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35184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充高中2011级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满分:150 分 时间:150分钟)命题:邓燕林 审题:胡雪原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3)第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第卷(共45分)一、 (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扁舟(pin)慰藉(j)枕藉(j)杯盘狼藉(j) B愀然(qio)江渚(zh)窈窕(yo) 山川相繆(lio)C管弦(xin)船舷(xn)煤屑(xi)冯虚御风(png) D形骸(hi)虚诞(dn)舳舻(zh)裾长曳地(j)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

2、确的一项是( )A嬉游洗濯蜉蝣动物桂棹兮兰桨 B遨游凄惋流殇曲水举匏樽以相属C菁华靓妆妖童媛女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D禅杖嗟悼金蝉脱壳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消息称,“达菲”是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已购买储备了大量“达菲”,以备不时之需。B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C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具有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D真是怪事,电影已开演一刻钟了,人们还是不绝如缕地往电影院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A由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提供的全国调研报告显示,与学校相关的凶杀案和非致命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呈下降趋势。B阅读文章,常常是把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的情感。C今年的烟花大会首次尝试了“民间烟花大会”的举办模式,邀请市民参与燃放烟花,这不仅是西博会亲民办会、办会乐民的一项重大创新,更是烟花大会的一次全新突破。D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丝竹管弦,是中国传统的乐器,所以有时人们也就用“丝竹管

4、弦”代指音乐。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终岁不闻丝竹声”等。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族战士,毛泽东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有毁灭背影欧游杂记等。其背影发表时震动了当时诗坛。C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多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作目的等。也有列在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D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赋。6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所以游目骋怀 一觞一咏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击空明兮溯流光 不知东方之既白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火尚足以明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顺流而东也A/ B/C/ D/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渺沧海之一粟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D而卒莫消长也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8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渺渺兮予怀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A

6、/ B/C/ D/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望美人兮天一方 凌万顷之茫然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游目骋怀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西汉末年,士人已不再是无根的游士,士与宗族的结合,产生了著名的“士族”,刘秀就靠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了东汉政权。但东汉中叶以后,政权与士大夫阶层日益失去协调。王莽篡位时裂冠毁冕,曾被迫遁迹山林的士大夫们,又一次面对“主荒政谬”的时代。夹缝中他们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归隐田园。隐为其表,逸为其实。士大夫阶层的

7、思想意趣成就了一代艺术新风,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虚无主义的玄学引导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追崇,山水成为对抗门阀的依托和象征。“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将宅居置于郊野庄园之中是士大夫们相当普遍的选择,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史籍上有所谓“竹林七贤”,“竹林”就是嵇康在山阳城郊的一处别墅。士大夫一改汉儒穷经入仕为个体情绪表达的同时,并未走向对理想的否定,在自然中人们仍然探求着游于天地而亲化万物的生存意义。陶渊明蔑视功名,宁愿回归田园,“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布置了“日涉以成趣”的素朴小园,门前以垂柳为荫,“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另一种情形可以

8、列举隐居时的谢安。谢安“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可见,园林中的士大夫,或简朴或奢侈,他们具体的生活方式都直指人生追求。借山水以怡情一时成为风尚。临水行祭以祓除不祥,谓之“修禊”,始于三国。但是,像著名的兰亭聚会,名为“修禊”,其实已经升腾为雅致的文化行为。茂林修竹,曲水流觞,“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种淡泊情怀取之于自然,又以自然来寄托人生追求的行为,是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到“足以极视听之娱”,再及“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一个过程,是魏晋六朝隐逸之士的心路历程。唐代情形发生了变化,

9、那是隐士最受宠,最春风得意的时代。由于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高尚品德的体现,唐代兴起了一股走“终南捷径”而为官的风气。“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要做隐士,已不必远遁山野林泉,魏晋时代的表隐实逸蜕变为以隐求仕。有“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孟浩然,有以“中隐”闻名的白居易,还有“隐于朝堂之上”的“大隐”人士李泌。有唐一代,文人在入世行“势”或出世行“道”方面,是最心安理得,最被宽容的。对于山水自然,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利用,隐逸已不可能是普遍追求的人生归宿。10“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选出下面不在原因之列的一项( )A汉末魏晋时代形成的隐逸之风。 B士大夫阶层思想意

10、趣的影响。C虚无主义的玄学对人们的引导。 D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一项是( )A“隐为其表,逸为其实”深刻揭示了汉魏隐士们归隐的实质是对“主荒政谬”现实的逃避。B隐士们有的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如陶渊明;有的则失去了人生目标,如谢安。C魏晋六朝隐逸之士的心路历程是:将淡泊的情怀寄托于自然,又从自然中感悟人生应有的追求。D“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两句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完全否定。12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文人们隐与不隐,以及选择何种隐逸方式,都受制于社会状况和时代风气。B崇尚自然,将自然人格化是魏晋六朝文学艺术乃至社会文化的突出特

11、征。C从汉末到唐代,隐逸文化中的自然山水都是隐士们寄托人生情怀的对象。D唐代以隐求仕风气的形成是隐逸文化的一次蜕变,也折射出作为封建盛世的唐代政治的宽松和社会的宽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9分,每小题3分)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

12、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

13、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改动)【注释】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浃(ji)和:和睦。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刺袁州 刺:担任刺史B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假:请假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同“宴”,设宴 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前往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益欲往一观而读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以言事斥守揭阳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此屋不修,且坏 不出,火且尽D子其为我记之 其孰能讥之乎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的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入。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