神。B.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C.书法家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需要人生的含涵体察,其书

6、法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滋养。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就是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的一部人文精神史。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作为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进行艺术的修炼,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涵养。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是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的精神追求。C.书法家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书法,因此其作品也部分地影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D.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以及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去关注书法的发展,是当代书法家今天唯一的价值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

7、)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至元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垒,为之援应也。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

8、“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喜极而继以泣。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郡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官吏恐激变,不敢诘,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可属大任。”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故例,圭田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泽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吾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常

9、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节选自元史)【注】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翦:除掉B.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籍:户籍C.官吏恐激变,不敢诘诘:责问D.可属大任属:委托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乌古孙泽“为官仁爱”的一组是 (3分)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 白骨在野,首下令

10、掩埋之 又衣食其流离之民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 泽悉追毁所授 民输租计米五百石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自破。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C.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青年人,他严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

11、无华。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译文:(2)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刘 铭w!w!w.!x!k!b!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折枝远,冻酒愁肠。【注】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8.词中“落落芦花

12、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答:9.本词上下阕作者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诸葛亮出师表(2)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3)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句子是:“ , 。” (荀子劝学)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

1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公园里的星期天美贝尔考夫曼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看着莱利玩沙。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

14、不可以丢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断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熟练地唾了一口。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他该不该哭。她本能地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小家伙,别扔!”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

15、沙子呢!”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就扔。”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乜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小心地把时代周刊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种羞涩、歉意的微笑。“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理中夹着威胁,“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力。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带着你儿子滚蛋。”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他平静地说。“喂,闭嘴!”那人说。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陌生太令人难堪了。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