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856014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一、 问题提出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及环境三个要素组成的复杂体系,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以教学材料为中介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育在个人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不仅会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而且会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有的学生随意和周围同学讲话;故意打断老师的讲话;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音乐;随意打闹等。这些问题行为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2、,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而且还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打断正常的教学秩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据调查发现在典型的小学英语课堂里,25%一 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近年来对小学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亦表明,有问题行为的儿童约占调查总人数的53%。比例之大,已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据调查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 20 分钟左右,高年级小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大约为 25 分钟左右;随着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小学生尤其是

3、高年级小学生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的控制,要求独立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小学生开始出现抵制成人和纪律的约束,出现反社会行为;小学生情感发展不稳定,自制力、坚持性、耐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常常要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己自觉的行动来完成某项任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导致了小学英语课堂的问题行为十分突出。因此对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很有价值。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问卷、录像观察和访谈,旨在了解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揭示出高年级小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应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

4、有效对策。(二)研究的意义.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中,问题行为比较普遍且突出。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打断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使教师无法按照自己的节奏上课,长此以往教师对课堂教学会产生疲乏厌烦等情绪,难以体会到教学的快乐;对学生而言,学生的注意力随时被打断,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生也会逐渐对课堂感到厌倦,视课堂如同“牢房”。因此研究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是整顿、规范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2.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行为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能够妥善、合理地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和

5、谐以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但是一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不仅打断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探索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管理模式,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3.是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需要英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对问题学生一味的简单呵斥或压制,那么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导致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帮助问题学

6、生改变自己问题行为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三、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本课题的基本思路是:问题提出一理论分析一调查研究一探索原因一提出对策。问题提出是在分析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现实状况和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 “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必要性;理论分析就是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及分析国内外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做了分析和界定;调查研究是运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和分析“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探索原因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导致“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提出对策是在上述调查研究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7、,就如何减少和控制“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从研究课题出发,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从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比较全面、权威的资料,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为了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本研究充分利用互连网、图书馆的资源,检索了大量有关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问题行为等相关研究的丰富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补充。2.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就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

8、。通过设计观察表,观看录音录像设备,统计出实验班级学生的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种类、频率、比重,并进行定量研究。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统一提问、问答的形式与内容,对于所有被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同时,以同一种方式发放与填写问卷自编问卷,从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四、研究实施过程(一)研究对象:六年级学生(二)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月012年月。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补充,撰写相关的文献综述,制定并完善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月013年月。进行课堂问题行为的操作性研究(包括课堂观察、个案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积累并反思,撰写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适时进行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2月013年3月。分析、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预期成果.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的调查报告。.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的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相关附件,如:录像、照片、电子文档各项材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