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283971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专题十第29课祭十二郎文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祭文是古人为祭奠去世的亲朋好友而写的文章,用来表达对亲友逝世的哀痛惋惜之情,并祈请逝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祭文是由祭奠者自己来撰写的,因此含有更多的真情实意。自唐宋八大家开始,祭文成为一种极富抒情色彩的文体,在对逝者悼念追忆的同时,作者往往不由自主地抒发对生死的感慨,坦陈对命运的思考。祭文大都纡徐委婉,情韵悠长。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堪称祭文中的精品。第29课祭十二郎文走近作者韩愈(见原毁)相关背景这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为悼念他的侄子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的祭文。韩愈三岁丧父,一直依靠兄嫂抚养。不久,兄又死于南方,寡嫂携年幼的韩愈叔侄回到故乡河阳,艰难度日

2、。这时,兄弟辈只剩韩愈一人,子侄辈只有老成一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愈视长嫂如母,和比自己小几岁的侄子情同手足。后来,又一同移居宣州,孤苦伶仃,一家人相依为命。韩愈19岁来到京师谋生,25岁中进士后便在朝廷和地方任职,而老成则一直羁留在南方,他们叔侄每隔数年才得相见一面。韩愈本以为彼此都还年轻,指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便接侄子来同住。没想到老成竟突然病死,他悲痛欲绝,为悼念老成写了这篇情真意深的祭十二郎文。文意感知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

3、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人立业,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远具时羞之奠同“馐”,译为“美味食物”2皆不幸早世同“逝”,译为“逝世”3敛不凭其棺同“殓”,译为“给死人穿衣入棺”二、古今异义1明年丞相薨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吾与汝俱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今义:年少的孩子4而齿牙动摇古义:牙齿松动今义:不稳固,不坚定5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三、一词多义1省2致3诚4知5就6其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东亦客也在东边莫如西归向西恐旦暮死早晚

4、(2)名词作动词吾书与汝曰写信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继承的事业2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而视茫茫视力(2)动词的使动用法将成家而致汝使来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使夭亡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状语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在远方(2)形容词作动词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养育五、文言句式1省略句(1)从嫂归葬(于)河阳。(省略介词)(2)未可以(之)为信也。(省略宾语)2状语后置句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正常语序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3宾语前置句(1)惟兄嫂是依。(“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惟依兄嫂”)(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何尤”应为“尤何”)(3)何为而在吾

5、侧也?(“何为”应为“为何”)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明确: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2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

6、叙述中抒发悲情的?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3本文写得至悲至痛,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愤?明确:(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

7、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

8、。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4文章第五段中“邪”“也”“乎”“矣”用法,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法鉴赏1不拘常格的文章体式本文一改过去祭文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的惯例,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

9、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也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2催人泪下的真挚感情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素材挖掘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

10、有极!应用角度韩愈祭十二郎文,痛惜十二郎病逝,忏悔自己的过失,凄恻动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多数读者不一定有丧亲之痛的感情经历,因为时代的隔膜,今天的读者对韩愈唏嘘再三的家族的凄凉孤单尤其缺乏深切的体会。但是,古往今来的读者没有不被这篇文章感动的,甚而至于黯然泣下者,原因在于那感人肺腑的亲情。材料可用于“亲情”“珍惜”等话题中。( 时间:40分钟分值:58分)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11、克:能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继承的家业C敛不凭其棺凭:凭借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解析:选CC项,凭:临,到。2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B/C/D/解析:选CC项,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建中远具时

12、羞之奠B汝来省吾,止一岁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解析:选BA项,羞馐;C项,世逝;D项,敛殓。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图久远者,莫如西归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B将成家而致汝C恐旦暮死 D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解析:选C例句与C项皆为名词作状语,A、B两项皆为使动用法,D项为名词作动词。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解析:选BB项,应该是“长为少祭”。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3分) 译文:_(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3分)译文:_(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4分)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