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500331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可行性实施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年产8万吨生物肥料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一、 生物肥料的概述:1、生物肥料的定义:现有生物肥都以有机质为基础,然后配以菌剂和无机肥混合而成。为广泛改善这种一般性和传统性的状况,生物肥料产品则远远超越了现有概念。其将扩大至既能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即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除莠剂以及石油化工等产品的污染物,并同时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

2、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

3、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生物肥料的分类:按目前微生物肥料的制品和种类来分析,可以分为两类: (1)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元素营养的供应量,包括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总量和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供应量,促使植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这一类微生物肥料的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料。 (2)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键作用促使作物增产,但是其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键作用不限于提高植物的元素营养供应水平,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或者是有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作物病虫害

4、而导致产量增加。这类微生物的种类和制品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此类微生物及其制品将会有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归属、分类。3、生物肥料的种类: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种类较多,按照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肥料)、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按其作用机理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自生或联合共生类)、解磷菌类肥料、硅酸盐菌类肥料;按其制品内含分为单一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 我国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品种主要有: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类肥料、解磷微生物肥料、硅酸盐

5、细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芽胞杆菌制剂、分解作物秸秆制剂、微生物生长调节剂类、复合微生物肥料类、与PGPR类联合使用的制剂以及AM菌根真菌肥料、抗生菌5406肥料等。4、生物肥料的特点:微生物肥料是一类活菌制品,它的效能无不与其菌类活性及使用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指品种特定的有效的活微生物,任何一款产品的有效活菌数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活菌数降到一定数量时,它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农用活菌制剂,从生产到使用都要注意给产品中微生物一个生存的合适环境,主要是水分含量、酸碱度、温度、载体中残糖含量、包装材料等等。 ()微生物肥料作为活菌制剂有一个有效期问题。此类产品

6、刚生产出来时活菌含量较高,但随着保存时间和不同的运输、保存条件的变化,产品中的有效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当减到一定数量时其有效作用显示不出来。因此,规定产品的有效期和正确使用意义重大。 ()注意适用作物和适用地区,是保证微生物肥料有效作用的重要保证。提倡有针对性地选育生产菌种,例如针对碱性土壤、酸性土壤的菌种,或是针对某特定作物的菌种。 除此之外,在施用技术上还要引起注意,同时也一定要看清产品是否有市场准入证。 生物有机复合肥是汲取传统有机肥料之精华,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加工而成的高科技产品。其营养元素集速效、长效、增效为一体,具有提高农产品品质、抑制土传病害、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的作用,

7、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无污染、无公害。生物复合肥是天然有机物质与生物技术的有效组合。它所包含的菌剂,具有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作用,为作物制造或转化速效养分提供“动力”。同时菌剂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作用。 二是配方科学、养分齐全。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一般是以有机物质为主体,配合少量的化学肥料,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特性进行科学配比,与生物“活化剂”完美组合,除含有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和钙、镁、硫、铁、硼、锌、硒、钼等中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保肥增效剂,养分齐全,速缓相济,供肥均衡,肥效持久。 三是活化土壤、增加肥效。生物肥料具有协助释放土壤中潜在养分的功

8、效。对土壤中氮的转化率达到513.6%;对土壤中磷、钾的转化率可达到715.7%和816.6%。 四是低成本、高产出。在生育期较短的第三、四积温带,生物有机复合肥可替代化肥进行一次性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如大豆每亩施用生物复合专用肥3040kg,玉米每亩施用专用肥5075kg,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需追肥,既节省投资,又节省投工。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粮食作物每亩可增产1020%。 五是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有害积累。由于生物复合肥中的活化剂和保肥增效剂的双重作用,可促进农作物中硝酸盐的转化,减少农产品硝酸盐的积累。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可使产品中硝酸盐含量降低2030%,VC含量提高

9、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产品口味好、保鲜时间长、耐储存。 六是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环境。生物肥中的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粘合剂,能够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 七是抑制土传病害。生物肥能促进作物根际有益 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际生态环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还可明显地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 八是促进作物早熟。 5、生物肥料的作用: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是一种综合作用,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虫)

