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用稿完成情况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5394445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宣用稿完成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宣用稿完成情况(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宣用稿完成情况 本文是()思想汇报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外宣用稿完成情况,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闻外宣工作情况汇报外宣用稿完成情况 第一篇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开创我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区新闻宣传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8月25日) 尊敬的X、各位领导: 今天,X和各位领导专门抽出时间来听取新闻宣传工作的情况汇报,这既是对我们的关心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激励,让我们倍受鼓舞,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我就我区新闻宣传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宣传有声势。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

2、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影响的重点报道。17月,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刊载我区新闻稿件(电视片)1900多条,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其中,新华社采用我区新闻稿件4篇(条)、人民日报采用我区稿件2篇、XX日报采用我区新闻稿件36篇(条)、XX日报采用我区稿件600多篇(条)、XX电视台XX新闻采用我区新闻稿件10条,市电视台 播发新闻稿件213条,播出专题节目3期,其他主流媒体1000多篇(条)。 (1)加强组织策划,重点报道有深度。今年,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促进XX又好又快发展这条新闻宣传的主线,把我区在承接产业

3、转移、统筹城乡、项目工程、效能建设、党的建设、抗震救灾等方面的工作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通过深入我区各乡镇、街道、企业、部门进行采访,推出了一大批提升XX知名度、美誉度的重点报道,收到了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良好效果。推出了“退城进园”促XX工业新跨越、站在新起点,建设核心功能区、搬罾蔬菜能否复制川西坝子模式、重点项目助推工业发展、4公里滨江美食长廊呼之欲出、13名青川受灾人员XX共兴安家等一大批反映我区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稿件。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安排,迅速组织力量深入我区各受灾单位、乡镇、街道、村组、社区进行现场采访,加班加点组织稿件,在

4、XX周报上连续刊发了5个抗震救灾专版,在各级主流媒体上用稿量居全市第一。 (2)主动出击,典型宣传有影响。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主动策划,宣传典型。先后邀请新华社采访部主任田刚、XX日报社社长谭显维、XX日报社总编xx等对我区的亮点工作进行采访。xxx先进事迹反响强烈;“大林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社区民主“五步法”被中央、省、市 级多家媒体转载;XX区科级领导干部实行“广场述职” 不但被多家媒体刊登并进行评论,省委组织部还在全省范围内发送了简报进行推广。 (3)创新宣传载体,拓宽新闻宣传渠道。一直以来,XX区没有自己的宣传舆论工具。报纸、电视台都掌握在市上,

5、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不能及时传达下去,基层工作不能及时反映上来,新闻宣传一直缺乏有效的载体。今年,在X的亲切关怀下,XX周报终于诞生了。专栏、项目推动专栏、新农村建设专栏、抗震救灾专栏、党建经纬专栏、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专栏等一系列专题报道,及时反映了区委、区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从办报24期以来,质量在不断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发挥的作用在逐步显现,已成为全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抓落实的有力武器。 (4)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宣传队伍管理水平。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管理。每周星期一开编前会,组织、策划本周宣传重点

6、;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每人每周报3个新闻点子,每天交3篇稿子成为工作常态;并实行差错扣分、责任追究等制度。区新闻办共6个人,每周大约要完成3万字的写稿任务,许多时候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星期六、星期天经常能看到新闻办同志加班的身影。可以说,新闻办呈现出老同志不敢有丝毫懈怠,新来的同志不断成熟进步的良好局面,为搞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负面报道处理有实效。 加强了区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在外宣经费十分困难,我们仍时刻不忘与上级媒体联络,邀请市级以上主流媒体领导到我区参观、调研,与各级媒体编辑、记者广交朋友,积极争取他们对我区外宣工

7、作的理解支持,为处理负面报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6月份,我们承办了XX日报驻各县(市、区)记者站记者培训会,不但让区内30多名骨干通讯员接受了系统的培训,而且让市区各级媒体更好地了解了XX,增进了友谊。 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建立和完善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协调机制。坚持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化解的工作方法。今年以来,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成功化解了xxx、xxx、xxx等20多起负面报道,为我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上半年共接待各级媒体领导、记者170余人次,没有出现一起影响我区形象和阻碍我区发展的重大负面报道。 二、 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重视

8、不够,宣传积极性不高。同其它县市区相比,我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新闻宣传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人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宣传部门的事情,全区上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大外宣格局。不主动策划宣传报道,不主动不联系记者,甚至记者主动来采访,还存在推诿躲避的现象,主要领导吩咐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又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又不能把握部门工作大 局,让记者显得很尴尬。 (二)缺乏宣传载体和平台,外宣形式单一。一直以来,我区缺乏有效的宣传载体和平台,宣传报道只能借助市级以上媒体,新闻宣传工作显得很被动,工作难度很大。同时,缺乏形式多样的外宣活动,没有开展大型的有影响的节日、节庆和地域特色主题宣传活动,外宣工作仅仅停留在新闻宣传报道上,形式十分单一。 (三)通讯员队伍不健全,新闻信息不畅通。我区虽然各部门都确定了一名通讯员,但基本都是兼职,很多通讯员几年都不向我们报送一条信息,没有发挥通讯员应起到的作用。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是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保障,而我区有的部门有重要活动不与我们联系,重要会议不通知我们参加,简报和消息也不给我们报送,我们就无法了解下面的工作动态,无法整合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