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2545447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上海市】2019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2019)1目的依据1.1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中关于发展养老服务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打响中心城区上海养老服务品牌。1.2贯彻落实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把嵌入式养老作为上海超大型城市的养老服务模式首选,进一步完善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3指导各区组织实施养老服务工作,为街镇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完整、可参照的样本。1.4为社会服务机构和企业从事养老服务提供发展方向和工作引导,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1.5为老年人及其家人描述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及场景,方便市民寻找养老服务资源,引导养老服务的社会预期

2、向好。2内涵与外延2.1基本内涵。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嵌入相应的功能性设施、适配服务和情感性支持,让处于深度老龄化的社区具备持续照料能力,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2.2布局主体。社区嵌入式养老主要在本市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开展,由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街镇”)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结合辖区特点规划布局。2.3服务圈。街镇可根据老年人口发展和分布密度等因素,在辖区内构建1个或按片区构建多个“15分钟服务圈”,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服务可及。2.4服务供给。在每个“服务圈”内,重点

3、依托1个社区养老综合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和若干个家门口服务站点,形成两个层级的服务供给。2.5服务场景。“服务圈”中的老年人,在家中可获得生活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在家门口服务站点中可获得基本的生活照料和互助式养老服务,在社区养老综合体中可获得更加专业、综合的养老服务支持。3基本特性3.1精准性。在全面排摸辖区内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聚焦失能、失智、高龄、独居等有刚性需求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长期照护和社会支持服务。3.2整合性。依托社区养老综合体和家门口的服务站点,强化行政、市场、社会、家庭的功能互补,有机整合各类面向老年人的服务资

4、源,促进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机构、组织、队伍、政策的高效利用。3.3专业性。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下,积极培育并引进从事长期照护、康复护理、智慧养老、社区支持等各类服务机构,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3.4睦邻性。以打造社区共同体为目标,在社区发展中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强化社区睦邻互助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与代际和谐,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温度。4服务功能4.1功能分类包括通用服务功能和个服务功能:通用服务功能设置8大类24个服务项目,社区一般应当达到或力争达到要求;个服务功能设置可根据本社区内老年人需求和资源情况,自主确定服务项目。4.2通用服务功能设置4.

5、2.1专业照护类机构照护服务。由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养护院、颐养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短期托养服务。由长者照护之家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托型、阶段性的照护服务。日间照护服务。由日间服务中心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的托养服务,鼓励开展早、晚托,接送等附加服务。居家照护服务。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居家上门照料服务。4.2.2助餐服务类堂吃服务。由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以及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单位食堂、公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就餐的服务。送餐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个人付费等方式,由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单位食堂、公共餐饮企业、移

6、动餐车等,依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或专业送餐人员,为老年人提供送餐到家服务。4.2.3医养结合类社区卫生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相关规范为老年人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养签约服务。由社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按相关规范为养老服务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护理站服务。由社区护理站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等服务。4.2.4健康促进类健康管理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专业健康管理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中医体质辨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服务。体养结合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

7、年人健康促进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健身辅导、身体机能训练、慢病运动干预等服务。4.2.5智能服务类急救援助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及呼叫中心、终端设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24小时紧急呼叫救援服务。安全防护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及物联网等技术设备,为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老年人提供电子围栏、烟雾报警、跌倒报警等安全技防服务。远程照护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和相关智能设备,为居家照护、医疗诊断、健康管理等提供远距离看护及技术辅助服务。4.2.6家庭支持类志愿关爱服务。通过“老伙伴计划”等项目,组织低龄健康老年志愿者为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家庭援助服务。家庭成员增能服务。通过“老吾老计划”等项目,对失能失智

8、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者开展照料技能培训服务。“喘息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个人付费等方式,组织专业人员,到老年人家中或将老年人接到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短期照护,减轻老年人家庭成员的长期照护负担和精神压力。适老化改造服务。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资助等方式,为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室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楼道、小区适老环境改造服务。辅具推广服务。支持各类老年用品和辅助器具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可在养老服务场所中开辟专区,提供展示、体验、科普、租赁等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和支持社会成员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服务时间存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以兑换服务。4.2.7养老

