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953307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衔觞(shng) 黔娄(lu) 晏如(yn) 宫阙(qu) 冷冷作响 B媵人(yng) 烨然(y) 绮户(q) 叱咄(ch) 援疑质理 C曳屣(y) 缊袍(yn) 负箧(qi) 皴裂(jn) 千百成峰 D惶恐(hung) 嗜好(sh) 寥落(lio) 箪瓢(chn) 水皆漂碧2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至舍(学舍,书馆) 容臭(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 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 甚箭(快) D戾天(至,到) 何许人(处所)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2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马/之千里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家贫不/能常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读书习惯的好坏。B.由于屠呦呦今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导致我国的中医突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C.“抢红包”活动之所以吸引了大家疯狂参与的原因,是因为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D. 天津815大爆炸后,全校师生掀起了踊跃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3、“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族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A.B.C.D.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3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释】长夏:盛夏。微躯:微贱的身躯,是诗人的自指。6.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

4、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两句交待了江村的自然特征和写诗的时令。绿树翠竹,小溪清清,显得特别清幽美丽。B.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C.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D.末两句写作者面对眼前清苦的生活环境,渴望追求仕途的不满足心情。7.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和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B.首联描写环境,“抱村流”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C.颔联“自

5、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D.诗人笔下的一画,一敲,活龙活现的勾画出老少不同的形象,而且写出了他们的灵魂,不仅达到了形似,而且达到了神似的效果。(二)古诗文积累(10分)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急湍甚箭,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不应有恨, ?人生自古谁无死?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当你怅惘、沮丧之时,我们应该抱“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样的态度,要有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精神和豁达胸襟。王维在使至塞上“ , ”诗句中描绘了塞外平旷、

6、壮观的独特风光。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三、文言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911题。(11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7、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问:“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

8、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2)才美不外见 见 (3)其真无马耶 其 (4)安知天下之马也 安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11. 【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乙】文写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214题。(12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

9、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n)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孤:幼年丧父谓之孤。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颤粥不充:颤,

10、稠粥。充,充足。日昃: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慨然:形容慷慨激昂。太阳偏西。1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4分)腰白玉之环 腰: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媵人持汤沃灌 汤: 烨然若神人 烨然: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1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乙文范仲淹是:。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要求填写两个)。(4分)四、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9题。(19分)杏荫井台 杨闻宇

11、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