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45927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娩图解精品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娩图解 1 胎儿身体随着妈妈的屏气用力旋转 360度通过耻骨后 朝向侧面 此 时胎儿头部先出来 2 胎儿身体随着妈妈的屏气用力旋转 360度通过耻骨后 朝向侧面 此时 胎儿头部先出来 3 胎儿整个身体分娩出来后 阵痛一下子就 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切断与胎盘连接的 脐带后 医师会为宝宝擦洗身体 导出所 吸入的羊水和粘液 检查体温 点眼药水 称体重等等 4 分娩数分钟后 已张开到最大程度的子宫 开始收缩 以便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这 之前贴合紧密的子宫壁和胎盘之间也会出 现缝隙 胎盘开始慢慢地脱落下来 5 脱落的胎盘 向下通过产道排出体外 由 于在等待胎盘自然脱落的期间 失血量会 增多 所以最近往

2、往由助产士结合后阵痛 的节奏拽出脐带胎盘 6 狭窄的产道 形状也比较复杂 因 此胎儿为了能快速通过 除了会旋 转 胎儿的身体以及产妇的身体也 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7 脐带14天没脱落 宝宝出生已经14天了 可是脐带还没有 完全脱落 而且脐窝里有一些黄色的分泌 物 但是没有气味 8 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 促使胎儿 发育 当孩子出生后 这条脐带就完成了历 史使命 因此需要剪断脐带进行结扎 由于 大夫采取结扎的方法不同 脐带脱落的时间 略有差异 一般是3 7天干燥 自然脱落 个别的可以延长至2周左右 脐带的上端逐 渐干燥结痂 但是由于脐窝往往还有浆液性 分泌物 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要注

3、意 保护孩子的脐带 9 给孩子兜尿布时 尿布的上缘要放在肚 脐下 以防孩子的尿液浸湿脐带而引起感染 孩子洗澡时不要打湿脐带 每天2次用 75 乙醇棉签消毒脐部 注意一定要将脐痂 消毒干净 因为脐部浆液性的分泌物是细菌 的最好培养液 很容易感染化脓 造成脐部 的蜂窝织炎 乃至败血症 10 脐带应该自然脱落 即使连着一点 也不要用外力促使它脱落 因为这样容易形 成创伤口 处理不当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或出 血 如果脐部有分泌物 不要用甲紫 龙胆 紫 药水涂抹 虽然它是杀菌力很强的外用 药水 但是由于涂上紫药水后脐带上端很快 形成脐痂 这样往往会掩盖住脐痂下的脓性 分泌物 11 预防新生儿腹泻 母乳喂养儿

4、每天大便2 6次 甚至更 多 金黄色糊状或稍稀 气味酸 不臭 如一般状况好 体重增长 是属于正常现 象 人工喂养小儿的大便颜色浅黄色 成 形 每天1 2次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 变稀或水样有时带脓血 12 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 消化能力 差 免疫功能比成人低 又兼他们生长发育 迅速 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 胃肠道的负担 很重 因而容易发生腹泻 腹泻常见的病因 是喂养不当 如人工喂养儿 奶量增加太多 或突然由人奶改为人工喂养 牛奶内加糖过 多或不定时喂养 环境过热或过冷可引起肠 道功能紊乱 少数患儿腹泻是对奶制品过敏 引起的 腹泻的另一类病因是感染 如母亲 喂奶前不洗手 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

5、清洗 13 人工喂养儿奶头和奶瓶不注意清洁消毒 就可能被细菌污染 特别是夏天奶容易变 质污染 如喂了已变质的奶可引起肠道感 染 此外 新生儿肠道以外的感染如呼吸 道感染或败血症等也可以腹泻 14 新生儿五官护理 准备用物 盛污物小盘一个 接水脸盆一个 3 双氧水 生理盐水各一瓶 0 25 氯霉素 眼药水一支 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 或煮沸 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 消毒棉棒1包 小 镊子1把 小茶壶1个 内放温水 小毛巾两 块 15 给新生儿滴眼药水 消毒棉棒与眼平行 轻轻横放在上眼 睑接近眼睫毛处 平行上推眼皮 新生儿 眼睑就可顺利扒开 向眼内滴一滴眼药水 即使分娩过程未受感染 出生后 新生 儿也可

6、罹患结膜炎 泪囊炎 因此常规为 新生儿滴上几天眼药水是必要的 医院一 般会在出生宝宝袋中放入眼药水 妈妈可 按说明 给宝宝滴眼药水 16 口腔护理 新生儿易患鹅口疮 喝完奶后 最好让新生儿喝口水 以冲 净口中残留奶液 如新生儿吃奶后入睡 难以喂水 每天早晚可用消毒棉棒沾水 轻轻在新生儿口腔中清理一下 也是可以 的 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 血管丰富 唾 液腺发育不足 唾液分泌少 黏膜较干燥 易受损伤 护理时动作一定要轻柔 17 1 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 切断传染 途径 2 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 15分钟 3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而且应经常洗澡 换内衣 剪指甲

