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273485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知识纵横贯通一 比较认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2不同点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点训练1.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2、这表明宣慰司属于()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答案A解析根据“掌军民之务”“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可知宣慰司是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故A项正确。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B项错误;宣慰司是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元代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为地方最高官府,故D项错误。二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

3、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点训练2.宋史食货志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府、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被破坏

4、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答案C解析材料“市中”指的是市镇,“初数户,后繁之”表明商业市镇逐渐兴起,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市镇的发展,无法体现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A项;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地域性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三 中国古代四个科技发展的高潮从公元前16世纪至17世纪明清之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四个文化发展的高潮。1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特殊地位。具体表现在:疆域辽阔;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商朝文字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且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天文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2

5、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张骞通西域后,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如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传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影响巨大,如日本、朝鲜等国;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如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问称为“汉学”。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时代完成的;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如日本的和服又称“唐服”,有些国家和地区

6、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有些街道叫“唐人街”,日本称中国为“唐土”,还有“唐学”“唐言”“唐山”等。4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点训练3.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作院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的都作院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突火筒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答案A解析火药在南宋以前已经发明,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

7、事,故C项错误;火药武器并未确保南宋的安全,南宋最终被元所灭,故D项错误;材料用数据说明了南宋可以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故A项正确。四 宋朝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科技:宋朝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朝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3文学: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

8、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4书画艺术(1)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2)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如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对点训练4.(2018浙江宁波模拟)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9、)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答案D解析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的个性,反映在文学领域则表现为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较少,故答案为D项。A项主要体现在对外政策方面,并不是其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宋代商品经济更发达,故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五 中西贯通宋元时期和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对点训练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

10、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D“市”突破了原先时空上的严格限制答案D解析宋代的“商业革命”主要是指商业贸易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首次出现了商业大都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后的表现,排除;C项不属于商业革命,排除;宋代较前代的商业发展突出表现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选D项。核心素养培优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1内涵阐释: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11、。2课程标准能力达标层次(1)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5)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明确家国情怀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

12、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另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A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佛、道文化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唯有爱与宽容,才能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三者在思想教化上具有同一性特征,故C项正确,排除A项。儒释道文化三者互补,但各自独立,故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故排除。答案C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