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454557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考试题零培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零培班)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2论语颜回第十二记载: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据此可知()A孔子的思想在当

2、时受到广泛认同 B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C齐景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 D孔子的主张得到齐景公的赞同3.汉代存在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所作,治学倾向于阐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倾向于研究六经本意。今古文经学之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持续了200年之久。古文经学之争说明()A百家争鸣得以恢复 B董仲舒新儒学排斥今文经学C三教融合已现前奏D儒学地位的确立是重要诱因4.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理学与心学代表齐聚信州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陆九渊在会上批评了某位思想家的主张:“墟墓

3、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以下属于陆九渊所批评的思想家的主张是()A事异则备变 B弱者道之用 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A科技发展推动理学发展 B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C理学思想依据客观规律 D沈括开启北宋理学之源6.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

4、之贵”,取“无事之食”。由此可知,顾炎武()A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 B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C强调实行“众治”的优点 D分析了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7.有学者评价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斗,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古希腊()A文学成就辉煌灿烂B强调人神互通 C人文精神色彩浓厚 D重视神的作用8.古代世界的人们认为“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的内心也是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知道精神与肉体不可能天然地统一,更加注重个体人性的光芒,于是“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还

5、需要拥有完美的内心”成为当时“理想人”的标准。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B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C人们宗教信仰的改变 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9.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作者意在强调()A理性思维带来自信自主 B天主教统治的极权蒙昧C启蒙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D思想启蒙阻碍社会进步10.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的活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对这一材料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毕昇发明了木活字 木活字的起

6、源可追溯到宋代 北宋印刷术较落后 毕昇是中国印刷术的创始人A B C D11.据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被创作出来,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朝,每个朝代都有对应的历史演义小说出版,而且有的还有好几种版本。这主要表明当时()A商业出版迎合了市场需要 B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C世俗文化整合了价值观念 D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12.自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只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过程是不可逆的、随机的,非生命系统也有类似生物进化的、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行为。这表明()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7、具有普适性 B良好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归宿C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相互交融 D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13.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的“一块界碑”

8、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指()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B英国通商要求得到满足C中国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农业转变 D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始15.19世纪6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1868)、电学全书(1879)格物测算(1882)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推动B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改革D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16.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制订了改造联合约章,其第一条就是“本联合结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

9、,以实行社会改造”。这表明当时()A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B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C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17.天演论 制私按语:“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材料强调的是()A民族团结在竞争中的重要性B发愤图强救亡图存的必要性C敢于竞争倡言开放的积极性D肯定人与自然争胜的进步性18.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

10、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19.1921年,孙中山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认为“马克思主义里面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而自己的三民主义才是“造成新世界之工具”。“共产之在苏俄行之,而在中国断乎不能”。此言论表明孙中山()A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C不愿联俄联共D主张发展三民主义20.“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精神穹宇方面的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井冈山创业时期,共产党就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精神穹宇基本框架。”材料中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 )A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C标志着

11、毛泽东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D克服了王明等人“左”倾错误21.“中国的教科书获得了一个契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被表述为政府+,认为这是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一“契机”在( )A中共二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22.22.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23.19

12、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24.1953年8日,艾青在文艺报上发表的谈中国画一文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文艺报上突然出现了俞剑华等一组针对此文进行批判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正确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13、基本确立C54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中国画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二、材料解析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公孙衍、张仪也通过过人的辩术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风云人物。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中(申)君,食客都达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