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502571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金龙,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

2、风韵,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近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一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 18 世纪中后期,是由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 18 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

3、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 1805 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 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他在1802 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 1815 年至 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滋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

4、,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1848 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全世界,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对艺术和自然具

5、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故西方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 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用客观实际或实践来束缚自己的思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第二,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第三,在艺术创作中将

6、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四、结语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因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表现。从所处的环境来看,当时英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国内它的政府用严刑峻法对付群众运动,而人民的斗争则更趋高涨,终于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和议会改革。从布莱克起始,直到济慈,浪漫作家们都对这样的环境有深刻感受,形之于诗,作品表现出空前的尖锐性。从其自身的表现来分析,英国浪漫文学作品

7、数量大,而且两代重要作家代表都有多篇不朽之作,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突破国界,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思想影响。桑艳霞,简析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创作特点“浪漫主义”作为文艺的一种创作手法,是古已有之的,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是指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为突出特征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思潮最先出现于德国,接着在英、法等国得到充分发展,在俄、美等国影响也很大。其中,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霍夫曼,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夏多布里昂、雨果等是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高涨,以及社会上各阶层对“理性王国”

8、的普遍失望,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加之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等条件下产生的。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一些国家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风起云涌的斗争给予浪漫主义文学以热情和理想的鼓舞。但另一方面,这些斗争遭到了镇压或失败。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也更加暴露。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现实,和启蒙学者给人们描绘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大相径庭,这使人们对启蒙运动思想家所宣传的理想深感失望。这种失望情绪促使作家去追求新的理想,这就促成了浪漫主义的产生。其次,德国古典

9、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要求文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伟大气魄。这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倾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另外,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提出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更好的制度的理想,这一切对浪漫主义文学也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促使浪漫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也有文学自身的一些原因。十八世纪感伤主义、哥特式小说、前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文学、法国卢梭传统,都推崇自我,崇奉主观情感,

10、热爱大自然和朴实的民间文学。这些都为作为思潮的浪漫主义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同时,它又是继启蒙文学之后,与古典主义文学斗争中产生的。古典主义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想。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和理性教条,束缚了作家的创作自由,启蒙作家首先打出反对古典主义的旗帜,写出了一些富有强烈感情的作品,浪漫主义作家继承了启蒙主义文学反古典主义的战斗传统,他们否定了古典主义文学的清规戒律,强调创作自由以及情感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德国浪漫派首先对古典主义进行了反驳,提出一种以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这就是欧洲文坛最初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此后,浪漫主义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纲领、有理论

11、基础的文学运动,把欧洲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浪漫主义作家或是憧憬未来,渴望有更理想的社会;或是寄情山水,讴歌美好的大自然;或是缅怀中世纪,描写远方异域的情调。但是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中形成两种不同的倾向,即通常所说的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倾向,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往往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主革命思想、民族解放斗争结合在一起。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未来。消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贵族阶级对法国革命和启蒙

12、思想的敌视态度,代表了没落贵族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情绪。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把理想转向过去,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妄图开历史倒车。尽管浪漫主义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他们在创作手法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第一,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不满,往往着重描写自己理想,用理想的世界对现实进行批判。浪漫主义作家往往不注意真实地描绘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图景,而是着重表现那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酣畅淋漓地抒发带有时代烙印的主观感情。敏感的浪漫主义作家仿佛是社会心理领域内的探险家和最先传递心理信息的信使,他们侧重表现人对客观世界

13、的内心反应和感受,重视人的精神主体性,着重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因此它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想,强调创作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的体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了文学的首要地位,使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在浪漫主义的作品里,客观的现实生活内化为主观的感受和情思,用理想的美来反对现实的丑,显示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灵波动的轨迹,反映了社会心理的趋向。这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感情的强烈抒发,显示了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第二,着力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大都

14、受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把大自然看作是精神上的寄托,赞美大自然,蔑视丑恶的现实,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的“丑”相对比,着力歌颂大自然纯朴的美。他们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寄情山水,在孤云野鹤、湖泊大川中,寄托作者的情思,在湖光山色、狂涛巨浪中宣泄作者的爱和恨。如拜伦诗篇中的山川瀑布、惊雷闪电,均以美的形式对照出现实生活的丑;雪莱诗篇中的云雀冲破乌云,憧憬着未来和自由,西风则象征着一种新的社会势力,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华兹华斯素有“自然诗人”的美称。第三,重视民间文学。浪漫主义作家大都十分重视风俗文学,他们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只

15、追求高雅而排斥民间艺术的做法,许多作家从收集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开始创作。更多的人对民间文学进行加工,利用文学的题材进行创作。这是因为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都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德国晚期浪漫派、英国司各特的历史小说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的民主倾向。又因为处在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汲取民间文学营养,继承民间文学的民族传统,有助于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第四,追求离奇情节,异域色彩,喜欢运用夸张的手法。与古典主义拘泥于“一切要合乎常规”的陈规,追求静穆、素朴、和谐

16、的审美理想相反,浪漫主义作家在作品中构思离奇曲折的情节,渲染奇特的异国情调,描写异乎寻常的自然环境和广阔多变的场面,采取鲜明的对照、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非凡的英雄人物,让美好的理想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照中得到更集中、更充分的体现,以期达到奇异的艺术效果。如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色彩缤纷的神奇世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情调奇特的宗教节日画面,都给人深刻的印象。虽然浪漫主义文学占据文学潮流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早已结束,但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将长期影响着文学创作。浪漫主义文学别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对于研究西方文学,或把浪漫主义创作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洪婷,浅析 19 世纪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1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在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欧美兴起。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自古有之;作为文学思潮,则出现在 18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浪漫主义即是释放并表现自我这股潮流的文学折射。当时的文学的基本特点:(1)“ 理性崇拜”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2)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