10、有关。总体来说,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为以下几点: 1、增进土壤肥力施用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微生物肥料,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转变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钾化合物,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 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微生物在繁殖中能产生大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3、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微生物肥料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抑制或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减轻作物的病害;微生物大量生长,菌丝能增加对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旱能力提高。

11、4、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提高作物品质使用微生物肥料后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如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的含量上有一定作用,有的可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在有些情况下,品质的改善比产量提高好处更大。 6、发展生物肥料的重要意义:(1)、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徽生物肥料可将无机元素转化为有益植物生长的有机化合物,改善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减低氮素脱氧和氧化过程,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多项试验表明,施用生物菌肥,蔬菜硝酸盐含量减少25.444.3mg/L,平均降低19.09%;vc含量平均提高9.96mg/l009;糖分含量平均提高0.66mg/l崛。施生物菌肥的稻米蛋白质比对照组提高0.05%0.65%。植

12、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是徽生物肥料的生命力所在,其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是产生生长素、抑制病原菌、根际固氮和分解难溶性磷钾元素等。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在豆科作物上施用根瘤菌制剂,不仅可提高收获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使大豆和花生平均增产1020%;紫云英和苕子平均增产40%以上,在新开垦地中甚至可增产12倍;豌豆增产15%;蚕豆增产17%;柽麻增产1330%。但施用不当,则可能增产效果很小或甚至无效果。使用其它类型的生物肥料,亦可使作物增产10%左右,且其品质也较单施化肥有一定改善。又据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研究,如果施用方法得当,施用生物复合肥肥力高(用量7.515kg/

13、 hm2)亦可使水稻增产515%,小麦增产3.110.0%,棉花增产7.830.2%,甘蔗增产约14%,油菜增产2.617.5%,蔬菜作物增产10%以上。而且,同时还节省了1030%的化学氮肥,并同时使作物品质得到改善。 可见,施用生物肥料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而且其经济效益也是较大的。(2)、 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有关报道,用哈伯氏制氨法合成氨时,每制造含1kg纯氮的肥料并输送到用户,其所消耗的燃油约为1.5kg,而固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利用光能生产氨,且这种生产是就地发生的,不仅节约了肥料生产所需的能源和劳动力,而且又不必花费将所生产的肥料运往田间撒布的代价,同时亦节省

14、了建造化工厂的费用等,可谓是一举多得。对磷、钾矿的开采也是一样。开采磷、钾矿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也要耗费大量能源,酸制法生产磷肥还要消耗大量的硫酸等,并占用很大的场地,在肥料的搬运中亦将消耗掉大量能量。上述结果,使得农民每施用1kg纯氮、P2O5和K2O,就分别约需花费4.00元、4.50元和4.00元,同时,农民将肥料买回家后,还必须花大量的劳动力将其运到田间并施入农田中。 相对而言,生物肥料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征,以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为目的,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且施用生物肥料的同时还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因而节约了施肥成本。当然,由于生物肥料中微生物的

15、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如自生固氮菌每固定27kg氮素就需要消耗100kg碳,共生固氮菌更是每消耗100kg碳只能固定1kg氮素,所以,生物肥料必须是在施足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其增产效果,或者说生物肥料只能是作为辅助肥料,而不能代替化肥和有机肥。(3)有效地利用了大气中的氮素或土壤中的养分资源:据有关资料估计,全球生物固氮作用所固定的氮素大约为13010kgN/年,而工业和大气的固氮量则少于5010kgN/年,即依靠生物所固定的氮素是工业和大气固氮(如雷电对氮素的固定等)量之和的2.6倍,因此,开发和利用固氮生物资源,是充分利用空气中氮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微生

16、物的固氮效率因土壤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这种作用的存在无疑是氮肥工业的一个有力补充。作物对土壤中磷、钾等矿质养分的利用能力较差,且磷、钾等肥料的利用率也较低,据有关研究结果,磷肥的当季作物利用率大多不到20%,钾肥的当季作物利用率一般亦在40%以下。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磷钾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钾肥大量依靠进口,所以,如何将土壤中的无效态磷、钾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一直为广大研究者所关注,生物肥料的应用,无疑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 (4 )减少了环境污染:当前,施肥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在我国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中,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工业污染。化肥施入土壤后,除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外,还有相当部分通过渗漏、挥发及硝化与反硝化等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