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9020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文化生活高考试题集.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全国新课标区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一、选择题:(一)全国卷1课标地区(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六地试题(1)19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 B C D(二)山东试题(2)22. 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

2、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3)23.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方向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三)天津试题(4)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

3、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5)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

4、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四)浙江试题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6)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五)福建试题(7)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

5、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8)3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闺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9)32图的寓意启示

6、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紊质(六)北京试题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回答第24、25题。(10)24.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 B. C. D. (11)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7、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 D.(七)安徽试题(12)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 (13)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

8、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八)广东试题(14)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15)3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九)江苏试题(1

9、6)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17)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18)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

10、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9)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

11、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请回答23-24题。(20)23.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十)海南试题(21)17日本侵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中华文化为我国

12、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 B C D二、非选择题部分:(一)全国卷1课标地区(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六地试题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过: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材科二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