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6117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目 录1. 总论.1 2. 市场分析.63. 方案选择及工艺流程.74. 燃气.155. 通风除尘.176. 电气传动及自动化.197. 自动化仪表.208. 土建.219. 通讯.2210. 总图布置.2211. 环境保护.2412. 安全与工业卫生.2613. 建筑工程防火.2914. 节能.3015. 项目建设进度.3316. 投资估算.3417. 技术经济.36附件1、总论 1.1项目名称 *市*镁制品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焦炉气生产3.5万吨/年镁及其合金技术改造1.2建设单位 *市*镁业制品有限公司1.3建设单位 *市*县*村1.4概述 X省*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原煤开采、 炼焦、

2、化工、金属镁冶 、城市煤气外供为一体的生产集约型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民营企业。多年来。*投资有限公司坚持贯彻“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和“求真务实,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大力推进“炼焦化工镁合金”一条龙生产发展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镁制品有限公司是*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现有职工400人,其中技术人员50人。该公司现有年产1万吨金属镁生产线,整个生产线工艺装备落后,利用率低,能耗达6.0694吨标煤/吨镁,经济效益差,不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国家产业政策,是急需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的项目。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1*市实现绿色转

3、型的需要 目前,*市正在进行“十二五”规划编制,提出以“绿色转型”为主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保护资源环境,更好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敲各自与那型企业,污染物排放两大的企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尽心设备设备和工艺的升级改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和企业的绿色转型。1.5.2企业自身调整结构的需要 *公司现有年产1万吨金属镁生产线,整个生产线工艺装备落后,利用率底,能耗达6.0694吨标准煤/吨镁,经济效益差,产品竞争力不强,是急需进心产业升级和改造的项目。同时该项目的投产将有利于控股公司富余焦炉煤气的综合利

4、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控股公司富余焦炉煤气的综合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控股公司煤炭、炼焦、化工、发电金属镁产业一体化,形成一瞧特有的镁合金深加工循环经济新模式。1.6项目建设条件1.6.1符合政府产业政策 金属镁产业是国家和X省政府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并获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白云石煅烧窑的改造、还原炉的改造、金属镁冶炼等生产工序的节能减排已作为X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入省市政府的节能环保议事日程。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市建设最具竞争力的镁产业基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我省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6.2项目用地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县*集团工业园区内,地势开

5、阔、平整,无需另外征用土地。1.6.3交通运输*县交通以公路为主,*至*、*至*两干线穿越县境。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175公里。该项目建设地点紧邻307国道,距*高速公路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1.6.4原料资源1.6.4.1白云石资源白云石是交通镁冶炼工序的主要原料。X省有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按1吨金属镁消耗11吨白云石计,该项目年产3.5万吨金属镁则年需白云石38.5万吨,从*县采购供应。白云石成分见1-1 白云石成分 表1-1化学成分 %酌减CaOMgOSiO2Fe2O3Al2O3Na2O+Ka2O4548303319210.50.50.50.151.6.4.2硅铁资源

6、硅铁是金属镁冶炼工序的还原剂。按1吨金属镁消耗1.05吨硅铁计,该项目年产3.5万吨金属镁则需硅铁3.675万吨,从甘肃、内蒙等地采购。硅铁化学成分要求:硅含量75%,自由硅含量50%,杂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1.6.4.3萤石粉供应镁还原反应是一个多相化学反应,反应的速度除物料活性度外,还与物料间的相互扩散有关。在物料中添加难熔的萤石粉有利于物料间的相互扩散,有利于还原过程的进行,提高镁的出产率。按1吨金属镁消耗0.2吨萤石粉计,该项目年产3.5万吨金属镁则年需硅铁0.7万吨,从市场采购。萤石的化学成分要求:CaF290%1.6.5燃料供应该项目所用燃料为净化焦炉煤气,热值为3789KCal/

