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4601038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科普说明文教学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与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没有把握住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文章不是无情物,科普说明文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该像其他文体的教学那样,还原语文的本色,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麋鹿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四字经”。 一、关注语言特点,注重“品” 在麋鹿这课上,笔者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以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与表达水平。 【片段赏析一】 1.出示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2.这句话概

2、括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如果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麋鹿的外形特点,是哪个词呢?(板书“奇特”) 3.轻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出麋鹿外形的奇特的。(学生交流) 4.作者抓住麋鹿身体最显著的四个部位,用上了四个短句,准确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征。这就是概括介绍的魅力。 5.在这句话中,有个字反复出现,写得最为精妙,是哪个字?(“似”) 麋鹿的身上,有四种动物的相似之处,但综合起来看,和这四种动物又不像。这种似像非像的特点,作者用四个“似”字短句就表达清楚了。这是科普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一大特色:用词准确精妙。 二、学习语言表达,体现“悟” 很多老师认为,教一篇科普说明文,就得讲说明方法,否

3、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条条款款,枯燥乏味,学生学得了无生趣。 麋鹿这篇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奇特,然后具体地从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进行介绍。这是课文的又一个写作特色。教学时,笔者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这种写作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生长点。 【片段赏析二】 1.除了读懂尾巴的奇特外,同学们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麋鹿喜欢在哪里生活? 2.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简洁的句子,不仅把麋鹿尾巴的功能写出来了,还介绍了麋鹿的生活习性。这也是这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又一个特色将外形描写和生活习性介绍结合起来。

4、3.联系下文,还有哪一部分的介绍也是这样写的? 4.学生交流“蹄子”的写作特色。 三、感悟文本情感,凸显“读” 在教学麋鹿这课时,笔者将“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作为教学的重点,激活文体的“情”,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麋鹿回家的历史意义,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爱麋鹿的情感。 【片段赏析三】 师:麋鹿的传奇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麋鹿的哪段经历牵动了你的心? 生1:读了麋鹿的第一段经历,我感到很奇怪,很惋惜,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怎么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 生2:读了麋鹿的第二段经历,我眼前仿佛看见了麋鹿的斑斑血迹,听到了麋鹿的声声哀鸣。 生3:读了麋鹿的第三段经历,我感到很庆幸

5、。如果没有贝福特公爵的保护,没有人们对麋鹿的保护,说不定麋鹿真的会在这个世界消失。 生4:读了麋鹿的第四段经历,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土。 四、开展主题阅读,紧扣“说”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无法飞翔。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提高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片段赏析四】 1.自主阅读鲸,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讨论:鲸介绍了什么内容?鲸和麋鹿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学了两篇描写动物的课文,大家对如何写好一种动物有了什么收获?(生交流) 4.课外再阅读两篇关于动物的文章。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通过开展主题性阅读,用一篇带出一组,在比较异同点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了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