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9569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系统可行性实施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XX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能效管理与智能台区一体化系统申请单位:XX供电公司起止时间:2013 年1月 至 2013年12月 一、 目的和意义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等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智能电网建设从结构来讲,分为智能高压输电建设、智能变电建设、智能配网建设、智能台区建设、高质量的用户服务建设六部分。“十二五”规划明确将节能减排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智能电网,推动节能减排,

2、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台区作为供电系统的基本元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项目研究台区智能化建设与改造融入需求侧管理的理念,建立能效管理与智能台区一化的体系:通过对台区设备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实现台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运行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升台区设备科技水平;降低台区损耗、提高电压合格率;及时定位变压器和低压线路的故障点,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电力客户提供以互动为基础的节能服务,实现低压台区自动化、智能化推动降损节能。通过互动终端,将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双向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通过建造互动的电网为消费者

3、提供更好的减少能源消耗的途径。针对国家即将推出的居民阶梯电价,本系统设计了针对阶梯式电价的提醒功能,帮助客户分析用电成本,优化用电方式,及时掌握电价,做好家庭节电计划。本系统对家庭用户的家用电器和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分析,然后把相应结果返回到用户家中的互动终端,用户可方便的随时查看到相应耗电数据。同样对小型工商户的用电性质进行分类,分别采用相应的节电措施和建议,小型工商户也可方便的随时查看到相应耗电数据和分类数据。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这些详细的信息,制定适当的节电措施。本系统也能给出节约用电的建议。二、 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推动电网智能化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发展方向,智能电网能够促

4、进节能减排,主要原因在于电网能够融入IT技术,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双向互动。欧盟理事会的能源绿皮书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电能策略明确强调欧洲已经进入一个新能源时代,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欧盟电网电能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将推动欧盟能源革命的深度扩散,为整个社会节约成本、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绿色经济占统治地位。可以说不推进智能电网技术就不可能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美国已经开始对其价值3万亿美元的电网系统实施智能电网技术和超导材料集成的升级改造,这将导致全球能源领域的重大变革。2009年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宣布,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

5、一步战略将发展智慧电网产业。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西北40公里的小城波尔得,已经成为全美第一个智慧电网城市。谷歌正在开发一项公益性研究“电表”软件(PowerMeter),用来实时显示你家中电器的耗电情况。PowerMeter软件的工作原理是:该软件将对用户家中电器和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分析,然后把相应结果返回到用户家用电脑当中,用户便可随时查看到相应耗电数据。电力公司的账单只能告诉你一个月的总耗电量,但谷歌“电表”软件却可以告诉你任意时间段各种电器的耗电量。用户只有知道这些详细的信息,才能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节电措施。谷歌希望通过使用这个软件,达到节电515%的目的。在美国推出智能网研究标准的同

6、时,中国“智能能源网”规划研究,也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三个阶段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意味着中国已正式确立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路线图,中国智能电网有望升格为智能能源网。未来中国新能源网络不仅要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互动,而且要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智能能源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智能能源网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传输数据,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的互动,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以往只有生产端主动向消费端提供能源,而消费端却无法主动向生产端发出需求,正是由于缺乏互动电网系统,以致经常出现区

7、域性、季节性的“气荒”“电荒”等短缺现象。如果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能发生双向互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互动能源网将使有插座的地方就有能源,它将使互联网极大地普及,颠覆和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建立21世纪的公共服务等现代化体系,使我国农村更快地整体进入网络世界,此举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智能体系的扩张。据专家测算,建设智能能源网将会把我国能源效率提高至少15%,以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而论,全国每年大约可节省至少近4亿吨的标准煤。当前,中国智能能源网不仅在理论框架上日趋成熟,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此提出以下两个建议:一是中国领先制定智能能源网络国际标准。鉴于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智能

