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64520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作为“指挥棒”,在推动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因此,各位教师应了解高考的特点与变化,并依据高考的变化,调整复习思路。一、新课标统领下高考的走向与特点 从2009年高考大纲来看,相对于2008年并没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题型示例方面仍吸收了大量的大纲版高考的典型题例,例如1995年的“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不同命运”题、2003年的“哥伦布和全球化”题,2005年的“济南针铺”题等。这一信息提示我们,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与大纲版的高考命题有着极强的传承性,新高考并不排斥历年高考成果的继承,我们绝不能割裂新高考与大纲版高考的关系,不能忽视历年

2、经典高考试题的研究。纵观从2007年第一轮试点省份的高考试题,新课程下的高考与传统的大纲版高考逐渐“合流”,在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有发生一些持续性的变化,这就是历史高考的走向。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试题设计结构平稳,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但各题型的界线在淡化,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具体表现在问答题与材料题的界限消失,选择题则以材料选择题为主。这一变化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史料成为历史学习、历史命题的载体,为新课程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2、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导,贴近教学实际,如“分封制”这一考点就分别在2009年全国文综卷一、二、北京文综卷、广东单科卷、江苏单科卷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

3、考查;“唐朝经济”在2009年、2010年全国卷2均以选择题的形式持续考查;而“工业革命”则在2010年全国卷1(选择题)、全国卷2(问答)、北京卷(问答)均有涉及;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主干知识更突出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注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坚持能力立意的主导方向,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1)强调对历史课程的考查而不是对教材的考查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认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历史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知识来源,但绝不是唯一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此外,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

4、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同时,现在课程改革试验区存在“一标多本”的现象,各版本教材虽然都依据课程标准,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有很大差异。这种课程观和“一标多本”现象反应到高考命题上,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历史知识的识记。例如2010年全国卷2第16题: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

5、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这个题目中所有的表述都没有在教材中直接出现,实际考的是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2)主题研究入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对课程理念的落实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新课程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反映在命题方式上做出的重要探索就是主题研究入题,即围绕研究主题组织材料,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如2010年全国卷2第37题,以城市化为主题,分别选取了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等关于城市的新材料,通过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考查了城市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影响,该题从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切入,题目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理解问

6、题能力的考查。 (3)突出时代气息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但是历史的热点并不是低层次的回应,而是把热点反映出来的思想融入到试题中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发挥历史试题的再教育功能。例如2009北京文综高考(36分)研究历史上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

7、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摘自林则徐集奏稿(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学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

8、元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将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挂钩,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1933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10分)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万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

9、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8分)参考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为遏止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

10、政策,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4)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4)体现对新的史学观点的渗透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应“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课程的改革应直接反映了当前历史学研究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学科的进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宗绪等专家对教材的滞后性提出质疑,并以高考试题引领历史教学,将“生产力标准

11、”等观点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近几年,许多中青年史学家站到了历史研究的前沿,以文明史、现代化、全球化等视角研究历史,这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反映,必然也会反映历史高考命题中。例如2008全国卷2第37题: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

12、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

13、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二、 冲刺策略指引1.求“准”针对高考研学情(1)重视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强化增加的内容,大胆丢掉删减的内容。(2)关注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3)“小字不可小视” 适度关注未列入考试大纲内容和教材中的楷体字(俗称

14、“小字”)部分、注释、插图、引文等。(4)注意命题的切入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反映现实问题和热点意识;利于考查探究能力;体现学术发展方向;符合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关注人文精神和素质的考查。2.求“实”夯实基础抓主干目标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全面: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系统:纲举目张,将目录烂熟胸中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点间的“互动”。 准确:忌张冠李戴、模棱两可。牢固:死记硬背要不得,但“背”硬“记”死少不得。方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搞清每一个历史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外延,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填漏补缺,大胆取

15、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大胆删除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3.求“活”重组知识构专题(1)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不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大胆舍弃。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全面占有。如主干知识,尤其是能贯通古今中外的内容,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明传承等;易于和政治、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内容,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开放、区域集团化等;社会热点问题,即历史与现实联系结合的问题,具有史实性能与人文意识的问题。如聚焦民生、儒家思想、民族精神等。(2)专题宜粗不宜细。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3)专题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淡化宏观的理论色彩,重视史实的梳理、归纳、提高。以具体知识的认识为主,多注意“宽度”,少强调“深度”,“多挖沟”“少挖井”。 “以大划小”就能“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4.求“联”学以致用勤迁移(1)史学理论和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有关的史学理论知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