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善若水》有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465827 上传时间:2017-09-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上善若水》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上善若水》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上善若水》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上善若水》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上善若水有感老子 第八章云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 所以最接近于 “ 道 ”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 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 它以 “ 上善若

2、水 ” 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 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 至净、 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 圣人 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 “ 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 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 “ 善 ” 字, 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最后的结论是:

3、 为人处世的要旨, 即为 “ 不争 ” 。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公元前 516 年周朝覆灭,老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 55 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可能是务农吧,这一段没看仔细)。这时比老子小 20 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 “ 孔子问李 ” 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 “ 龙 ” ,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 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 孔子说: “ 逝者如斯乎 ” , 老子却说: “ 上善若水 ” 。 信奉 “ 礼教仁义 ” 的孔子与一心想 “ 回归自然 ” 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 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

4、铺下了奠基。水, 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 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 而不与万物争利, 如古人所说:“ 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 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 “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 “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 居善地 ”

5、;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 “ 心善渊 ” ;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 “ 与善仁 ” ; 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 “ 言善信 ” ;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 正善治 ” ;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 事善能 ” ;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 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 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 “ 动善时 ” ;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 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 孔子说, “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因为水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余秋雨的都江堰中

6、也写道: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 为虹为霞; 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为人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这便是道。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