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29824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解析)(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明细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1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和相关概念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操作(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2相关概念(1)与基因相关的概念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三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等;一种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等;还有一种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等。(2)与性状相关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

2、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3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假说演绎”过程(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补充完整)问题aF1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bF2中矮茎又出现了,说明了什么?c为什么F2中的比例都接近31?(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解释(假说)

3、a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实验遗传图解(补充完整)预期:高茎矮茎11。(4)实验检验(验证推理、得出结论)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真实结果与推理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深挖教材 (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一定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吗?提示F2中31的结果是在统计大量子代后得到的;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某

4、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某些性状遗传为从性遗传,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2)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吗?提示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但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4基因的分离定律(1)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4)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1(必修2 P2图11)自花传粉指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

5、的过程,也叫自交。2(必修2 P3图12)异花传粉指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3(必修2 P5相关信息)在孟德尔提出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4(必修2 P7技能训练)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方法是将获得的紫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花为止。1(必修2 P8基础题T3改编)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

6、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2(必修2 P8拓展题T1改编)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不知其显隐性,它们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育种工作者拟设计育种方案弄清楚它们的显隐性(已知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

7、(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工作,请设计一个最佳的配种方案。(2)预期的杂交结果和结论。(3)如栗色为显性,如何鉴定一匹栗色公马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1)方案一:多对栗色雌、雄马交配,统计子代表现型(无“多对”不可)。方案二:多对白色雌、雄马交配,统计子代表现型(无“多对”不可)。(2)方案一:若子代出现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若子代全为栗色马,则栗色为隐性,白色为显性。方案二:若子代出现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若子代全为白色马,则白色为隐性,栗色为显性。(3)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如果后代出现白色,则栗色公马为

8、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题组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两高茎豌豆相交属于自交。生物体不能表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或D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了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含有D和d的生物细胞是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两个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属于性状分离。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A2项 B3项 C4项 D5项答案B知识拓展 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题组遗传学科学

9、实验方法2(杂交过程)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答案C解析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错误。

10、3(研究方法)(2018吉林汪清六中月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11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答案C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的内容,A错误;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B错误;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

11、比为11,C正确;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这是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过程,D错误。4(模拟实验)(2018湖北武汉十二校联考)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总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B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C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D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答案B解析甲、乙两个袋子分别代表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甲、乙两个袋子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雄配子和雌配子,A正确;在性

12、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袋子中不同种类(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甲袋子内小球总数量和乙袋子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将甲袋子内的小球(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总数(Dd11)的10倍,模拟了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B错误;由于两个袋子内的小球都是Dd11,所以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C正确;为了保证每种小球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D正确。知识拓展 遗传实验常用材料及特点(1)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2)玉米: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

1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相对性状易于区分;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3)果蝇:易于培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且大;产生的后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题组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验证5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B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为1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答案B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6(2018河北衡水中学十模)

14、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须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答案D解析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可产生含A、a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花粉,然后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即可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B错误;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由于单倍体水稻体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能产生可育配子,表现为高度不育,故无米粒,C错误;由于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所以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是Aa11,而雄配子是Aa21,自交后代中三种基因型之比为AAAaaa(1/22/3)(1/22/31/21/3)(1/21/3)231,D正确。技法提升 基因分离定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