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134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考试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 第四卷 复习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第一节:明初诗歌和散文高启(诗歌)53 页1、明代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所谓“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2、代表作青丘子歌 ,直接表达了他的生活志趣宋濂(散文)57 页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刘基(散文)58 页在散文创作上,与宋濂相并称,代表作郁离子 。第二节:台阁体与茶陵派台阁体 60 页: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其倡导人号称“三杨” ,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故称其诗为“台阁体” 。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 ,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2、。 (名词解释)茶陵派 61 页: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当时社会弊病已日见严重,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文风已不容不变,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 ,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以图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振兴文坛。 (名词解释)第 4 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一节: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前七子 67 页: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

3、,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名词解释)第二节: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后七子 70 页: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 之名。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名词解释或简答)第四节:归有光与唐宋派唐宋派 75 页: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

4、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理论成就) 、茅坤和归有光(创作)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名词解释或简答)第 5 章:明代杂居的流变第 1 节: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朱权 82 页:戏曲著作:太和正音谱 。第 2 节:徐渭及其讽世杂剧徐渭 86 页:1、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 ,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 玉禅师翠乡一梦 、 雌木兰替父从军 、 女状元辞凰得凤 ,被誉为“明曲第一”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狂鼓吏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

5、嵩;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人性的虚伪本质;雌木兰替父从军:木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女状元辞凤得凰:刻画了才华出众的女状元黄崇嘏(q)乔装男子,安邦定国,只因暴露女儿身,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2、 四声猿在思想内容上,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洋溢着狂傲的反抗思想。体制音律上,有不少创新:一是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二是徐渭是大量写作短剧的第一个作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长短不一,从此短剧大为盛行。三是在音乐上或用北曲,或用南曲,不拘一格,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3、 南词叙录88 页,一般认为是徐渭所作,这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

6、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和繁荣传奇 91 页:明清时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明中叶到清中叶最为盛行。(名词解释)第 2 节:明代中期三大传奇三大传奇 93 页: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 、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浣纱记94 页: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第 3 节: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玉簪记98 页:

7、作者高濂。第 4 节:吴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1、吴 100 页: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 ,语言“僻好本色” 。沈璟的理论和吴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 ,也要“协律” 。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 ,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 、 “摹勒家常语” ,也产生了弊病。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等。2、吕天成 101 页:理

8、论代表作曲品 。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3、王骥德 102 页,专著曲律 ,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4、临川派 102 页: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也称“玉茗堂派” 。其领袖人物是汤显祖。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时人称他为汤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 , “临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汤显祖重视创作上发挥作家的想象、语言上讲究“机神情趣” ,既要本色,又要有文采。他强调“曲意” ,主张“意趣说” ,反对吴江作家“按字模声” 、 “宁协律而不工”的主张。此派的曲家还有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邹兑金、阮大铖、吴炳、孟称舜等。第七章:汤显祖第二节:汤显祖的代表作牡

9、丹亭111 页一、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作品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剧中的杜丽娘是第一主角,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人物画廊中难得的典型形象。1 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她为此精神苦闷、忧郁。老师对于诗经 “后妃之德”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她的认同,反而激发了她青春的觉醒。在“游园”中她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好青春与明媚春光的吻合,萌发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2 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然而寻梦的失败使她由梦境的喜悦

10、而徒然转为无限的悲怆,但她又不甘心就此死去,死前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上等待梦中情人。3 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在杜丽娘对于爱情坚持追求中,可以看到作者讴歌爱情强大力量的用心。爱情的力量可以让死者复生,能够征服封建礼教。生动的表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 ,然而“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 2、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 、 牡丹亭 、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

11、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其书斋名合称 “玉茗堂四梦” 。 在这“四梦”中,又以牡丹亭和邯郸记的成就最高。正是凭借这“四梦” ,汤显祖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地位。 (名词解释)第十一章:晚明诗文第一节:李贽童心说 171 页: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 ,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名词解释)第

12、二节: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公安派 173 页:明代后期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而得名。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大拟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 ,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 (名词解释)第三节: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竟陵派 176 页: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

13、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 (名词解释)第 4 节:晚明小品文1、晚明小品文 177 页:是指体制短小,清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 ,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 ,题材上不拘一格。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日常生活状貌和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代表人物有张岱(代表人物) ,汤显祖,冯梦龙等,晚明小品文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 20 世纪二三

14、十年代。(名词解释)清代文学第 1 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一节:遗民诗人1、遗民诗人 210 页:主要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2、顾炎武提倡 211 页:“文须有益于天下” 。第二节:古文三大家“清初三大家”215 页:侯方域,魏禧和汪琬。第 3 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第 4 节: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1、梅村体 219 页:诗歌体裁,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 ,主要指的是他的七言歌行体诗歌。吴梅村吸取白居易、元稹等歌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独具一格。在题

15、材内容上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 。 (名词解释或简答)2、吴伟业代表作:圆圆曲221 页,是“梅村体”的代表作,也是吴伟业脍炙人口的长篇歌行。第 5 节: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1、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曹贞吉、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阳羡词派的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蒋士铨、洪亮吉、黄景仁等都受其影响。2、浙西词派:浙

16、西词派是清代重要词派。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都是浙江人,故称之。浙西词派崇尚南宋的格律词人姜夔、张炎,标榜醇雅、清空,注重词的声律、技巧。在清朝步入盛世时,提出词的功能“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 ,投合文人学子由悲凉意绪转入安于逸乐的心态,也适应统治者歌颂升平的需要,故天下向风,席卷南北,一直延续到乾隆末年。属于该派的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3、纳兰性德(16551685) ,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