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28123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毕业论文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会计学 年级:2012级 题目: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2015年11月10日目 录摘 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绪论4(一)研究背景4(二)研究内容4(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4(四)创新之处5二、文献综述5(一)国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评述5(二)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评述6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理论概述6(一)企业内部控制内涵6(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7(三)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7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8(一)研究假设8(二)变量

2、定义9(三)实证分析101.数据来源112.描述性分析113.回归分析124.实证结果分析及建议13结论14参考文献15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为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其评价方法进行了评述。然后提出假设,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内部因素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事务所的综合质量质量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都是正相关。关键字: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

3、素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Abstract: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enterprise reasonable financial information,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business goal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

4、ocus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factors of influenc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

5、re reviewed. Then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e internal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cholars joined the external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betwee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firm size, profitability and firm control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Key Words: Inte

6、rnal Control;Validity;Influencing Factor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管理合法合规,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以及财务方面的各种信息的真实完整,良好有效的的内部控制活动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进行竞争所必须的,内部控制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之后才慢慢出现的,内部控制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内部牵制体系已初步形成,15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和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地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内部牵制制度已经逐渐发展到一个不一样的阶段。1912年,“内部牵制”的概念被美国知名审计学家蒙可马利在其审

7、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了出来。一般内部牵制大体可以分为这四个方面: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系牵制和簿记牵制,内部牵制制度很好的减少了虚假和错误的发生。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现了内部控制的概论,这是内部控制现代意义上的产生。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且大规模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需要有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西方各国开始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因为80年代虚假财务报告的高频发生,为了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1985年,美国AICPA

8、、AAA、FEI等协会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主要目的是找出出现虚假报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为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经历了三个阶段: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内部控制规范体系。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我国经济加速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我国也明显加快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二)研究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来分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找出影响内部控制活动有效运行的因素,主要以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着手探讨影响内部控制活动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9、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背景、历史演进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以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有关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指标等来寻找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从内部控制的内涵入手了解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根据内部控制的目标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的方法,从内部控制组成的要素来分析影响其控制活动的因素。第四部分: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本章给出了内部控制质量和其影响因素的变量定义和度量方法,提出了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对数据来源作出了说明,利用Eviews分析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10、发现企业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的综合得分越高,企业额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并据此提出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做出了建议。第五部分:结论及展望:总结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说明了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作出了展望。(三)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了提高企业判别和防备风险的水平和领导层者的经营治理程度激励企业可持续发展。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降到最低程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也能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披露的审计报告在在揭露公司内部控制有限性方面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入手

11、,探讨内部控制与审计报告披露的相关性。其次,根据财政部等(2008)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大要素和具体细则并结合上市公司年报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设计内部控制的评价模型,计算内部控制的质量。最后,通过选择恰当的影响因素衡量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一方面从理论分析角度,综合现有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归纳演绎分析内部控制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假设。另一方面,结合实证研究,相通过定义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以及收集上市公司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事务所的综合质量之间的关系,验证文章提出的假设,增强结论

12、的科学性。(四)创新之处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是从企业内部入手的,探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而很少考虑到外部因素,比如负责外部审计的事务所的综合质量,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以市场占有率等因素,本文不仅从内部探讨了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也从外部分析了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考虑到数据搜集的难度,本文只选取了负责外部审计的事务所的综合质量指标作为外部因素,研究发现负责外部审计注册会计师的质量越高,对企业的审计要求越为严格,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就越好。二、文献综述(一)国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评述国外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

13、在实证方面都远远要早于国内的研究。在内部控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面国外学者们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依据研究主题和方向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KS(2008)指出,成本效益原则和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内部控制监管的最大好处是使投资者及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能更有效地进行分区:更加高的盈余质量,以及更高效的决定,以及更少的资金成本。这些东西都能改进内部控制,无效的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监管都会增加企业的相关成本。在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的问题后,大多数企业较快的修复这些漏洞,研究发现,在企业申报无效的内部控制报告后,大约70的在随后的一年里就得到了改善

14、成为了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些公司补救了无效的内部控制,使得盈利质量提高,Sarah(2011)认为资本成本下降,和管理指导变更说明了日常的运作效率提高了。作为管理者通常根据他们的盈利预测,中期的内部管理报告,看这是否是由公司的外部审计师进行实质性审计程序纠正带来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还是主要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企业的两道折、管理层以及监督机构,他们能否正确领导和指挥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也提到了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要衡量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成本和预期得到的效益,以比较合适的成本进行价位有效的内部控制,当然同时内部控制的实施也要从企业整体

15、利益和长远效益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松懈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尽管某些控制可能会影响近期的利益和运营情况,但却能使企业避免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损失或者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这样的情况还是应当建议和维护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更好地维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Choi和 Hagon(2013)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和个别部门层面的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缺陷。采用了独特的报告形式了研究采用参与内部控制的实施(以下简称IC人才)员工数与总数之比作为公司为内部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代理控制,研究发现,IC人才的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呈负相关。我们还发现,在IC人才的比率越高,与内部控制缺陷的补救的可能性相关联。这些 研究结果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在人力资源投资的作用 判断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实力。(二)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评述 由于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要早与国内,所以国内的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是在在借鉴国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具体情况,政策制度、环境背景等对内部控制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各种目标实现的保证程度,内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