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250149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Ag 108第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

2、燃料。下列有关“液态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态阳光”行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B“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 CCO2和H2O转化为“液态阳光”过程中同时释放能量D煤气化得到的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途径D.增大压强能提高活

3、化分子的浓度4已知:C(s)O2(g)=CO2(g)H1CO2(g)C(s)=2CO(g)H22CO(g)O2(g)=2CO2(g)H34Fe(s)3O2(g)=2Fe2O3(s)H43CO(g)Fe2O3(s)=3CO2(g)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 BH20,H40 CH1H2H3 DH3H4H5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3.7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C(

4、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则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反应2CO(g)2NO(g)=N2(g)2CO2(g)在298 K 时能自发进行,则它的H0,S06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B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

5、平衡常数均增大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8.在密闭容器中,m A(g)+n B(g) p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 c(A)为 0.5molL1,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 c(A)为 0.3molL1,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C. m + n AC.图3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0t1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6、图4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O(g) = H2(g)O2(g)的H+ 241.8 kJmol113. 实验:0.005 mol L-1 FeCl3溶液和0.015 molL-1 KSCN溶液各1 mL混合得到红色溶液a,平均分成两份置于b、c两支试管中;向b中滴加3滴饱和 FeCl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再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1 mol L-1 NaOH 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向c中逐渐滴加1 mol L-1 KSCN溶液2 mL,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增大Fe3+浓度使平衡Fe3+3SCNFe(SCN)3正向移动B. 实验中发生反应

7、:Fe3+3OHFe(OH)3C. 实验和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相同D. 实验、均可说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4.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 s02468n(SO3) / mol00. 81. 41.81.8A. 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O2) 0. 4 molL1s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

8、化率大于10%D. 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增大1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H4(g)+ H2O(g)CO(g) + 3H2(g)(不发生其他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容器起始物质的量/molCH4的平衡转化率CH4H2OCOH20.10.10050%0.10.10.10.3/00.10.20.6/600800100012001400020406080100温度/ KCH4的平衡转化率/%P1P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

9、的H0,图中压强P1P2B起始时,容器中v(CH4)正v(CH4)逆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满足:n(CO) 2n(CO)D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之比PP= 45非选择题16.(10分)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填“t1”“t2”或“t3”)时刻处于平衡状态,0t2min时间段内v(N)=。(3)已知M、N均为气体,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填“能”或“不能”)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4)已知M、N均为气体,则下列措

10、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N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17.(16分)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甲所示装置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3) 已知:Fe3+催化H2O2分解的机理可分两步反应进行,第一步反应为2Fe3+H2O22Fe2+O

11、2+2H+完成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 H2O2 +(4) 已知 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H2O、Fe3+和 Cl-三种微粒,甲同学又做了两种猜想。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完成表格验证猜想:所需试剂操作及现象结论Cl-对H2O2分解无催化作用18.(12分)氢氧化镁用于制药工业,还是重要的绿色阻燃剂。I、治疗胃酸过多药物Stmoache的有效成分为Mg(OH)2。该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Mg (s)+2H2O(g)=Mg(OH)2(s)H2(g)H1=441kJmol1H2O(g)=H2(g)O2(g)H2=+242kJmol1Mg(s)O2(g)=MgO(s) H3=602kJmol1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镁可以作为阻燃剂的原因、。、某工厂用六水合氯化镁和粗石灰制取的氢氧化镁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精制,获得阻燃剂氢氧化镁。EDTA浸泡,分离 保险粉(即Na2S2O4)Mg(OH)2Fe(OH)3Mg(OH)2Fe(OH)2阻燃剂:Mg(OH)2溶液步骤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步骤中的反应如下:6Fe(OH)3 S2O422OH 6Fe(OH)2 2SO424H2O。每消耗0.1mol保险粉(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