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01075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7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 寰球工程公司QHSE体系现场HSE管理规定(C/2版)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指南HQXJHSE437-xx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环境保护计划的编制内容、要求的指南,供编制人员在制定环保计划时采用。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总包工程项目现场的环境保护。 2.职责总包项目部经理负责组织HSE人员编制环境保护计划。 分包商应根据总包的化制定专项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3.管理要求3.1基本要求1)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境保护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2)落实

2、环境保护责任制,制定方针目标,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制定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3)针对现场环境保护,分包商要制定专顼管理方案,并进行公示和备案;4)分包商要将处理的废弃物分类登记、说明处理方式,报总包方和业主;5)保护水土和大气环境,任何废弃物都不得随意排放。 谁废弃,谁处置,谁污染,谁处理。 现场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6)施工现场要安排专人随时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并有排除积水的设施;7)环保检查要与安全检查同步进行,环境保护要与文明施工同步加强,环保绩效要与施工绩效同步考核,环保问题要和安全问题同步治理;8)工程现场要提倡低碳施工,并采取一定的绿化美化措施;9)针对重

3、大环境因素,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10)项目的环保计划,可以包括在项目执行计划中;分包商的专项环境保护计划可以独立编制,也可以含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设独立章节。 3.2环境保护计划的内容3.2.1项目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气象特点,工区、营地位置,工艺、物料特性,法律、法规要求等;3.2.2环境方针目标;3.2.3环境因素识;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结合危险源辨识来是进行,统称危害辨识,并做到超前、全面、准确、彻底;2)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六方面的影响(大气、水体、土壤、废物、噪声、消耗等);3)危害辨

4、识应针对能导致危险的能量和物质,从地理位置、平面布局、基础设施、作业环境、作业工序、物料性质、设施设备、人员活动、管理制度九个方面来辨识;3.2.4环境因素评价;执行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HQ7.7.1-xx3.2.5环境管理方案;1)环境管理方案是针对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规章制度无法覆盖的,临时性、阶段性、特殊性的专项活动和任务而制定的,只针对具体的项目。 2)环保管理方案是为消减环境因素而采取的具体对策或措施,可以是文字叙述、列表(见附表5)或综合性指导文件。 作业规定(计划书)可视为针对具体项目的管理方案;3)一个完整的环保管理方案包括目标指标,职责权限、责任人员,资源配置、方法

5、措施,实施计划,时间期限,协调沟通,申报评审,批复验证;4)环保管理方案从内容上分为实现特定目标、指标类,特定作业活动类,隐患治理类,管理改进类;5)环保管理方案由项目HSE经理审核,监理审批,方案内容应传达到作业人员,并在方案上签字知晓,必要时要进行专项培训。 6)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依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环境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施工作业前,应对确定的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作业环节,进行操作安全技术交底或指导,落实到作业活动中,并实施监控。 在施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进行控制检查,并接受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或相关方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进行必要的环境因素监测控制,如施工噪

6、声、污水或废气的排放等,项目经理部自身无条件检测时,可委托当地环境管理部门进行检测。 施工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应配备的应急器材、设施落应实并完好,以备应急时使用。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组织必要的培训,使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 3.2.6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 项目要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依据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预案,明确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程序。 3.5.7文明施工计划;文明施工是环境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应将场容场貌、

7、标牌图板、现场围挡、临边洞口、高处作业防护、材料堆放、现场防火、垃圾清运作为文明施工计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3.2.8绿化美化措施。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项目应制定厂区、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美化计划,持续改进工作环境。 3.2.9相关管理要求。 依据环境条件,项目部可制定包括本指南环境保护计划要素之外的环境管理措施。 3.3培训与教育3.3.1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场后,均应进行环境保护计划宣贯教育。 3.3.2环境保护计划培训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可结合三级教育进行;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培训应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完成。 3.4主

8、要污染物控制3.4.1大气污染控制1)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及其它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2)清理高处施工垃圾严禁凌空抛洒造成扬尘;3)道路要定时清扫,临时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洒水,减少道路扬尘;4)管沟开挖时要做好浮土的管理;5)各种车辆尾气排放执行相关的国家法规;6)易挥发性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密封好,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7)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8)散装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应设库存放,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运输和装卸时应防止遗洒飞扬;9)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洒水,减少扬尘;10)喷砂作业应搭设封闭的作业棚和围档。 3.4.2噪声

9、污染控制1)现场噪音应进行实时监测控制,不得超过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通常,昼间不超85分贝,夜间不超55分贝;2)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严格控制人为噪声、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3)在声源处利用隔音、吸音、消声器等方法降低噪声;4)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5)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渡也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夜间严禁打桩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6)现场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降低噪

10、声的影响;7)进入现场的车辆不准高音鸣笛;8)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或备有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必须使用的搅拌机、空压机、电锯等强噪声机械设备尽可能在封闭的机械棚内进行;9)采取各种措施,减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夜间施工其噪声不得超过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值。 3.4.3水污染控制措施1)用水设施尽量使用节能型产品,提倡节约用水,减少生活废水排放;2)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石的污水,电石(碳化钙)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3)油料油漆的贮存使用要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4)禁止在下水道口及其附近冲洗带有油污的设备和物件,维修、冲

11、洗含油设备的污水要使用容器回收处理,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5)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随意弃置,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6)食堂要设置隔油池,排放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7)施工现场临时厕所,要设置化粪池,排放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化粪池,并有防蝇、灭蛆措施。 3.4.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固体废物的处理应全程控制,并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2)废弃物必须按特性分类进行收集、贮存,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 贮存固体废弃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3)对不相融且未经安全性处理的危险废弃物,禁止混入到非危险废弃物中;4)有毒有害废弃物要单独封闭存放,

12、并采取防雨、防泄露、防飞扬等措施。 受委托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单位应具有相关资质,并与之签订“废弃物清运协议”,确保此类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5)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飞扬、洒落或流溢,防止污染路面和环境;6)生活区、食堂的垃圾箱要采用密闭容器,生活垃圾应及时送出或委托处理;7)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3.4.6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2)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3)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人员管理,绿化美化。 4.记录分包商应建立1)废弃物及处理统计表;2)专项环境管理方案。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