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章.doc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317664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评估-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评估-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评估-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评估-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章.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选word范本!第五章一、填空题1.( )是角色认知的基础。2.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有( )、( )、( )和角色负荷过重。3.当一位病人身患疾病却无求医行为,属于( )。4.角色分为( 第一 )角色、( 第二 )角色、( 第三 )角色,妇女属于( 第一)角色;护士属于( 第二 )角色;病人属于( 第三 )角色。5.当个体的角色表现与角色期望不协调或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要求时,可发生(角色适应不良)。6.(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期望与角色表现间差距太大,使个体难以适应而发生的心理冲突与行为矛盾。7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的这种特性称(获得性)。8.文化休克的表现有(焦虑)、(恐惧)

2、、(沮丧)和(绝望)。9.新病人刚住院,对医生、护士、环境、自己将要接受的检查和治疗都很陌生,病人常感到迷茫和沮丧,此期称文化休克的(意识期)。10.( 儿童)处于学习阶段且生活习惯尚未成型,对生活方式改变适应较快,应对文化休克的困难较少,异常表现亦较轻。11.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日常进食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通过观察病人在医院期间的表现评估其有无文化休克。12.夫妻为核心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核心型)家庭。13.父系家庭以父亲为权威人物,这种家庭权利结构的类型为(传统)权威型14.家庭角色可分为(公开性)角色和(不公开性)角色两种类型。15.家庭功能中(生物)功能是家庭最原始和基本的功能

3、。16.家庭功能包括(生物)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心理)功能。17.家庭危机指当家庭(压力)超过家庭资源,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状态。18.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为(会谈)、(观察)和(量表测评)。19.通过3个方面观察父母是否胜任其角色:(父母的情绪状态)、(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和(子女的表现)。20.护士对病人环境的评估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病室)环境。二、 判断题1.角色适应不良是个体角色表现与角色期望不协调或无法舒缓角色内在压力的情绪表现。()2.家庭功能好坏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及疾病的预测,因而是家庭评估中最重要的内容。()3.角色模糊指

4、个体对角色期望不明确,不知道承担这个角色该如何行动而造成的不适应反应。()4.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一个社会及其成员所特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价值观的评估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评估量表等方法进行。()6.饮食的文化烙印最为明显,是诸多民族习俗中最难以改变的。()7.文化休克指生活在某一环境中初次进入到另一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生活习惯所产生的精神紧张综合征。()8.儿童处于学习阶段且生活习惯尚未成型,对生活方式改变适应较快,应对文化休克的困难较少,异常表现亦较轻。()9.对外界变化作出一般性反应和易适应的个体,与对外界变化容易做出特殊反应的个体比较,应对文化休克的能力

5、较强,异常表现亦较轻。()10.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日常进食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通过观察病人在医院期间的表现评估其有无文化休克。()11.主干型家庭指以夫妻为核心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12.工具权威型家庭权利结构是指:有养家能力、经济权利决定的权威。()13.性别角色、照顾孩子者角色等属于公开角色。()14.家庭价值观指家庭成员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对特定事物的价值所持的信念与态度。()15.家庭的经济功能是家庭最原始和基本的功能。()三、单选题1. 下列属于第一角色的是(A)A女性 B母亲C护理学会会员 D护士2. 角色认知的基础是(B)A角色学习 B角色模仿C角色期望 D角色表现3. 孩

6、子突然生病需要母亲照顾,而母亲需工作,这种情况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B)A角色模糊 B角色冲突C角色匹配不当 D角色负荷过重4. 年轻患者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为(A)A角色冲突 B角色模糊C角色匹配不当 D角色负荷过重5. 一头痛患者总疑自己颅内有大问题,千方百计做CT检查,最后确诊只是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C)A 病人角色冲突 B病人角色缺如C病人角色强化 D病人角色消退6. 文化的特征不包括(D)A获得性 B民族性C共享性 D特异性7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的是(B) A社会政治制度 B社会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活方式8.哪些行为是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A

