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57598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汉字的本源含义深入骨髓的汉语情(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文 小篆隶书 楷书 行书会意,形声字 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其义有: 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 2.善事父母之人曰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 3.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 4.奉养、孝顺曰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 5.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 6.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

2、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云 :孝乃天经地义。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勿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乃孝顺第一步。 人之行孝,不能离开敬。孔子曰: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对父母的教

3、诲,是不是恭敬听受? 小时候,父母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吃;现在,最好的食物,记得请父母先吃了吗? 家中最好的房间是否敬给父母居住?他们的衣食住行经常关心吗? 父母交待的事情,可曾尽心尽力办好? 父母有病时,能不能尽力侍奉,想方设法减少他们的病痛? 远游在外,已经多久没有向家里问候、回去探望了呢? 更进一步,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光耀门楣,孝行至此就更加圆满。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如欲多明白孝亲的道理,请听德育故事 “孝” 的部分。 小篆 隶书 楷书会意,形声字 解: 小篆仁,从人 ,从二。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乃亲如一体也。按二者有两者相容的仁厚之象,即厚以待人,故能亲。二人能相容相合,故有视人如己之意,本意作亲解。孔广居以为:仁,亲也,人莫亲于父母,故以二人为意。又二象上为天下为地,盖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 其义有: 至大至善之道德曰仁。 爱曰仁。仁以爱人。上下相亲,谓之仁(中庸) 有仁德者亦曰仁 同情爱护曰仁。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仁者人也 仁者心之本体,性也,理也,觉也。如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5、德教,德化,善政曰仁 教化曰仁 人若心中永远包含着两种人,一为善,一为恶,则此人心中必有至爱,当能与人和睦相处,化干戈为玉帛。故古人言:仁者无敌;或云:仁者爱人也。确实人若有恕人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故仁诚为立身处世之根本甲文 金文 小篆隶书 楷书 行书象形字 解:金文人象人侧立曲身垂臂之形,以其为立,古仅见一臂一胫。人本义作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解。而贵乃高意,即天地间之灵性以人所秉赋者较其它万物为最高,故曰人为万物最灵者。 其义有: 万物之最灵者曰人。 与民通,泛指一般人。 贤才曰人。 他人,某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仁通或仁也,仁者人也。易经曰

6、: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人曰三才,人既能与天地同列,则当效法天地之自然,无有分别,淳心仁厚,宽广无际。如弟子规所言:天同覆,地同载,故人与人之间,当要和睦相处,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平等对待,共存共荣,才能营造一个真正和平的世界金文 小篆隶书 楷书 草书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圣字从耳从呈。呈之本义作通解,(见说文解字)乃指于事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之称。 白虎通谓:圣者,通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朱骏声氏谓:耳顺谓之顺,故从耳。 又圣者挺立于世,无不精通事理、通达万物之情,故其能大公无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故曰圣。 其义有:博通事理曰圣。尚书洪范:睿作圣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道德修

7、养造乎极地者曰圣。如:至圣、宗圣、亚圣等等。 尊称皇帝的。如圣旨、圣驾。 至高无上的。如圣人、圣者。管子内业篇谓: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精通曰圣。如: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 古人道:读书志在成圣作贤。因为读书能识理、能明辨是非、能变化气质、能克制自己不造罪业。故圣凡之别唯在觉 迷之间而已!何况人生苦短,生命中能清楚的自我掌舵,作个明白的人,确实不易;唯向圣贤学习,亲近仁德之人,契于心,融于行,才能真正做一个通达事理之人。 金文 隶书楷书 行书 草书会意 形声字 解:小篆顺从川从页。页即面之意,川谓水流意。形容人面之文理如同水流般,温顺自然而丝毫不违逆。 故其本义

8、作理解。 按人面乃七情中最易表现之部位;而水流因其有脉络可循,故可井然循之而下。而人心是否温厚顺从,即可从颜面表情而窥见一斑,此乃顺之义也。 刘熙氏以为顺循也。循其理也。 徐灏氏以为人之恭谨逊顺曰顺。 其义有: 顺理之事曰顺。 例如: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左传.隐三年。此六者乃天经地义,顺理之事。 归从、顺从。 不敢违逆 遵循 依从、顺从 承、仰承 服、归服 循其自然 沿着、随着 常言道:相由心生,颜面的表情莫不系之于起心动念上。故子曰:色难;人要保持色温而貌恭的确很难,尤其事奉父母最难的亦在于顺亲。仔细想想我们是否父母说一句,而顶了好多句呢?深

