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500979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三煤矿采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陶三煤矿采矿项目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第一节 矿 区 概 述 一、交通位置陶三煤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县境内,行政隶属河北省邯郸县工程乡、康庄乡所辖,东距邯郸市15km,西距武安市20km。邯(郸)长(治)铁路从本区中部通过,在邯郸站南侧与京广铁路交汇,邯郸至武安公路分别从本区中部及北部通过,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二、地形、地貌及水系该区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间的丘陵地带,呈南、北高,中部低的特征。地表标高介于118.00m239.80m之间。区内地貌形态主要是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本区发育有一条沁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阳河的支流。受地形控制,沁河由西南部的师窑支流和西部的

2、王沟支流在牛叫河村附近汇合而成,流经井田中部,沿张岩嵛村流出井田,并向东汇入滏阳河。河谷底部常年流水,水量随季节变化增减,井田内河床一般宽3050m,最宽处可逾百米,谷底与地面的最大高差可达24m,底部常有涓涓细流,亦为雨季之泄洪通道。其上游西沟支流建有北牛叫和北李庄水库,西南支流建有康庄水库,沁河建有八河坝水库,总库容量为290.90万m3。1963年最高洪水位在陶庄附近为+157.0 m,在牛叫河村桥北小庙下部地台边缘最高洪水位为+123.0m。三、气象及地震本区属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邯郸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3.4;多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6.9(7月份),最低气温为-2.

3、0(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42.5,极端最低气温为-21.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4h,多年平均无霜期202d,积雪最大厚度14.0016.00cm,冻土最大深度37.0042.00cm。年内风向多为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0m/s。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2.7mm。 三交通位置图11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575.3mm(1963年),历年最小降水量为220.0mm(1986年)。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供电电源来自邯郸电网,邯郸供电公司在本矿工业广场设有110千伏变电站,站内安装有31.5MVA变压器两台,6KV双回路供电。工业广场内设有6KV配电室,负责矿井配电,

4、装有高压开关38台。井底设置中央变电所,装备高压开关31台。陶三煤矿施工及生活用水水源取自上石盒子二段底砂岩含水组,井下洒水取自伏青灰岩含水层。邯郸矿区建材比较齐全,除木材外采外,钢材、水泥、石灰、砂子、砖、石等均可由当地供应。四、邻近煤矿开发状况陶三煤矿北部有永年县焦窑煤矿,西部有陶一、陶二及邯郸县姬庄煤矿。焦窑煤矿位于陶三煤矿的北部,1969年10月建井,1970年8月建成投产,建有主、副斜井一对(坡度为25),井口标高+283m,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开采水平为+150m和70m两个水平,主采1、2煤层,1煤层厚度1.001.50m,2煤层厚度1.203.50m,局部2煤层被冲刷形成

5、无煤带。该矿1998年在其井田深部施工一副立井,并已投入使用,现开采水平已达-300m。目前矿井涌水量为300m3h。该矿井属低沼气矿井。陶一煤矿位于陶三煤矿的西部,1976年建成投产,为主斜副立井单水平混合开拓方式,主采1、2煤层。目前矿井涌水量为390 m3h。该矿井属低沼气矿井 。陶二煤矿位于陶三煤矿的西部,1975年5月25日建井,1982年5月1日投产,设计能力为90 万ta,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深度分别为431、445m,水平标高为-258m,主采1、2煤层,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机械化程度为80%,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原按高沼气低二氧化碳矿井设计。姬庄、衡水煤

6、矿位于陶三煤矿西南部的西侧。其中,衡水煤矿正常涌水量为550 m3h,最大涌水量达680 m3h,主采2煤层,正延深采9煤层。矿区范围内因煤层埋藏较深,无开采矿井。五、区内经济概况陶三煤矿位于邯郸县,该县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开采业作为邯郸县支柱产业之一,并带动了建材、冶金、机械制造等其它行业的发展,劳动力主要从事工矿业生产及相关产业、农业生产,邯郸县经济较为发达。矿井改扩建所需主要建材可由当地得到解决。第二节 井 田 地 质 特 征一、地层及地质构造(一)地层陶三煤矿地质勘探钻孔揭露地层较齐全,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和上统、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以巨

7、厚厚层状灰色、深灰色纯灰岩、褐黄色花斑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地层厚度170m左右。2、石炭系(C)(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主要由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及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上层夹一层不可采薄煤层(10煤层),下层铝质泥岩具鲕状结构,局部含透镜状赤铁矿。地层厚度1331m,平均厚度20m。本组地层假整和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之上。(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为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的泥质岩、碳酸岩和碎屑岩。主要由深灰色、灰色粉砂岩、泥岩及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其中夹有68层石灰岩,赋存稳定的石灰岩为伏青、小青、中青、大青灰岩,是煤层对比的标志层,不稳定有一座、野青两层石灰岩。本组地层含煤

8、514层,主要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6、8、9煤层。本组地层厚度112153m,平均厚度120m。3、二叠系(P)(1)下统(P1)a、山西组(P1 s) 该组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煤28层,中下部1、2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上界为骆驼脖砂岩,底界以北岔沟砂岩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地层厚度4983m,平均厚度67m。b、下石盒子组(P1x)本组与下伏山西组地层连续沉积,由灰绿、深灰和带紫花班状粉砂岩及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地层厚度4187m,平均厚度68m。(2)上统(P2)a、上石盒子组(P2 s)本组地层共划分为四

