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5346690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六章 练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练习题一、填空1、“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2、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3、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4、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5、“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说明文学创造的客体即自然说。6、“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说明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情感说。7、陆机的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见解,创立了“诗缘情”说,明确肯定文学的主要表现是情感。8、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

2、中回忆起来的情感。”9、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说明文学创造中主客体之间是 的。10、提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的事”的是亚里士多德。 二、多选题1、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其特殊性表现在 (BCD)A精神生产现实地创造对象世界 B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C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D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E精神生产按客观规律进行创造活动2、作为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表现在 (ABC)A它是整体的社会生活 B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C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D作家经历

3、过的社会生活E曾经出现过的社会生活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主要表现为 (ABD)A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B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C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个人。D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4、作为审美创造的文学创造,其主客体关系的特征表现为 (AC)A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B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逻辑推理为心理特征C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D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逻辑思维为思维特征E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扬弃客体个别性为思维特征三、名词解释1、艺术生

4、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生活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即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之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活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四、论述与分析1、论述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3、如何理解文学创造过程中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