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37341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肇庆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201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4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复辟/裨益 教唆/疏浚 殷实/殷红B渣滓/浸渍 寒暄/渲染 奔波/投奔C隽永/眷恋 提防/堤堰 牢笼/笼统D贞烈/箴言 旋风/漩涡 妥帖/字帖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梁实秋散文的成就,当然得益于他对人性百态的洞察,因此能够在作品中层层剥视,侃侃而谈。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中西文化领域的精湛造诣。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优于西方,西方文化

2、也有些地方优于东方,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而主张虚心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解一起。A洞察 B. 侃侃而谈 C. 造诣 D. 妄自菲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内地的婴儿奶粉曾出现三聚氰胺等质量问题,相对而言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奶粉质量让人放心,因此洋奶粉虽价格昂贵,却是年轻父母们首先的品牌.B.今年初,为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的管理,环保部官方网站公布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中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C.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受到了公众的调侃;疾控专家指出,监测苍蝇密度科学的方法有目测法、粘蝇

3、纸法、人工小时捕打法等严格的监测规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数苍蝇”。D.自1月中旬以来,英国、爱尔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已检测出掺有马肉的牛肉食品;到目前为止,“马肉变形记”的详细过程,没有一个国家给出权威的调查结果。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遗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

4、力量。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何曰愈,字云亹,广东香山人。曰愈少随父宦,读书励志,有幹材。道光初,授四川会理州吏目。土司某桀骜,所部夷人杀汉民,知州檄曰愈往验,以贿乞免,却之。乃率众来劫,不为动,卒成验而还。狱上,大吏廉得直,曰愈由是知名。捐升知县,以习边事,办西藏粮台,三载,还补岳池县。不畏强御,豪右敛戢。练乡团,缮城郭,庀器械。逾数年,滇匪犯岳池,后令赖所遗械以拒贼,时比张孟谈之治晋阳云。调署平山,以母忧去。咸丰六年,服阕,宁远

5、府野夷出巢焚掠,大吏檄曰愈参建昌镇军事。川西倮夷凡数十支,自雷波、瓘边,滇南二十四塞,频年肆扰。值西昌县告变,曰愈驰至,众大譁,曰:“夷伤吾人。”曰愈曰:“若等平日欺夷如鹿豕,使无所控告,故酿祸。今且少息,吾为若治之。”乃集兵练出不意捣夷巢,夷皆匍匐听约束。汉民屋毁粟罄,夷请以山木供屋材,并贷穀为食。曰愈谕民曰:“此见夷人具有天良,若等毋再生衅。”汉、夷遂相安。曰愈既益悉夷、番之情伪,山川之险隘,拟绥边十二策,格不得上。未几,滇匪韩登鸾纠众入会理州境,声言与回民寻仇。回民疑汉民召匪,因焚民居。曰愈率一旅往,闻流言奸细伏城内,乃下令毋闭城。三日后,按户搜查,容奸细者从军法。越三日,城内外贼党悉遁

6、。曰愈曰:“吾不闭门、不遽搜者,正开其逃路耳。”众皆服。遣人持榜文谕登鸾,遵示释怨退去。复持谕回民,回民曰:“昔日被水灾,田庐尽没。何公一骑渡水赈我,又为我濬河,至今无水患。戴德未忘,今敢不遵谕!违者诛之。”自是回民亦不扰州境。事定,镇府上其功,会有攘之者,遂不叙。比粤匪犯蜀,曰愈数陈机宜,当事不能用。退居灌县,后归,卒於家。(选自清史稿何曰愈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吏廉得直,曰愈由是知名 廉:廉洁B咸丰六年,服阕 阕:终了C. 拟绥边十二策,格不得上。 拟:草拟D比粤匪犯蜀 比:等到6.下列各级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乃

7、率众来劫,不为动 吾为若治之B. 咸丰六年,服阕 调署平山,以母忧去。C时比张孟谈之治晋阳云 山川之险隘D. 乃集兵练出不意捣夷巢 乃下令毋闭城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何曰愈善于调和民族矛盾的一级是 (3分)乃率众来劫,不为动 若等平日欺夷如鹿豕,使无所控告,故酿祸乃集兵练出不意捣夷巢 此见夷人具有天良,若等毋再生衅遣人持榜文谕登鸾,遵示释怨退去 比粤匪犯蜀,曰愈数陈机宜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何曰愈升任知县兵器,熟悉边防事务,办理西藏粮台。三年后,他又到岳池县任职,他不惧强横势力,当地豪强大族为此而收敛。B. 咸丰六年,何曰愈