9、信,每个人也希望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因为自古以来孝子是最有福的人。如果我们想一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则当先从事亲开始!甲文 石文 小篆隶书 楷书 行书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的礼,从示从 ,亦以 声。又示谓奉祀之神, 谓奉祀行礼之器,乃盈满祭器而陈以祀神曰礼,本义作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之实际行为,乃吾人所当笃实践履者。 其义有: 人类行为之规范曰礼。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宧学事师,非礼不亲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馈赠财物曰礼。如年礼,贺礼 威仪也。天理之节文也。礼记内则礼率初,礼谓威仪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

10、,盛德之至也。 以礼相待之仪式曰礼。如礼仪,礼节。 燕食曰礼。 礼遇曰礼。如礼贤下士。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 经名。如礼记周礼仪礼三者合称为三礼。 膜拜,如礼佛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 会秩序乱象常见。若吾人能多点克制功夫,由自己本分做起,家庭 做起,深信社会会更加祥和,有礼的。小篆 隶书 楷书会意 解:林义光氏以为古者执烛以入,从人持火。故以此见光明之意。小篆,从火在人上,意即持火在人顶上,则所照必广且远,凡所照及,无不皆明亮。故其本义作明解(见说文解字),乃明亮之意。 其义有: 明亮曰光,如与日月同光

11、光线曰光,如日光、星光、灯光、电光 明丽之景色曰光,如日月光华 智能、德望曰光,如和光同尘 荣耀曰光,如邦家之光 花用完尽曰光,如花光、用光 只,仅仅,如不光 光乃指光明正大,人一生行仪,当光明磊落,如孔夫子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果能光明坦荡行事,则能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一生毫无牵挂。金文 小篆 隶书楷书 行书 草书会意字 解:从人,从言。意谓人言为信,因言乃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见得人,故信之本义作诚解,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 其义有: 诚实不欺曰信,如信义,信用 听从不疑,如相信 函札曰信,如信函 使者曰信,如信使 消息曰信,如信息 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义,皆显明信义的重

12、要。如同弟子规所言凡出言,信为先。此即告诫吾人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若欲了解弟子规的内容,请进入我们的读经教室 弟子规影音档。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会意,形声字 小篆:愧,从心从鬼;鬼之本义作惭解。当心里感有羞意时,才能生起惭愧之意,故从心。又鬼字,古之意为人死后之精气所聚,含有其形多变与使人坐立难安之意味,故当人之内心有了愧疚羞惭时,必形色匆匆,惶惶不安;故愧字其本义为惭。 其义有:1.惭。如惭愧 自惭 诗经 大雅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书经 说命其心愧耻,若挞于市。 2.使人羞惭。 礼记 表记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3.罪咎。 古人谓: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皆在阐明人之心志当要光

13、明磊落。一生中不过数十寒暑,活到八十岁在人间也不过二万多个日子,千万不要愧对良心而遗憾终身! 然而,纵观当前社会风气,似乎羞愧心早已失去。放眼天下,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已被利字所取代,故道德低落,固守良心的那把尺羞耻心已丧失了。试想,人若不知有愧心、不能反思自己的行谊,则任何伤天害理、为非作歹之事焉有不敢作之理。因此,惭愧心之有无,对于我们一生迎向光明,或步入黑暗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为,惭愧心能发露忏悔、能改过向善。倘若,自幼就能教导知愧心,则将来必是正人君子。 古人造字极富深义,愧字的意涵,正是教育着我们做人要坦诚不欺,心中不要有鬼。小篆 隶书 楷书形声会意 字 小篆:儒,从人从需;本义作学者之

14、称解。学者乃有道之士,故从人。又需字,为需要义,学者乃人群中所最需要者。故儒从需声。又扬子法言说通天、地、人曰儒。 其义有: 1.研究道学及有道德之人。如 论语 雍也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义的是君子儒,为利的是小人儒)周礼 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2.孔子之道。如 汉书 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 3.儒者的,有儒者气质的。如:儒臣、儒将 4.儒雅。气度雍容,学问深湛之谓。 5.柔也。 6.顺也。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治国的经纶,是立身处世典范。其重要代表典籍就是

15、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惟近百年来,因为国家动荡,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坏,对许多现代人言:儒学的认知不仅模糊,甚至是一无所知! 而儒学的教育就是伦常,何谓伦常?就是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门伦理,这五种关系与每个人皆息息相关,一伦不好都会牵动其余四伦;故从尧舜时代治理天下,即从教化伦常开始。因为伦常是自然之道,其伦理是维系社会安定的力量,是国家富强之基。吾人从造字的深义中可以明白,原来儒是人之需啊! 因为儒家教学宗旨就是让我们学道,明白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五伦,至于怎样落实?就是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云: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无论任何时代,伦常永为人类所必需,道德永为行为的标准。中国绵延五千年而代代承传者莫不奠定于此。所以,身为华夏子孙,我们焉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不明白圣贤所教为何呢? 若想进一步了解儒学,在本网传统文化栏目中的儒学简介,和时尚话题栏目其它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