9、段,总厚度420647m,平均厚度517m。地层由下至上分述如下:一段(P2s1)由灰、深灰、紫灰色花斑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砂岩组成,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具交错层,粉砂岩多以铝土质成分为主。本段地层厚度103189m,平均厚度148m。二段(P2s2)本段主要由厚层状浅灰色、灰白色中粗粒岩石与厚层状灰白、灰紫花斑粉砂岩组成。本段地层厚度103147m,平均厚度124m。三段(P2s3)本段以灰、紫灰色带花斑粉砂岩为主,地面风化呈紫褐黄色,岩性较单一,夹23层细粒砂岩薄层,下部偶夹厚层透镜状粗粒砂岩。地层厚度82129m,平均厚度96m。四段(P2s4)本段由紫灰、灰、浅灰紫色粉砂岩与浅灰黄褐色

10、(风化)中粗粒砂岩呈互层沉积。本段地层厚度132182m,平均厚度149m。b、石千峰组(P2sh)本组地层划分为两段,总厚度165276m,平均厚度237m,地层由下至上分述如下:一段(P2sh1)由绿灰、紫灰色中细粒砂岩与紫色粉砂岩相间交替沉积,以粉砂岩为主。本段地层厚度92171m,平均厚度145m。二段(P2sh2)本段由紫红色粉砂岩、紫色泥岩及浅紫色细粒砂岩组成。地层厚度73105m,平均厚度92m。4、三叠系(T)(1)下统(T1)a、刘家沟组(T1l)岩性以薄厚层状紫色、灰紫色及紫红色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薄层或粉砂岩透镜体。本组与下伏二叠系石千峰组整和接触。地层厚度大于550m

11、。b、和尚沟组(T1h)由灰紫、浅紫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间夹紫及紫红色粉砂岩组成。本组地层厚度大于230m。(2)上统(T2) 二马营组(T2e)因断层缺失底部地层,所见地层为浅褐黄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为主,次为紫红、灰黄、浅灰和蓝紫色泥岩及粉砂岩。地层厚度大于185m。5、第四系(Q)由冲洪积的砂质粘土、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地层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大。地层厚度021.96m。(二)地质构造邯郸矿区地处山西断隆级构造单元,太行拱断束级构造单元,武安凹断束级构造单元的东部,陶三煤矿位于邯郸矿区的东部,地处半个山至紫山东倾单斜构造的东部。本区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地层倾角一般1025,26勘

12、探线地层倾角为1014,610勘探线因岩浆岩侵入,使地层产状变陡,达1822;1820勘探线由于断裂构造密度较大,使地层倾角变化较大,在断层附近地层倾角可达30左右。 井田内的构造以断裂为主,并伴有轴向近东西的呈“W”型的简单宽缓褶皱构造。在24勘探线附近,有一明显的“马鞍型”构造,由店子背斜、史村向斜及史村东北部的向斜组合而成。地层倾角在轴部都很平缓为6左右,在两翼较陡。对本井田起主导作用的断裂带,大至可划分两个断裂束,由南向北是:由井田的南部至12勘探线间的F1、F32断层束,其间断层走向以北东及北北东向且断距大为其特征;12勘探线以北的断裂束走向以北西及北北西向且断距较小为特征。断层间形

13、成地垒或地堑,这两束断裂构造破坏了井田内褶皱构造线的连续性和本井田的完整性。 本井田构造形迹展布情况分述如下:1、褶皱(1)北牛叫葛岩嵛向斜由陶二井田延伸到陶三煤矿中北部,轴向近东西,两翼产状大致对称,倾角在1525之间,在本区轴长1900m,并被F1、F20断层切割,轴迹位置可靠。(2)南牛叫背斜由陶二井田延伸到陶三煤矿,轴线位于13与15勘探线之间,轴向近东西,1302孔处于轴线附近,与北牛叫葛岩嵛向斜相对应,两翼产状大致对称,倾角为1525,在本区轴线长2800m,并被F1、F20、 F25断层切割,为一宽缓的简单背斜构造。(3)店子背斜由半个山井田向东延伸入本区,西店子村以西轴向为北东

14、向,进入店子村以东,轴向转为北西向,向南至24勘探线轴向转变为近南北向,轴部位于22勘探线以南,并分别被F1、F20、F37断层切割,在本区轴线长2700m。(4)史村向斜位于24勘探线与史村之间,轴向近南北,在本区轴线长1900m。2、断层据地质填图、地震勘探和钻孔揭露已发现大小断层共13条,其中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有2条,落差50100m的有6条,落差3050m的有1条,落差小于30m的有4条,其中影响到煤系地层的有7条。断层的性质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倾角一般6070;断层走向多为北东及北北东向,少数北西及北北西向。本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向东及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依本井田的构造发育程度和

15、条件分析,其构造类型中等。主要断层的控制程度及断层特征叙述详见表121。3、岩浆岩岩浆岩在本区10勘探线以北大面积出露。煤系地层及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四段地层中均有岩浆岩侵入,按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层位的高低,本区岩浆岩自下而上大致分为五层:第一层岩浆岩(h1):侵入于奥陶系顶与大青灰岩之间,侵入厚度1.10203.31m,分布在6勘线以北,一般侵入14层。第二层岩浆岩(h2):侵入于大青灰岩与伏青灰岩之间,一般侵入15层,厚度1.27210.20m(未穿透)。第三层岩浆岩(h3):侵入于伏青灰岩与野青灰岩之间,一般侵入13层,厚度0.9623.2m,多数分布于13勘探线以北,其南部有少量分布。第四层岩浆岩(h4):侵入野青灰岩与1煤层之间,一般13层,厚度0.4215.09m,全区均有分布。第五层岩浆岩(h5):侵入于1煤层与山西组顶界之间,仅有2003孔见到一层,厚4.33m,对1煤层没有影响。.参考资料.陶 三 煤 矿 断 层 统 计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