8、能源网概念,并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以及受服务对象为广大农村用户这一客观因素影响,目前农网还存在着发展投入不足、网架基础较薄弱、装备水平不高、供电损耗偏大、地区间差异较大等问题,网架建设和供电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农村低压电网发展存在瓶颈,农网自动化建设及实用化水平有待提高,农电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统一,农网用电互动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实现农村电网智能、高效、优质运行,能够使农网更好的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保障。三、 项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1. 项目研究内容1) 智能台区建设与改造,以及供电公司与用户之间双向互动网络的

9、建立;2) 利用互动网络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性,对家庭和工商用户的家用电器和照明设备、生产用电气设备进行智能用电分析,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3) 利用互动网络获得实时电压无功数据,采用农村电网专用型的D-STATCOM,进行低压系统无功-电压调节,降低低压电网的损耗,同时D-STATCOM的滤波和三相不平衡调节使得供电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4) 每户安装的互动终端、表箱安装的多功能表、无线传感器、安装在智能台区控制箱的集中器、多台区共用的综合管理系统;5) 建立智能台区信息管理平台。2.采用标准农村电网节能技术规程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B/T 2423.1-20

1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实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实验方法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11、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IEC870-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C870-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QGDW_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614-2011 农网智能型低压配电箱功能规范和技术条件QGDW615-2011 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条件GB/Tl2325 电能质量供

12、电电压偏差GB/T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DL/T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73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Q/GDW126 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Q/GDW127 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Q/GDW374.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Q/GDW374.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Q/GDW377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GDW376.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435 农村电网无功

13、优化补偿技术导则Q/GDW462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2. 项目研究的关键和难点l 关键技术:1) 智能台区建设智能台区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配变监测、计量、集中抄表、电能质量监视、无功优化控制补偿、电能质量调节/谐波治理等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实现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综合治理,降低损耗等功能应用的一体化平台设备。同时,系统具备的用电安全监测管理功能,实现台区的漏电、窃电监测,故障监测与定位,提高用电安全管理水平。为了实现迅速定位故障点,在分支上安装若干带有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2) 建立双向互动网络用户的智能电表在通过表箱内RS-485通

14、信线连接到无线传感器(无线采集终端),各用户的用电数据传输到采集器,采集器通过本身无线微功率网络,将各电表数据、用户停电信息上传到智能台区集中器、后台系统,此为双向互动的上行通道;台区集中器含无线接受与发射功能,将各用户的相关数据传输到用户家中的互动终端;供电公司可通过后台系统向用户发布信息,例如停电通知等内容,也由台区集中器转发,此为双向互动的下行通道。台区通讯终端通过GPRS无线、光纤、3G或光载无线(ROF)通信等网络将数据统一上传至后台主站。后台系统主要任务是故障报警分析计算、管理、下达通告台区线损实时理论计算、三相不平衡度计算与分析、低压业扩报装经济性分析均依据电力系统现有成熟理论并

15、结合台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3) 无线网络设计本项目设计两种无线传输方案。一种针对环境简单,距离较短的场合,使用ZIGBEE组网;对于距离超过300米、通信环境差的地域,推荐使用光载无线网络方式。光载无线技术Radio-over-Fiber(ROF)是一种光和无线结合的通信技术,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来源于用户对无线接入网的带宽的需求。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防电磁干扰等特点,而无线接入则可以给用户带来无处不在的方便快捷服务,且免去了铺设光纤的昂贵费用,于是,人们就想能不能用一种技术将有线与无线接入融合起来。Radio-over-Fiber(ROF)技术就是应这种需求而出现,并且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热点。 目前光载无线技术应用在移动通信中,丰富的传输带宽、无缝的覆盖范围、大容量、低功耗等优点均使得ROF系统光无线网络融合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它对信号的调制格式具有透明性,它只提供一个物理传输的媒介,可以把它看成天线到中心控制局之间点到点的透明链路。自90年代后经过快速的发展,ROF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80年代美国首次将ROF技术用于军事用途。ROF技术充分结合光纤和高频无线电波传输的特点,能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射频信号有线传输和超过1G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