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500332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域封山育林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第1章 总论1、项目提要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背景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3章 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2、社会经济概况3、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条件第4章建设方案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2、项目区范围3、项目建设规模4、封山育林适用条件5、封育类型确定6、封育年限7、项目实施措施第5章 森林与环境保护1、森林防火规划2、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3、森林管护规划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6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1、经营管理形式2、项目管理机构3、项目管理第7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8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1、生

2、态效益2、社会效益3、经济效益第9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2、服务保障措施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4、资金保障措施附表一 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附表二 双峰县2009年重点防护林封山育林计划任务表附表三 双峰县重点防护林规划区域封山育林投资概算表 xx县重点防护林工程规划区域封山育林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总论1、项目提要1.1 项目名称 湖南省双峰县重点防护林规划区域封山育林1.2 项目主管单位双峰县人民政府1.3 项目性质 续建1.4 项目建设地点 全县16个乡镇、三个国有林场1.5 承建单位、项目法人 承建单位:双 峰 县 林 业 局 法人代表:陈 文1.6 项目建设

3、内容2009年度计划新增封山育林2.0万亩,结合封山实施补植补造8000亩。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 20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投入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1.8 项目效益封育区达到封育年限后,新增加20000亩有林地,我县防护林体系将更加健全,生态屏障变得更为突出,更加有利于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减轻自然灾害、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粉尘污染、净化空气,全县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净化水质,改善环境,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木材,带动我县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双峰的林业行业实力,带动经济发展。2、可行

4、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目标,双峰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双峰的目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之一,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护已有的森林资源,扩大资源总量,成了目前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双峰县重点防护林规划区域封山育林是根据我县十一五资源清查数据、我县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林业局关于今后一段时间内应突出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意见编制而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双峰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封山(沙)育林技

5、术规程/ 151632004双峰县“十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151632004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结合我县近年来造林、护林等实际情况和物价水平确定。造林种苗费 50元/亩补植补造费 200元/亩成活率、保存率 85%每人平均管护面积 2000亩管护工资 50元/天机械围栏 20元/米

6、生物围栏 10元/米检查哨卡 5000元/个管护棚 1000元/个警示标牌 800元/块警示牌设置 500亩/块4、 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 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成本低、绿化速度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我县各工程防护林面积达60多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就有40多万亩,重点防护林工程规划区域封山育林在双峰完全可以实行,对建设生态双峰,提高森林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是相

7、当可观的。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背景六十年代前的双峰县山川秀美,林茂粮丰,素以“木、竹、茶”驰名三湘,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然几经风霜,由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木资源被大量采伐,加上农业生产政策上的多变和林业多年来的粗放经营管理,人民掠夺式开发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迅速减少,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其中退耕还林改造低产田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21世纪以来,随着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薪炭林、长防林、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封山

8、育林等一系列林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双峰林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局面,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未来的几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林业实现转轨变型的重要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环境和资源所面临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产品供给,对于有效地缓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结合林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实施林业分类经营,调整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较为集中和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南方及东南部地区,实施封山育林,增加森林资源总量,解决林产品的长期供给问题,是保障和促进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

9、增长和建设林业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双峰县2001年被列入长防林建设项目县,同年被列入全国生态公益林补助试点县,2005年长防林封山育林工程在双峰实施,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也在双峰实施,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林业部门全力以赴,各项目乡镇(场)通知协作,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双峰的林业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林业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社会资金投入到林业建设的非常有限,而双峰目前的生态环境到了必需要得到的有效治理的时候,特别是荷叶、井字、沙塘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甘棠、三塘铺等石漠化严重地方,已经实施的工程还远不够满足双峰林业建设的需要,重点防

10、护林工程规划区域封山育林是较为有效的办法之一。第3章 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1.1 地理位置双峰县位于湖南省中部, 位于东经1115154-1123505,北纬271228274249之间,东毗衡山、湘潭,南接衡阳,西邻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全境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1.2 地形、地貌双峰县属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一是四境群山逶迤,中部丘岗起伏,整个地形自西南渐次向东北倾斜,山脉走向分为西北、东南两支。西端为龙山余脉(雪峰山系)的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有黄粟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逶延至石笏大山与

11、湘乡市接界。东南部与衡山山脉(南岭山系)的黄龙山、九峰山、象形山、黄巢山、白石峰、铜梁大山、梅龙山、丫头山等庞大山体相连,构成双峰地形的基本骨架。境内最高海拔紫峰山仙女殿818.8米,最低海拔涟水江口河谷64.2米,相对高差754.6米。二是地表切割强烈,溶蚀、浸蚀发育。东部花岗岩地区,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山地,沟深坡陡,切割密,冲沟发育;西部石灰岩山丘地带,溶洞、溶斗遍布,岩石裸露,生态脆弱。全县土地面积按地貌分类:山地44738公顷,占26.1%,丘岗地123825公顷,占72.2%,水域2970公顷,占1.7%。1.3 气候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四季

12、分明, 雨量充沛,温光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 ,一月为最低温4.8,七月为最高温29.8,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9.9。年均降雨量1311.8毫米,多集中分布在36月,无霜期263300天之间,10的有效活动积温为5370度。年平相对湿度80%,年平日照时数1621.9小时,日平4小时,太阳总辐射年平105.73千卡/cm2。1.4 母岩、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占31.8%)、石灰岩(占26.3%)、板页岩(占22.9%) 、花岗岩(占11.1%) 、第四纪红色粘土(占4.3%)、河流冲积堆(占3.8%)、紫色砂页岩(占0.2%)。山地土壤有4个土类、9个土属、20个土种,主要有砂岩

13、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7.2%,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杏子、梓门、蛇形山及南部的印塘、锁石、花门等乡镇;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8.9%,主要分布在石牛、梓门、永丰、国有猪婆山林场等地,是林木生长的最好土壤,也是我县木材生产的主要产区;石灰岩发育的钙质红壤和酸性淋溶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2.8%,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甘棠、三塘铺、青树坪及北部的蛇形山、洪山等乡镇,是岩石裸露、植被稀少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县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区域;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15%,分布在东部的荷叶、井字、沙塘等乡镇,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也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区域;

14、第四纪红色粘土和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土壤,占山地土壤的6.1%,主要分布在中部丘岗平地的永丰、印塘、走马街、青树坪等乡镇,是土层深厚,表土流失严重的土壤贫瘠区,也是我县经济林的重点分布区和开发区。1.5 水系境内共有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49条,总长635.5公里。其中流程510公里的25条,1025公里的19条,50公里以上的5条。湘江一级支流涟水发源于新邵县观音山西麓,从山斗入境经水府庙水库、江口进入湘乡,流入湘江,境内流程15.7公里;湘江一级支流涓水, 发源于我县紫峰山东麓,沿途接纳诸山溪流,贯穿山丘岗平之间,汇集双江口,进入衡山县境,流入湘江,境内流程17.8公里;湘江二级支流测水,发源于邵东县古塘冲,从青树坪入境,流经锁石、印塘、永丰、梓门等乡镇,沿途接纳71条大小溪流,从东南西北四面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