7、吸烟、酗酒 B生活工作紧张C体育锻炼 D家庭结构异常9. 一位在监护室抢救成功的心肌梗死患者,当病情好转需转入普通病房时,病人表现紧张不安,强调自己病情还不稳定,不愿意搬出监护室,这种现象叫做 ( D ) A.病人角色缺如 B.病人角色冲突C.病人角色消退 D.病人角色强化10.患病后依赖性增强的心理因素是(A)A角色身份的转变 B体力消耗C疼痛体验 D食欲减退11.个体由于不明确承担这个角色应该如何行动而造成不适应的反应称为(B)A.角色缺如B.角色模糊C.角色冲突D.角色负荷不足12.病人角色的特点不符的是(B )A.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B.对其陷入疾病状态负责任C.有恢复健康的

8、义务D.有寻求可靠治疗技术帮助13.下列哪项最能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A)A家庭沟通过程 B家庭价值观C家庭角色结构 D家庭权利结构1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角色匹配不当(C)A.孩子突然生病需要母亲照顾B.一位病人身患疾病却无求医行为C.让一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营业员的角色D.让一线服务员主管酒店的人事15.一般的旅游者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国家时常有很强的愿望去愉快地观光,这一阶段称为文化休克的哪个期(A)A兴奋期 B意识期C转变期 D适应期16.文化休克表现最重,也是最难度过的一期是(B)A兴奋期 B意识期C转变期 D适应期17.文化休克较轻的人群是(B)A婴儿 B儿童C青年 D

9、中年18.属于不公开角色的是(A)A家庭统治者角色 B性别角色C持家者角色 D照顾孩子者角色19.家庭内部沟通过程障碍的特征不包括(D)A.家庭成员自卑B.家庭成员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C.家庭成员在交流时采用间接和掩饰的方式D.家庭成员间极少有不易沟通的领域20.关于家庭价值观错误的是(B)A.为家庭成员对家庭活动的行为准则和生活目标的共同态度和基本信念B.能被人们意识到C.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D.有意无意中将家庭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指导家人的行为四、多选题1.角色适应不良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ABCD)A头痛、睡眠障碍 B心率及心律异常C紧张、伤感 D焦虑、抑郁

10、2.病人角色的特征有(ABCD)A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B病人对于其陷入的疾病状态没有责任C病人有寻求治疗和恢复健康的义务D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3.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ABCD)A价值观 B信仰C风俗习惯 D生活态度4. 家庭的内部结构不包括 ( ABC ) A.权力结构 B.家庭角色 C.沟通类型 D.世界观5.有病不去就医的原因有(ABCD)A社会问题 B经济问题C对疾病认识不足 D心理问题6.病人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是(ABCD)A与家人分离 B缺乏沟通C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 D日常活动改变7. 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包括(ABD)A紧张、伤感、焦虑 B易激惹C体温升高 D心率、心

11、律异常8. 病人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包括(ABC)A年龄 B性别C经济状况 D病情9.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有(ABCD)A角色模糊 B角色冲突C角色匹配不当 D角色负荷过重10. 属于第一角色的是(ACD)A儿童 B母亲 C老人 D 男性 11. 抑郁的典型症状包括(ABD)A睡眠障碍 B过分依赖C易激惹 D悲哀12.社会评估的目的包括(ABCD)A评估病人的角色功能B评估病人的文化背景C评估病人的家庭D评估病人的环境13.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ABC)A获得性 B民族性C共享性 D习惯性14.价值观中最有代表性的是(ABCD)A人生观 B行为观C人际观 D时间观15.文化休克的分期包括(ABC

12、D)A兴奋期 B意识期C转变期 D适应期16.下列哪项表现属于文化休克的转变期(ABC)A经历了一段时间迷茫后,个体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B开始熟悉当地人的语言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有当地人做朋友C个人能用比较客观、平和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D此期个人已完全接受新环境中的文化模式17.家庭的特征包括(ABCD)A家庭是群体,不是个体,至少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B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基础和依据C婚姻是约束夫妻关系及保证家庭相对稳定的基础和依据D组成家庭的成员应以共同生活,有较密切的经济和情感交往为条件18.家庭权利结构包括哪些类型(ABCD)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C分享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19.良好的家庭角色结构的特征包括(ABC)A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认同和适应自己的角色范围B家庭成员对某一角色的期望一致,并符合社会规范C角色期待符合自我发展规律D家庭角色是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