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275723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之诺的“飞箭不动”是指箭飞出去的弧是有无限多的点构成的,但是单纯的点不能组成线。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飞出去的箭是不动的,它的路线只是无限多的单纯的点。(这是静止不动的)这说明所有事物是不变不动的,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我们的感观。2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指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认为尺度逻各斯只存在于人那里,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逻各斯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或非存在。即意识决定存在。3柏拉图“灵魂三分说与四德”灵魂三分说指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它的德性是智慧:意志是根据理性的谕令来发动行为的部分,它的德是勇

2、敢:欲望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德性是节制。当灵魂的这三个部分都恪守自己的德性时,整个灵魂也就达到了自然和谐,从而实现了最高的德性正义 。 四德指的是智慧、勇敢、正义、节制。4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说”指的是端视有德之人根据自己的特殊处境加以判断与选择,因为有德之人是不受情欲支配,能服从理性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不逾理性的准则,这种合理的美德或德性就是中庸。5奥古斯丁“原罪与救赎”指的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罪。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了人类永恒的罪性,即“原罪”,自从亚当堕落以后,人性就被注定成为有罪的和邪恶的。一个既然丧失了意志的自由,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

3、得到救赎。6、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指的是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虽然我们可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有样东西确是不可怀疑的:就是不管我在怀疑什么,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因为其实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任然证明了我在怀疑。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来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7培根的“知识即力量”通过自身转化为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这个主张成为这一时代科学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呐喊 8、洛克的“人心如白板”人心如白板指的是人生没有天生的东西,都是后天经验的归纳。主张人心就如同一块没有写字的白板,上面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

4、经验,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终还是导源于经验的 9、康德“人是目的”不把自己的人性当手段不把他人的人性当手段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10、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认为自然立法指的是所有的自然物的概念都是人为定义,概括的。方便人们认识和沟通的,康德认为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时,看起来似乎是我们的观念与对象符合,但之所以能发生这种符合实际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于我们的观念(时空定义)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被改成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 二、简答题1、试简述早期自然哲学的共通处?开始从理性的方式追问世界是怎开始

5、以及产生的,开始思考宇宙万物的形成过程或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提出从自然物质为宇宙之本源。具体实例:1、米利都学派的代表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纳克希美妮对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各有自己的的看法 a 认为水是万物本源,水作为具体的本体,万物是现象,谁是触动一切存在生成变化的唯一存在,万物不是由神造的。 b阿纳克西曼德认为无形、无限是万物本源,无限者万物生成和变化过程分成两种对立物(阴阳)。产生各种物质,他是抽象的。c阿纳克希美妮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气凝聚和消散产生万物。2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本源,他虽既抽象又具体,但从具体的物来解释万物的产生。点线面体水、土、火、气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产生世界不同万物

6、。3赫拉克利得认为火是万物本源,火可以变化为一切东西而一切东西 也可以变成火。4爱丽亚学派认为的代表克赛诺芬妮认为一是万物本源,而巴门尼德、芝诺、麦里梭认为存在是万物本源,他既不产生也不消灭,是一,是不变不动的。2、请说明原子论学派中阿那克萨哥拉、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差异?差异:(1)本原不同,阿纳克萨格拉认为无数多的种子产生万物。留基波认为无限多的原子产生万物。(2)动力不同,阿纳克萨格拉认为,促成万物运动与变化的动力,是心灵和睿智。留基波认为是由因果的必然性,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引起漩涡, 他们二者都认为动力来自于外力,而德漠克利特认为原子本身就具有动力和能动性 (3)万物形成的过程不同,

7、阿纳克萨格拉认为无数并质的种子通过同类相聚异质分离形成种种事物。留基波认为原子所具有的形态,次序,姿势与大小的差异性形成万物。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中无数多的相同原子彼此相距或分离,形成万物。(4)阿那克萨哥拉强调质的不同,留基波强调量的不同3、请比较说明苏格拉底和智者派思想之差异?差异;(1) 就辩论的目的而言,苏格拉底和别人争辩的目的不是为了拍卖知识,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刺激别人不断反思,然后使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为了探求真理而辩论。智者派和别人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拍卖知识而谋生,例如他们学习演讲和辩论的目的是为从事政治活动做准备,他们不追求卓越的真理,只注重现实的技能和效应 (2

8、)就事物的本质而言,苏格拉底坚持从特殊的现象背后去寻求普遍性的东西,从而肩负起拯救知识的历史重任;智者派对事物的本质持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观点去思考一切,他们不但怀疑人类知识的确定性而且怀疑传统文化、宗教、道德、法律的正当性 (3)就论力学而言,苏格拉底主张知德和一,即有知识的人必然有美德,有美的的人也一定有知识;智者派在伦理中抨击传统道德,迫使传统注意者必须重新思考是非的合理4、清简述柏拉图“认识论的四层说”?柏拉图按照认识的清晰程度和真实程度划分出四个从低到高级的知识等级:(1)意见(可见世界的知识),包括想象和信念,是关于可感世界的认识,而其中想象比信念更缺乏确定性,他是影子的影子(2)

