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513820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语文 2020.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中国一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礼治秩序”,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最简约的提炼。乡土中国所谓的“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农民在这里

2、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不离乡土,安身立命,人与人之间,非亲非故,彼此都是熟悉的乡亲,费孝通称此为“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依靠代代相沿的习俗进行社会管理,这管理并非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分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格局”,如父尊子卑、男尊女卑等,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与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是“礼治秩序”。礼治社会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即为礼制。概而言之,由习俗提升为礼制,礼制的实施即为礼治。礼俗与礼治是从上层或下层不同方位的表述,这也就是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所说的“礼俗,以驭其民”。虽然在实施礼治的实践中常有援法入儒、寓法

3、于礼的情况,但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并以礼仪之邦的标榜,来表现中华民族有别于外邦异域的社会理想,此种文化形态也可称为礼俗文化。新一代学者曾对“礼治秩序”提出质疑,其中就有人抓住“礼治秩序”中“无讼”的问题进行质疑。他们以明清以来频繁的诉讼为例,说明乡土中国已经孕育现代性的法理要求,因而认为“礼治秩序”只不过是“人为构造的虚幻实在”或“自我想象”。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为静态研究,截取社会中的某一典型,以一斑窥视全豹;一为动态研究,从发展变化中来考察某一现象。其实,费孝通截取的社会典型,并非没有变化,封建社会经过漫长而缓慢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孕育了异己的因素。只

4、是,随着清王朝的建立,乡土社会依然如故,因为中国缺少近代化成长的土壤。费孝通提出的“礼治秩序”这一观点,正面临着中国新国情的挑战。当代中国正在经受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双重转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历史巨变。在这样的社会巨变中,“礼治秩序”受到了冲击。例如,在礼俗社会中,经营交易的双方主要是靠信用取得彼此的信任,而不是靠契约,这虽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主要靠自律约束,契约却是法制性的,没有法制约束,那就失去监督的机制,而没有监督的信用并不可靠。在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进行小额交易尚能维持,但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跨地区、跨国贸易,在陌生人的世界

5、中交易,根本无以为继。所以,中国要从前现代的小农社会向现代化过渡,必须充分认识“礼治秩序”所造成的习惯势力和可能发生的障碍,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应变的对策。但是,沿袭几千年的“礼治秩序”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本该成为过去式,但是社会中人与人的许多关系依然是“差序格局”的遗留。在从小农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屡屡出现的宗族势力干扰和家庭管理的弊病,以及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心态,无一不与乡土社会有关。所以,乡土中国虽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只要中国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它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摘编自刘宝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

6、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农村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与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礼治秩序”。B前现代中国属于礼治社会,不需要法律制度,所以社会中并没有出现法治现象。C用礼俗进行社会管理,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社会理想,已成为一种礼俗文化。D信用虽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没有监督的信用并不可靠,乡土社会里亦如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礼治秩序”的概念入手,有破有立,用发展的观点论证了中心论点。B第三段对比两种社会学研究方法,证明了乡土中国研究方法的不科学。C第四段运用比喻论证,详细论证了“礼治秩序”在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不足。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多角度、

7、多层次地论证了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清时期已经有了法理因素的萌芽,却因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尚未成长就已夭折。B乡土中国的研究方法属于动态研究,它需要在社会的漫长发展中考察社会现象。C某企业董事长视察分公司时,要求分公司所有管理者随从,这是“差序格局”的遗留。D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是“礼治秩序”的典型代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一地秋收刘群华每年这个季节,土地流金的颜色就悄悄爬上远近的禾和苞谷。而我,也急切地从城里溜出,走进父亲充满希望和喜悦的田里。屋前屋后的田垄,秋色涂满层

8、层叠叠的一行一格。而每一行每一格,又都充满丰收的幸福。秋收前的夜晚,风顶着一轮明月,听稻谷唠唠叨叨地述说。一江秋水,糅合着青黛与月辉,逶迤于高山脚下。回乡的第二天早晨,天只微微亮,浓雾还漫卷在田垄里与土地呢喃,父亲就站在土坪里,朝贪睡的我喊:“收禾!”睡眼惺忪走出门,秋天的凉快径直撞来,浇得我身上叭叭打颤。抬头,月西沉,从一丛黄叶的缝隙里漏了下去,很快不见踪影。我们这地方山多,高峰对峙,沟深壑险,对于外面省力省时的收割机,只有羨慕的份。我和父亲用肩膀抬着一台打谷机,沿田垄深入。都说起早的鸟儿有食呷,可因为我们起得太早,鸟儿还眷恋在暖和的窝里。待我们的脚步声沙沙逼近,它们才倏地惊醒,一翻身,极不

