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18468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宋晓楼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关于如图所示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光B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C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D士兵强劲有力的嘹亮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内的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

2、体的质量保持不变;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3如图所示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的作用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4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5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

3、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有关下图所示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丁为一定条件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图像B图乙为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C图丙为真空中电磁波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图像D图甲为小灯泡灯丝中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7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弛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

4、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8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9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B将旧电池丢弃到池塘 C生活中尽量使用节能灯具 D放学后教室内日光灯彻夜通明10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

5、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11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电磁体,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AN、S、N、N BS、N、S、S CS、S、N、S DN、N、S、N12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A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B

6、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C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D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3举出以下四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示例: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1)无线电波:_。(2)微波:_。(3)紫外线:_。(4)射线:_。14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救援,4月2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一是井下传来敲击钻杆的“当当”声,二是钻头上发现人为缠绕的铁丝,被困人员敲击钻杆求救,这是利用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缠绕的铁丝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152009年7月22日上午

7、,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162009年冬到今,我国云南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严重旱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持。(1)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要求全国团员及少先队员每人捐一瓶水支援特旱灾区。右下图是灾区一小孩子用矿

8、泉水瓶挑水回家,小孩子把水(瓶盖盖紧)挑回家的过程中,质量 。(2)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3)面对旱情,上图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17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它的四根核心筒支撑巨柱矗立在超大規模的地基上,钢结构从柱高约30 m处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质量为156103的钢板,其体积为 m 3,若施工安装中起重机一次将它匀速吊起10 m

9、,起重机所做功为 J。五一之后,参观中国馆的观众可乘坐轨道车进行“智慧之旅”。游览过程中,以轨道车为参照物,游客是 的,若轨道车10min行驶了1200m,则轨道车的平均速度为 m/s(钢78103 kg/m3,g取10N/kg)18小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不仅能使受到的气流阻力减小,还会因为汽车上方的流速比汽车下方气流流速 ,使上方的压强比汽车下方压强 ,产生升力,因此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 ,从而使摩擦力变小。19“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如图),依靠小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手执一根细竹竿做“桨”,表演“乘风破浪

10、”、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若楠竹的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N,则此根楠竹所产生的浮力为 N(g取10N/kg),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m3。20在舞蹈飞天中,舞者的右腿的小腿被固定于舞台上。这时,我们可将每个舞者的身体看作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我们将固定架的最下端与腿接触处看作是支点O,固定架上端对演员腿部的拉力为F,舞者的重力为G;当舞者的身体逐渐倾斜、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则舞者所受固定架的拉力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演飞天的演员平均年龄21岁、平均身高超过170厘米,假定她们的小腿长度为40cm,站立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9

11、0cm,演员的质量为60kg,则演员在表演时,固定架上端对演员的最大拉力是 。(设重心位置不变,g取10N/kg)21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 ,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N22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增大减小)火药爆炸过程相当于热机工作过程中的_冲程。23小娟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

12、验数据绘制成图所示I-U关系图像。由图可得甲的电阻为_ ,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_ ;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A;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9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_ A。三、作图与实验题(共26分)24(6分)(1)在图甲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甲 乙 丙(2)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3)把丙图中的拉线开关、白炽灯泡和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中(要求用拉线开关控制白炽灯泡)。25(4分)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发现能成两个像,如图7(a)所示。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分

13、别记录在如图7(b)、(c)、(d)所示的方格纸上。图中A1、A2(B1、B2和C1、C2)为物体A(B和C)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后反射面所成的像。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b) (c) (d)(1)比较图7(b)或(c)或(d)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7(b)和(c)和(d)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与玻璃板厚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26(4分)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将一个小瓶挂在氢气球下,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如图4(a)所示,瓶与水的总重为1N,松手后,小瓶静止;接着他

14、两次调整瓶内水的质量,如图4(b)和(c)所示。松手后,小瓶分别向下、向上运动。他还用DIS设备测出小瓶每次受到的拉力大小都为1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4(a)可知: ;(2)由图4(b)和(c)可知: 。27(6分)在只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的情况下,联系玩跷跷板的游戏,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13(a)中的F1、F2、F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表示,且090),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