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10053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2、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溯源宿愿 绮丽/ 涟漪 差错出差 B. 悲怆/ 创伤 邂逅/ 松懈 畜牧牲畜C. 逡巡/ 疏浚 粗犷/ 旷达 模具/ 模样D. 信笺翩跹 沙砾/ 闪烁 分明/ 分外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洁工布里格姆每天推着垃圾车,行走在剑桥市的大街小巷,倾听街边老人的闲聊,耳濡

3、目染,感受了这座古老名城浓厚的学术气息,了解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问路,他不仅指了路,还讲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绘声绘色,把游客给迷住了。后来,许多游客都指名道姓让他作导游,而他也不孚众望,每次都能让游客满意而归。xx年,他获得了“蓝章导游”资格,剑桥大学也授予他荣誉文学硕士殊荣。A耳濡目染 B绘声绘色 C指名道姓 D不孚众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B.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C有关

4、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D. “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4下面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 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

5、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

6、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 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

7、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注: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管龠:锁匙。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 做妻子B羲赍白虎幡慰郭邑 把东西送给别人C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被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怨恨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8、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 C. D. 7.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3分)遣羲参石军事 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 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皆申表称荐 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A B C D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

9、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 常珍奇只好作罢。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9. 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0、1)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3分)(2)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3分)(3)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4分)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曹德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1)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3分)(2)“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

11、,_ 。 (孟子 告子上)(2)_,无以至千里;_,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3)歌台暖响,_;舞殿冷袖,_。 (杜牧阿房宫赋)(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一l5小题。艺术生活与同情 宗白华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发展计,为社会幸福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

12、展。哲学家和科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宗教家与伦理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意志行为的一致,而真能结合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者,厥唯艺术而已。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世界上能融化人感觉情绪于一炉者,能有过于美术的么?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感。我们读一首诗,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我们看一幅画,如不能神游其中,如历其境,则不能了解这幅画的美。我们在朝阳中看见了一枝带露的花,感觉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发展,便觉得有无穷的不可言说的美。譬如两张琴,弹了一琴的一弦,别张琴上,同音的弦,方能共鸣。自然中间美的谐和,艺术中间美的音乐,也唯有同此弦音,方能

13、合奏。所以,有无穷的美,深藏若虚,唯有心人,乃能得之。但是,我们心琴上的音乐,本来色彩无穷,一个艺术家果能深透心理,扣着心弦,聊歌一曲,即得共鸣。所以艺术的作用,即是能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而已。这话怎讲?我们知道,一个学术思想,这很不难得全社会的赞同。因为思想,可以根据事实,解决是非。我们又知道,一个事业举动,也不难得全社会的同情。因为事业,可以根据利害,决定从违。这两种都有客观的标准,不难强令社会于一致。但是,说到情绪感觉上的事,却是极为主观,很难一致了。我以为美的,你或者以为丑。你以为甘的,我或者以为苦。并且,各有其实际,决不能强以为同。所以,情绪感觉,不是争辩的问题,乃是

14、直觉自决的问题。但是,一个社会中感情完全一致,却又是社会的缺憾与危机。因为“同情”本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同情消灭,则社会解体。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譬如一段人生,一幅自然,各人遇之,因地位关系之差别,感觉情绪,毫不相同。但是,这一段人生,若是描写于小说之中,弹奏于音乐之里,这一幅自然,若是绘画于图册之上,歌咏于情词之中,则必全社会的注意与同感,而最能使全社会情感荡漾于一波之上者,尤莫如音乐。所以,中国古代圣哲极注重“乐教”。他们知道,音乐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不单是艺术的目的,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本来,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时候,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