8、在建昌镇参与军事管理,面对倮夷人的袭扰,他集合士兵直取夷人的驻地,夷人都听众了他的命令。C. 滇匪韩登鸾率众进入会理州境内,扬言要为回民报仇,回民烧毁了当地汉民的房子。等到何曰愈率人到达之后,才平息此事。D. 回民曾遭受水灾,田地和房子都被洪水淹没了,何曰愈前去赈灾,又为他们疏通了河道,杜绝了水灾的再次发生。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1)知州檄曰愈往验,以贿乞免,却之。(3分)(2)汉民屋毁粟罄,夷请以山木供屋材,并贷穀为食。(3分)(3)戴德未忘,今敢不遵谕!违者诛之。(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酒泉子冯延巳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9、。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1)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伤感情怀的词,词的上阕起笔两句写景有何作用?(3分)(2) 在整首词中,送别之人的感情是逐步深化的,请分析说明送别之人的感情具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苏轼赤壁赋)(3)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4)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三、本大题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

10、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中性美”透析李正学在世界范围内,中性审美实践活动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服装界、演艺界的一些艺术家主导,使“中性”的概念从艺术审美迅速转入到生活完美,在服饰穿着、举止谈吐、行为方式、个性风格及人生境界等许多方面,都对当代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中性美的概念以“性”为基点,以“中”为目的。“性”的原义是性别指向和取向,延展义为存在的性质和内涵,“中”指对立的两个极端、两个部分或两个因素的中间,是一种形式与状态。因此,所谓中性美就是不以单一性存在的、具有适中品质和状态的一种美,是美的多元化、多义性的体现。开放不羁是中性美的呈现样式。美,不必非得符合年龄

11、、身份、性别、角色,也不讲条条框框。把女性的身体曲线遮蔽在男性谨严凝重的服饰下,并不意味着女性美的迷失,而着女装、染黄发和忸怩作态,也并不暗示着男性美的堕落。美不是外在的具象形式,罗丹说得好:“美就是性格和表现。”在个性化的时代必须突出强烈的自我色彩,而不必拘泥于形式和传统。至于阴柔或者阳刚,那是远在修改之后才需要考虑的因素。作为一种审美元素,优雅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进步有关,时尚与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关。现阶段,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的普及推动大众文化群体形成,影响到社会审美观,就使优雅时尚不仅成为一种能够“见到的美”,而且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实在的美”(狄德罗语)。一方面,优雅时尚的中性

12、之美,以其合式的动作超越了人们关于静态的“相貌的美”的认识;另一方面,中性之美以优雅时尚为风标,也淡化了抽象的“色泽的美”(培根语)的概念,遂使性别特色得以遮盖,“性征得以存立”。中性美的本真追求是简约自然。“中性”的目的原本就是摆脱“别性”的烦文缛礼,抑或繁文缛丽,创造一个简澹洒脱、舒松流畅的自我。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简约是艺术性的第一个条件。”简约,是使“中性”成为美的因素之一,而自然是生命的本质,是青春的本色,所以“自然总是美的”(罗丹语)。在任何条件下,合乎自然的形式必然是对一切习俗规定的冲破,适合自然的内容也必然是对任情率性所做的淋漓尽致的发挥。中性美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13、,在人的心理方面,正像瑞士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的,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异性的特征,生物学意义上,男性和女性都分泌雄性和雌性的荷尔蒙,而在态势和情感心理学意义上,男女双方皆具有对方的种种特征。因此,“假如要使人格得到完美的调节,达到和谐与平衡,那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的女性一面和女性人格的男性一面在意识和行为之中显现自身。”可见,中性美不过是一个具体的人表现出了自身潜存的某些异性特征而已。其次,是社会原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技术参与和智力支持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与E时代,女性在生活工作和身体精神上,都真正实现了与男性基于性别之上的平等。而男性则发现,两千年传统下来的优势已基本消失,迫使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我的性别存在。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中性美能够被社会容纳和接受的大前提。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新世纪以来中性美的流行,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广泛存在,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密切相关。传统结构的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