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56061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试题评析 金田镇田江小学 一 试题简介 2015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全卷共三大题,分六页排版。检测的范围是六年级下册1至4单元的内容,全卷检测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二 指导思想、命题原则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理念,评价功能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程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创造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 试题结构 本次检测共三大题,试题涵盖面广,难度系数达到0.35。第一大题填空题占45分,分为12小题,

2、包括汉语拼音,区别组词,根据意思写词语,选词填空,修改病句,写诗句意思,按课文原文填空,口语交际。第二大题阅读题25分,第一小题选自课内,第二小题选自课外。考查重点是理解关键词句,了解短文大意,。第三大题习作30分,是不命题作文,自拟题目、把内容写具体、生动,书写规范,不少于400字。 四 试题特点和评析 (一)试题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对于知识的积累既有课内的,更有课外的。课内的例如:填空题的1、看拼音写词语, 7、按课文原文填空;课外的例如:4、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进一个表示叫的同义词。这些题目除了对课外知识积累的考查外,还含有对知识的分类整理的引导。但试卷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像选词填空等,

3、其中像选词填空要求的是要学生理解并体会其精妙之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试题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譬如课内阅读中的第一小题(1)对文中词语的理解,那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品读揣摩,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领悟情况,也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联系上下文去细心地琢磨体会。从而要求学生从词语的品味中体会日子一去不复返。(3)对句子的理解,那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感知能力,只有细心地揣摩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课外阅读的第二小题的(1)(2)(4)只要是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用心去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去品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文中珍惜时间,并对这些题目作出正确的回答。课内阅读的(2)和课外

4、阅读的(3)从文章的整体结构,表达方法上考查学生,使学生懂得详写略写的好处,以及前后照应的好处。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命题都非常注重词句的揣摩,文章内容的了解,情感的体验,其旨意也就在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对文本细品深读,在读中思考揣摩,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写作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三)习作的内容有一定开放性 本次习作表达意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表达,从而写真话,抒真情。 五 试题综合评价 1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对于形近字组词、选词填空、写文古诗句子

5、意思以及原文填空做得比较好,但对于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词性分类、按要求写句子这些题目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平时对汉语拼音抓得不够牢;扩写句子未掌握方法;词性分类练习较少;学生局限于课内知识的死记硬背,知识面狭窄。教学对策:我们的教学平时要注重积累,注重方法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加强对学生运用知识,对知识进行归类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依据文本及时灵活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文训练。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学习语文的途径。 2.改错题方面 第1小题是“改病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表述能力 。“说话要通顺”,简洁,这是

6、“课标”的要求。只有学生会说了,才会改。这两题都是学生平时练习过的题目,题目难度并不大,失分不多。 3.阅读理解方面 此题两个短文,学生答题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得满分,有的无从下手竟然得2、3分。整体来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失分较多,即使是课内阅读也是如此。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能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更困难的是不能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概括、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不能依据文本去很好地理解把握。教学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广

7、泛的课外阅读中切身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读中积累、培养、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 4.写作表达方面 7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中心突出,字迹工整,有10%的学生作文不仅语句通顺优美,而且充满真情实感,但也有5%的学生的作文不能达到作文的基本要求,叙述不具体,字迹马虎,甚至个别学生还有跑题的现象。教学策略:平时教学要加强审题、选材能力的训练。从学生选材的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作文教学要注意语言文字的修饰,避免使用过多的口语,也就是要讲究文采。作文教学要注重真情实感,即说真话,抒真情。平时的作文训练要求真求实,要有系统性,要着眼于思维

8、的开阔,情感的体验,语言的生动。作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书写,达到字迹工整,漂亮。 六 建议 1.试题要体现人文性 体现试题的“人文性”,要尽量拉近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考试的乐趣,致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2.试题要体现趣味性 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故此,一方面要做到题型丰富,以不断刺激学生大脑,增加学生答题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 3.试题要体现知识的迁移性 一直来,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这样,其教学不得不走向单调、乏味。因此,作为教学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这种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命题,往往也会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