9、情愿地匆匆飞走。我们把打谷机放进田里。我摸了把镰刀,俯身放倒一片稻禾。太阳逐渐醒来,从雾气里露出圆脸,钻上东山斑斓的山坳。不远处听见人响,是沙沙收禾的响声,他们踩动打谷机的欢快,把我感染得心头兴奋起来。一个男音骤然吆喝了一声山歌,高亢又火辣。父亲直了腰细听。我也挺起身来,阳光之下,田垄里金黄重叠着金黄,一层一层顺着梯田的走势起伏,爬上高高的山腰。我深深地吸了口潮湿的空气,满腔的清新。山脚前我家那栋黑瓦苍檐的房子,炊烟升腾,我希望母亲能把柴火灶上黑漆漆的腊肉煮了。在城里,老家的地道腊肉不知馋了我多少回。想着腊肉,我的劲莫名大了,一只脚踩着打谷机的木踏板,带动脱粒的滚筒转得飞快,双手握紧稻穗翻动抽

10、打。今年的禾,父亲种得好,施肥也精,所以谷子筋骨好,沉甸甸的。不一会,我便踩了一尾柜。然后父亲稍微择除了禾叶,捞谷进了竹箩。一担竹箩,足足一百五十斤重!我用肩膀掂了掂。秋收越来越热烈,一挑挑谷子被我们肩挑车拉,晒干入仓。村子里的稻田剥脱了稻谷的金黄,仅剩下高高低低黝黑的稻禾茬子。收完谷子和苞谷,时间也到了一年农历的九、十月份。村里会在这个时候准备庆祝秋收的节日。这时,村里就异常热闹,选择一处大田垄或者一块大土坪,家家都拿来了新谷米,还有新苞谷发酵酿的酒,然后把木桌子排好,全村老小一桌一桌地坐满。父亲此刻必定喝点小酒,尽管他平时滴酒不沾。母亲也会喝一点,红着脸庞吃菜。有人借着酒气,在稻田里跳最古

11、老的舞蹈。这种舞蹈的步法和舞姿单一、夸张,却透出一股山间的热情和朴拙。父亲讲,新化过去都是打着锣去开荒挖土的,人们在地头一字排开,敲一锣挥一锄,整齐划一,泥土翻边。这种多人统一的劳作,我没见过,但从人们的舞蹈里,我大约能领略其风采。节目的高潮在捉稻田鱼。一丘田里的鱼养了差不多一年,尾尾膘肥体壮。起先人们忙着追鱼捉鱼抢鱼。等鱼捉得差不多了,就有人突然闹起来,把身边的人推进水田里,用泥涂满他们的身子。谁身上涂的泥巴多,其实是对他今年辛劳的褒奖,也预示他来年的收成好。一转眼,凡村里种田的好把式,都被人涂得只剩两只眼睛骨碌碌转动。月亮已近梢头。稻田里的人跳了舞,唱了山歌,捉鱼打闹,不知不觉,人也便倦了

12、,三三两两说着高兴的话,相携回家。稻田,好像又回归了宁静。而身后,稻田中的篝火还在燃烧,火红火红的,像门板上一串串线穿的红辣椒。(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7日)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早的鸟儿有食呷”,劳作的人们比鸟儿还早,文章通过鸟与人的对比,赞颂了家乡人民的勤劳。B田间统一劳作的动作与场面,慢慢演变为人类早期的舞蹈,文章通过节日的舞蹈场面,表现了家乡人对艺术的热情。C这里没有现代化的收割机,却有脚踏的打谷机,还有高亢的山歌和古老的舞蹈,小说处处洋溢着一种原生态的美。D将捉稻田鱼设定为节目的高潮,表达人们对秋收的喜悦;在种田好把式身上涂泥巴

13、,看似是戏弄,实则是对劳动的颂扬。5作者笔下秋季的家乡具有什么特点?请分条概括。(5分)6文章最后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7请以第二、三自然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两个主要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

14、,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有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宪宗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

15、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愈上谏迎佛骨欲止之,曰:“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上大怒,欲杀之。裴度、崔群等谓其“内怀至忠”,贬为潮州刺史。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注量移,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比部,古代官署名。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洎举进士 等到B累被摈黜 多次C荣悴不易 容易D瞪然不顾 理睬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由是知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