7、Nm3,消耗量12000Nm3/h,年需量1.2亿立方米,由控股公司统一供给。1.6.6电力供应该项目装机容量7000kW,由控股公司3.5万伏变电站供给。 1.6.7其它能源介质该项目所需的其他能源介质有水、压缩空气、蒸汽、氮气等,均由控股公司统一解决。1.7生产规模按11吨白云石生产1吨金属镁和2吨白云石生产1吨煅白计算,年产3.5万吨金属镁的生产线年需白云石38.5万吨,年生产煅白19.25万吨,年产镁合金3.5万吨。1.8煅白质量灼减度0.5% 活性度30 1.9主要设计原则 1)以镁合金行业先进技术为先导,以节能减排为中心、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提高综合效益。 2)总图布置

8、流畅、合理,充分利用当地有力条件,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投资。 3)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节能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做到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10项目主要内容 1)白云石煅烧系统:包括白云石料场、上料系统、煅烧窑、废气除尘系统等 2)制球系统:包括破碎机、球磨机、配料系统、压球机和除尘系统等 3)煅白还原系统:包括还原炉、真空系统、冷却水系统等 4)精炼及镁合金系统:包括精炼炉、镁锭连铸系统等1.11劳动定员本项目全部定员750人,其中生产工人670人,管理人员80人。1.12项目建设工期从初步设计开始到建成投产,工程建设工期约需24个月。1.14投资估算项

9、目总投资估算为3043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200.28万元,建设期利息238万元,流动资金7000万元。1.15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630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52689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30.72%,投资回收期为4.38年,投资利润率为21.4%。1.16结论1) 该项目利用新型、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造,是综合利用发展项目,年产镁合金3.5万吨,可节约标煤6.125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 该项目具有的多项新技术,在国内镁合金已有应用,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具有指标先进、运行平稳等特点,是国内镁行业技术改造的先进适用技术。3) 该项目实

10、施后,年产镁合金3.5万吨,创造利税2502万吨,利润10007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4) 经过技术经济分析,该项目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投资风险较小,从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2市场分析金属镁是世界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绿色工程新型材料”,金属镁作为目前密度最小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广泛用于交通(包括汽车、火车、飞机、摩托车、自行车等工业)、电子、军工、冶金等领域。金属镁附产品二氧化碳回收后用于医药、化工原料,还愿渣可用于建材行业(水泥原料等)或农用肥料。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镁出口国,20012007年中国镁产品出口中年增幅为15.04%,平均每年出口40万吨左右。随着节能减排为世界各

11、国的共识,交通轻量化将会给镁材料和煤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在未来10年内,国外对镁的需求将突破100万吨。2007年中国国内镁消费量突破26.3万吨,从20012007年,平均年增长量为39.6%,成为世界镁消费大国。随着国内十年大产业结构调整,镁行业价格理性回归,在未来的十年内,国内镁消费量将突破120150万吨。因此金属镁,尤其是镁合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3、 方案选择及工艺流程3.1白云石煅烧窑白云石煅烧窑是用来将白云石煅烧成煅白。该项目年需煅白19.25万吨,按年工作时间335天计,日产煅白需要575吨。为方便生产组织,决定建设两座由南京中圣园机电有限公司设计的日产300吨煅白环形套筒窑,窑型为SP-ASK-300TPD。3.1.1环形套筒窑煅烧原理环形套筒窑采用并流和逆流相结合的煅烧方式,由内外套筒组成,白云石的煅烧是在内外筒的环形通道内进行的。其煅烧工艺如下:白云石由料车提升至窑顶,经一密封系统自动进入窑膛内。该密封系统使用来避免装料时外界的空气渗入窑膛内而影响窑的负压操作。白云石通过窑顶的旋转布料器到达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由砌筑有耐火材料的外壳和同心布置的上、下内筒组成。白云石在窑膛预热带被燃烧废气预热后进入煅烧带。煅烧带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