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4870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考古诗赏析题辅导讲座【中考考点一览】(一) 明确情感主旨例题: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2010 湖南省长沙市)(二) 对词、句的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太清”的意思是 。 (2010 上海市)(三) 指出景物的特征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010 浙江省金华市)(四) 鉴赏语言冰壶洞胡应麟(明)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2

2、010 浙江省东阳市)(五) 鉴赏表达技巧春 雪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2010 年四川成都)(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六) 描绘画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010湖南省岳阳市)(七) 常见意象的内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八) 朗读节奏用“/ ”划 分下面诗 句的朗读 节奏 (每 句只划一 处 (2010河北省)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 写出押韵的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20

4、10 四川省眉山市)【应试知识储备】2(一) 题材类别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水调歌头 苏轼 宋武陵春 李清照 宋望江南 温庭筠 宋蒹 葭 诗经 春秋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无题 李商隐 唐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赤壁 杜牧 唐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石

5、壕吏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春望杜甫 唐观刈麦 白居易 唐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泊秦淮 杜牧 唐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游山西村 陆游 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西江月 辛弃疾 宋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已亥杂诗 龚自珍 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渔家傲 范仲淹 宋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望岳 杜甫 唐使至塞上 王维 唐即景抒情 / 言志观沧海 曹操 三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行路难 李白 唐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相见

6、欢 李煜 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 浣溪沙 晏殊 宋3长的感伤。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诗 乐府民歌 南北朝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 雎 诗经 春秋教师讲析:写景诗赞美山水,思念家乡亲朋,表达胸怀志向等。如:观沧海 、 次北固山下 、 钱塘湖春行 、 天净沙 秋思 、 望岳 、 渡荆门送别 、 早春 、 渔家傲 秋思等送别诗 表达离愁别绪,表达对亲人、朋友、家乡的恋恋不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元二使安西 、 送友人田园诗 对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淡泊名利,远离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7、洁品质。饮酒 、 归园田居 、 游山西村爱情诗 表达爱恋,对爱人的思念、追求。 无题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 关雎 、 蒹葭咏物言志诗 所咏事物象征某种品质精神卜算子 咏梅 (陆游) 、 梅花 (王安石)边塞征战诗 报效国家的豪情,戍边将士的乡情,征夫百姓的同情使至塞上 、 渔家傲 秋思、 雁门太守行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石壕吏即使感怀诗 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可以是建功报国,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感叹世事等情怀。春望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过零丁洋 、 己亥杂诗 、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主要思想内容和情感 诗篇举例写景诗送别诗田园诗爱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

8、战诗即事感怀诗 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可以是建功报国、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感叹世事等情怀 春望 、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 江城子 密州出猎等4(二)常见情感表述愉悦、欢快、喜悦 恬淡、闲适、豁达寂寞、孤独、烦闷 忧愁、惆怅、伤感留恋、离愁别绪、依依不舍 激愤,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三)常见意象的内涵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 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 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 艺术形象)。意象 情感 / 思想 例句及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

9、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 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 折柳”就有相留之意。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 月光寒。(无题李商 隐)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大海多传达宏伟抱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

11、虞美人李煜)5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1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 颢)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12、。(武陵春李清照)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头。(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松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 桢)梅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菊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

13、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6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思乡、离愁、孤寂的情思。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 隐)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舟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14、次北固山下王湾)【明确情感主旨 答题方法指导】(一)方法介绍1、 审标题题目是对诗词内容的概括或写作缘由的交代,因而不可忽视。2、 抓文眼所谓“文眼”是指诗歌当中能够比较直接点明作者情感和主题的关键性语句,这些句子都是诗词的灵魂,对诗词的内容和中心具有概括作用。3、 观注释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便于考生答题,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作者简介,或写作时代等,这些资料往往可以用来帮助理解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4、 判类别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和情感的类别。(二)方法讲练1、 审标题(例题一,以讲为主)题目: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 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教师讲析:如果仅就诗句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方塘美景,若要问其中的思想内涵,确实难以下手。但看了题目后,我们可以联想 “观书”与“方糖”的关系。经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将方塘喻为明镜,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所以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例题二,以练为主)题目:山中留客 张 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008 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