9、真理(可知世界的知识),包括理智和理性,是关于可知世界的认识,而可知世界又可以分为两层:数理对象与纯粹理念,前者的知识是理智,后者是理性,属于理性世界。5、请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判断表”并举具体的例子说明?(1)质的判断,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孔子是人)。否定判断(孔子不是唐朝时期的人)(2)量的判断,包括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李明是中国台湾人),单称判断(李明是中国人) (3)关系判断,包括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我和小红是朋友),复合判断(我和小红是朋友,小红和小丽是朋友,我和小丽是通过小红认识的朋友 )(4)模态判断,包括突然的,必然的和可能的的判断,突然的判断(

10、天空是蓝的),必然的判断(太阳从东方升起),可能的判断(明天可能会下雪 )6、请比较说明教父哲学与经验哲学思想差异?(1)教父哲学信仰重于理性(盲目性,排斥哲学),经院哲学以理性支持信仰(不排斥哲学)(2)教父哲学强调超理性,甚至是反理性的神秘信仰作为基本特点,经院哲学不在像教父哲学那样简单的用信仰贬抑理性和否定理性,而是企图用理性来加强信仰。 (3)教父哲学对基督教的基本信条进行了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阐释工作,确立了基督教的正统教义,确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神学体系;经院哲学将基督教的信条建立在逻辑证明的基础上,因而导致了理性神学的产生。(4)教父哲学凸显基督信仰的超越性和至高无上性;经院哲学认为基

11、督徒应该由信仰进展到理性。 (5)教父哲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尝试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经院哲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其实就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 7、经比较说明中古世纪哲学中的“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思想差异?(1)就“共相”而言,唯名论认为,共相后于个别事物,作为抽象概念是从个别事物中归纳推理出来的,没有客观存在。唯实论认为,共相见于个别事物,它客观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比如上帝。(2)就所占的地位而言,唯名论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一直处于受压抑的状态,唯实论在中古世纪经院哲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3)唯名论认为,共相显无形的实质,独立于人的理智而存在于可感事物中,并与可感事物相一致,唯实论认为,

12、共相作为事物的成或本质,不可能脱离可感事物而存在,共相寓于个别于事物之中 (4)唯名论认为,共相作为一个概念,却只能在感性事物之外被理解,唯实论认为共相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是理智的抽象结果 8、请简述培根的“四假象说”?培根的“四假学说”: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他认为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先入为主的理想偏见所遮蔽,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1. 族类的假象:指总是从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扭曲。如美国种族歧视2. 洞穴的假象:指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导致了认识的偏

13、差3. 市场的假象:指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人们互相之间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的障碍。4. 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哲学体系的盲目信仰,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9、请简述康德的“十二范畴表”并举具体的例子说明?(1)量的范畴:A单一性(单称判断)-李明是中国人B多数性(特称判断)C全体性(全称判断)李明是中国台湾人(2)质的范畴:A实在性(肯定判断)他是人B否定性(否定判断)他是人不是猪C限制性(无限的判断)(不定)我是学生(3)关系范畴:A定言判断我是你们的老师B假言判断我不是你们的妈妈C选言判断今天要么晴天要么阴天(4)模态范畴:A突然的判断地球围绕太

14、阳转B必然的判断太阳从东方升起C可能判断土星上可能有外星人10、请简述康德所谓的“自由的任意”与“自由意志”的差别?差别:(1)就理性的运用而言,“自由的任意”已经有理性的考虑,并能够克服感性的一时诱惑而坚持长远目标,直到实现,但这目标也可能是感性的。“自由意志 ”不在不再将理性当作服务于感性需要的手段,而且仅凭理性来规定自己的行为,命令自己应当做什么,哪怕没有任何感性的效果与之相应,也不动摇。(2)就获得的自由而言,“自由的任意”获得的自由,只是片段的,虽然可以摆脱一时感性的束缚,但最终仍然受缚于欲求;自由意志获得的自由是彻底的、逻辑上一贯的,他完全摆脱了感性束缚,实际上就是纯粹实践本身 三

15、、思考题1、请思考爱与恨、心灵和睿智、因果必然性的差别?答:差异:(1)爱与恨,它造成四种元素的聚散和万物的生灭;爱的力量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得力量则使四根分解而毁灭万物。(2)心灵和睿智,它是宇宙秩序的第一推动力。它纯然无杂、精神独立与物分离,不具任何物。(3)因果必然性在虚空中,原子由互相碰撞引起一漩涡,而此一漩涡运动是世界生成的(4)爱与恨是水、火、土、气的产生万物的动力,心灵和睿智是无限多的种子产生万物的动力,因果必然性是无数多的原子产生万物的动力。(5)爱与恨属于感性,心灵和睿智属于理性,同时心灵和睿智的范围比爱与恨的范围更广。(6)心灵和睿智强调的是质的不同,因果必然性强调的是量的不同。就其范畴而言,因果必然性的范畴比爱与恨、心灵和睿智的范畴更广。2、在西方哲学史中你比较认可谁的幸福观?为什么?他主张兴德以求福,以实践道德来追求幸观,因为做道德行为本身就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综合理性的活动,是一种德行的活动,主张有道德才能有幸福,认为唯有他所有的能力和才干,才能获得幸福。例如:当你为某事尽心尽力之后即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幸福的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