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8563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探索 前言:“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关键字 低段音乐欣赏 心理把握 领悟 快乐 听过很多堂音乐公开课,自己也开过很多课,不谋而合地都刻意避开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或者是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

2、,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又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每个音乐老师心里都有数,他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并不表示他很认真的在听,也许他的心早飞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鸟上了。我教了一年的新教材,说句实在话,他们对很多欣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地我们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

3、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就此针对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理解,对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此以下看法:(一)动起来。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和。在实施过程中,综和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1、动起你的笔。在我给学

4、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的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

5、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里面画了小鸟,天真的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好丰富地想象。2、说出你的话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做好师生互动,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6、在教学管弦乐海上风暴时,我先用语言,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海的美丽,宁静,学生也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问学生:“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初听了海上风暴后,七嘴巴舌议论开了这就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他们深刻地感受,他们要用语言来诠释对海上风暴的理解。 3、唱起你的歌。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

7、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低段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小燕子嘀哩嘀哩春眠等。我在教学欣赏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首先,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歌声嘀哩嘀哩发掘春天的美,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

8、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兴奋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会,我认为这是对歌曲最好的理解(二)敲起来。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绝对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新课标有个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敲出情境。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的比较模糊,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

9、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敲出创造。在聆听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涉及到编创不同的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我采用了先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舞蹈节奏x - x -,马蹄声xx xx xx xx,枪声:嗖嗖。其次,用碰铃、双响筒、小锣来敲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

10、。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敲击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节奏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创编,然后敲击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从而灵活运用,自由创造。(三)合起来。有的欣赏课不一定是单纯的器乐欣赏,歌曲欣赏,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课型。例如我在教学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时,我以青蛙作为故事主人公,设计参加青蛙音乐会的情境,教师扮演一只青蛙,给大家唱一首小青蛙找家,(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欣赏),接着又有一个小朋友跳出来给大家跳了一个青蛙舞(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再出来一群青蛙拍着手儿表演唱歌跳舞诠释这首乐曲。根据音乐的三部曲我又设计了举办音乐会的活动“动敲唱”让学生多种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这绝对做到了寓教于乐,寓理于情。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并不要搞的很花哨,但是也不能一条死胡同走下去。怎样能让低段的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快地容入体验音乐的情绪,开拓他的视野,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也许他一辈子爱听音乐的好习惯就是你这样浇灌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