9、顾问类基础服务。依托街镇顾问点、居村顾问点、专业机构顾问点,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资源介绍、老年人福利政策指导等现场政策咨询和资源供需对接服务。拓展服务。街镇养老顾问可制定养老服务清单,开发和推介适合不同老年人特点的“养老服务包”或养老服务项目手册,组建顾问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做巡回宣介。4.2.8精神文化类精神慰藉服务。依托社区老年活动场所以及社区服务组织,为无子女、认知和情感障碍等需要关心的老年人提供文娱活动、心理疏导、社工支持等服务。养教结合服务。充分挖掘老年教育资源,为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日间服务中心等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服务;扩大银龄宝典节目资源的普及度,让更多

10、老年人获取居家养老护理知识和技能。4.3个服务功能设置包括但不限于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干预服务、家庭生活服务、老年优待服务、法律咨询与维权服务、老年社会参与服务等。5服务设施5.1社区养老综合体5.1.1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是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枢纽和平台,街镇应发挥其在统筹为老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促进服务与需求信息对接、提升养老服务综合管理水平中的作用,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覆盖的信息管理”、“一门式的办事窗口”。5.1.2街镇至少设置1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区域面积较大的街镇或社区基本管理单元可设立分中心,建筑面

11、积一般在500平方米以上。5.1.3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包含、或依托下列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按照市、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落实建设任务。长者照护之家。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的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家,有条件的街镇可增加布点,满足老年人就近托养需求,方便亲属照护和探视。日间照护机构。一般按照1.52万人口设置1处,在老年人集聚度较高的街镇,服务半径以1000米左右为宜。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每个街镇一般需建设12个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服务供给能力一般达到辖区内年满65周岁老年人口的5%。5.1.4街镇应当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运营配备必要的管理及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

12、条件和财力支持。5.1.5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可依法登记为社会服务机构,实施法人统一管理;也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托管运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整体托管方式或针对内部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的部分托管方式。5.1.6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的功能侧重但不限于:依托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为辖区内老年人直接提供专业养老服务;依托中心调度资源的能力,为家门口服务站点提供支持服务;依托中心的综合服务优势,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在中心获得更多的支持服务。5.2家门口服务站点5.2.1家门口服务站点的载体包括社区老年活动室或居民区、小区内其他可利用的各类设施场所。5.2.2每个居民区内至少建有1个标准化社区

13、老年活动室,单体或临近组合的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在提供文娱活动的同时注重增加养老服务内容。5.2.3鼓励社区利用闲置的物业资源,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多个家门口服务站点。5.2.4街镇可批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化运营,提高服务站点的集约化程度和服务水平。5.2.5家门口服务站点的功能侧重但不限于:为老年人直接提供助餐等一般生活照料服务;接受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的辐射指导,开展健康指导、养老顾问、精神文化等服务;为居家老年人及其家庭直接提供邻里互助、社区关爱等支持类服务。6服务机构和队伍6.1服务机构6.1.1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是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6.1

14、.2街镇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向下列机构购买服务: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居家上门服务机构。从事专业运营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的机构。开展社区为老服务项目的各类服务机构。6.1.3街镇应当大力培育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开展经营服务,增强养老服务的多样性。6.1.4街镇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等不规范行为。6.2服务队伍6.2.1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相当的养老服务队伍,是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6.2.2街镇应当支持各类服务机构优化队伍结构,主要包括:从事养老服务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护理员;从事医疗护

15、理、康复、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开展为老服务的志愿服务人员。7智慧养老7.1养老服务平台7.1.1市、区养老服务平台是行业和市民获取养老服务信息的门户,街镇应加强平台功能的宣传推广。7.1.2市、区养老服务平台为街镇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数据统计、养老顾问、资金结算等信息化支撑,街镇应指导、督促服务机构并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养老服务数据的采集、更新等工作,确保养老服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7.1.3有条件的街镇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托市、区养老服务平台,加强本街镇养老服务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7.2“互联网养老”应用7.2.1街镇应支持推动“互联网养老”等企业,在社区开展智慧养老业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7.2.2街镇可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及家庭使用智能手环、智能床垫、智能门磁等检测感应报警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环境、行动和健康等数据,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干预。7.3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7.3.1在推广智慧养老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加强老年人使用新技术的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