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37231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听力练习题(一)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写反义词:平整( ) 紧密( )2.这段话介绍了胡夫金字塔 和 的特点。3.面对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的金字塔,你一定浮想联翩,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二)周围静得(奇怪 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 明显)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 竟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

2、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1将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画去。2破折号一般有两种用法:表示转折;解释说明。文中的“ ”属第 种用法。3文中“郁郁葱葱的竹林”和“高大的人工刺槐林”与灰椋鸟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比,你有什么感想呢?把它写下来 (三)从月球到地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 )失重(zhng chng )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h h ),然后像挤牙膏似(sh s )

3、的把食物挤进嘴里。( )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 )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1 给文中加点的字画去不正确的读音。2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 找出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用上这些词写一段话。 4这段话的段意是: 。(四)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爸,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

4、有的协作精神。1.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典范( ) 倾泻( ) 和谐( )2.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乐曲 ( )的力量( )的目标 ( )的精神3.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4.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五)科学家发现( )海洋是个聚宝盆( )它蕴藏(cang zang )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煤( )铁( )铜( )锡( )锰( )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zng cng ),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 屹立 耸立)在海涛之中,

5、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新近的海洋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1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标点。2画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海洋是个聚宝盆? 4读读画“”的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5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 6人类开发、利用海洋,除了这段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六)少倾,另一位像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1写出“少倾”的三个近义词。( ) ( ) ( )2旅行者从雪松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3读

6、读文中画“”的部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4“ ”叫 号,在文中的作用是 。(七)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 集中)着十几只狮子,一只母狮在打哈欠伸懒腰,它满不在乎地(瞥 看)了我们一眼,便合上眼皮躺下了。在一只鬃毛长得最(漂亮 美丽)的雄狮旁,好几只幼狮兴高采烈地打滚、玩闹。1文中括号里的词,用哪一个更传神,打上“ ”。2文中的母狮、幼狮都可爱极了。你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它们的特点吗?母狮 幼狮 (八)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

7、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1 文中的“飞来横祸”指什么?用“”画出。2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表现在 (九)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2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的人生价值的一句话是 ,正因为如此,他才忍辱负重,完成了长篇巨著

8、史记。3你觉得哪个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为什么?(十)蔚蓝色的海洋,波(涛 滔)汹涌。自从人类社会(诞 延)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 蜜)切。海洋给人类提供(gng gng)了航行的便 (bin pin)利;它慷慨地给(gi j)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 晴)地掀翻船只,冲(跨 垮)海堤 (d t),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和读音。2. 用“ ”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说说这段话围绕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3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 。人们畏惧海洋,是因为 。 (十一)从月球到地球需要飞行75小

9、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 )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 )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 )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1在文中的括号了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3读画线的句子,并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十二)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

10、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1月光下夹竹桃的 引起了我的许多幻想,先后幻想了 和 。2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有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3 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 ,“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 ,而“游鱼”其实就是 。(十三)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段话写了少年向吴王讲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讲述时,少年抓住了 , , 的动作,蝉是 , ,螳螂是 , ,黄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