7、每次抱孩子 时要先洗手 4 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 晾 晒 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 并定期消 毒 18 鹅口疮的症状 1 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 周围无炎症反应 形似奶块无痛 擦去斑 膜后 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 积大小不等 可出现在舌 颊腭或唇内粘 膜上 2 好发于颊舌 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 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19 3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 否则 不易发现 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 痛苦表情 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 安 胃口不佳啼哭 哺乳困难 有时伴有 轻度发热 20 4 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 到咽部 扁桃体 牙龈等更

8、为严重者病变 可蔓延至食道 支气管 引起念珠菌性食 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 吞咽困难 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 终身免疫功能 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 造成败血症 21 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 可用2 5 的苏打水清洗口腔 其他方法如1 甘 油或中药冰硼散涂口腔均有疗效 最有效 的方法是 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 10万单 位的液体涂局部 每天3次即可 最好在吃 奶以后涂药 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到医生处咨询 22 鼻腔护理 新生儿鼻内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以免 结痂 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按顺时针方向捻成 布捻 轻轻放入新生儿鼻腔内 再逆时针 方向边捻动边向外拉 就可把鼻

9、内分泌物 带出 重复性强 不会损伤鼻黏膜 吸鼻器固然可以清理鼻内分泌物 但分 泌物较少时 没有必要使用吸鼻器 23 如何处理 泥膏体质 的鼻塞 新生儿眉弓 脸颊上有小红疹 或眉 弓上有像头皮一样的东西 这属于 泥膏 体质 也称 渗出体质 这种体质的 新生儿一般较胖 经常腹泻 而且特别容 易鼻塞 这种鼻塞多有家族遗传倾向 24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湿度 温度适宜 让宝宝逐步适应自然环境 接受新鲜空气 减少室内尘埃密度 每天用软布做成捻 子 轻轻捻动带出鼻内分泌物 有鼻黏膜 水肿的宝宝 清理鼻道一时也不能改变鼻 塞症状 消除水肿是个自然过程 一般不 超过1个月 25 耳部护理 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

10、成型 但外耳 道相对较狭窄 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 极易引起发炎 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 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 外耳道几 乎是一条缝隙 发生炎症后 对神经的压 迫和刺激也很重 所以疼痛就较剧烈 新 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 26 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 外耳道的炎症也 是原因之一 给新生儿洗头 洗澡或滴眼 药时 一定注意勿使污水 药液等流入耳 道深处 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 应及时去医院 就医 按时服药 滴药 局部热敷 只要 治疗得当 此症愈后良好 27 新生儿屁股护理 小屁股的皮肤非常薄 皮脂腺 汗腺 等各项功能尚不成熟 容易受到伤害 但是它每天都要接触尿液 粪便里的 细菌 还有外界环境中的各类刺激

11、物 致 敏物 所以直接受伤害的机会又恰恰很多 28 清洁宝宝的屁股不能单用水洗 一般父母会选择用水洗的方式清洁波 这样做会不知不觉伤害宝宝 因为宝宝 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皮脂膜 对外来刺激具 有天然屏障作用 经常用水和布擦拭 清 洗 会带走天然皮脂 水能把屁股洗干净 但一旦皮脂层被破坏 就很容易引起红 屁股 29 洗澡后 会给宝宝涂上润肤露 小屁股 也同样需要滋润 婴儿润肤露 能起到清 洁和滋润肌肤的双重功效 在小屁股上留 下一层滋润保护膜 这样就降低了红屁股 发生的可能 30 新生儿腹泻主要在于预防 母乳是无菌 的 而且母乳中有抗体尤其在初乳中抗体 很多 对肠道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 母乳 喂养可以

12、减少腹泻发生 人工喂养时注意 喂养方法和做好奶具清洁消毒 这是预防 新生儿腹泻的根本措施 31 一旦发生腹泻 要及时处理 如腹泻不重 由喂养不当所致 应及时调整奶量 1 2 天内减少奶量或把奶稀释为1 2 2 3 但不 要长时间稀释 以免婴儿营养不良 适当口服补液 可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口服补液配方 医院或药店有供应 32 用1 4包加水至250毫升 按每千克体重服 60毫升 在6小时内少量多次喂入 也可服妈咪爱和思米达 前者可以调整肠 道正常菌群 后者有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 服法1 3包 一日2次 思米达1 4包冲水15 毫升 每日2次 33 两种药交替使用 间隔2小时 以上药物比 较安全 有利于腹泻康复 如腹泻较重或 大便有脓血 伴有食量减少 呕吐 尿少 等 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34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