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4500804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8.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十四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_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课时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岳麓(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3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考纲纲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的背景 过过程和影 响 凡尔赛赛 华华盛顿顿体系 下的和平 1 凡尔赛赛会议议和华华盛顿顿会议议的召开 内容 影响 2 国际联际联 盟的建立和 非战战公约约 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的背景 过过程和影 响 2 联联合国的建立 宗旨及意义义 素养 解读读 时时空观观念 从1914年至1945年 其间间两次世界大战战 对对世界历历史发发展产产生了 深远远的影响 推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及经济经济 格局的演变变 历历史解释释 1 两次世界大战战都是由于资资本主义经济义经济 政治发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第一次世界

2、大战战是帝国主义义的掠夺战夺战 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是世界 人民的反法西斯战战争 2 两次世界大战战都导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 都壮大了美国实实力 都 形成了新的国际际关系格局 都促进进了社会主义义运动动和民族解放运 动动的新发发展 史料实证实证 运用文献史料 历历史遗遗存及后人研究成果 印证证两次世界大战战的 背景 性质质 过过程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观 运用唯物史观观相关理论论 客观认识观认识 两次世界大战战的影响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3 1 背景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 主要原因 欧洲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 3 催化因素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

3、域 4 思想根源 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5 导火线 1914年6月的事件 军国主义 萨拉热窝 2 过程 阶阶段时间时间主要战战况评评价 爆发发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维亚 宣战战 俄 法 德 英等 相继继投入战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全面爆 发发 第一阶阶段1914年英 法与德进进行马马恩 河战战役 8月俄军进军进 攻奥军军并取胜胜 德国速战战速决梦想破灭灭 德军军重创创俄军军 第二 阶阶段 1915 1916年 1915年 战战争中心转转移至东线东线 俄军节节败军节节败 退 德军军也无力继续进继续进 攻 战战争处处于僵持状态态 各国出现现反战战浪潮 1916年德法凡尔登战战役 1916

4、年7月索姆河战战役 英法 德 第三 阶阶段 1917 1918年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战 胜胜利的天平倒向协约协约 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 以 的失 败败而告终终中国 巴西等国参战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真正 进进入全球规规模阶阶段 十月革命后 苏苏俄退出战战争 德军节节败军节节败 退 保加利亚亚 奥斯曼帝国 奥 匈帝国投降 1918年11月 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义 推翻德 皇 签签署停战协战协 定 同盟国 3 性质 一场性质的战争 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 4 后果 1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 西欧相对衰落 国际地位下降 美日崛起 3 引发了独立和革命浪潮 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出现了和

5、 无产阶级革命高潮 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考点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选修3 1 凡尔赛体系 1 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协约国先后同德国 奥地利 保加利亚 匈牙利 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这些条约与 国际联盟盟约结为 一体 构成了所谓的 凡尔赛体系 2 实质 列强在欧洲 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凡尔赛和约 2 华盛顿体系 1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 英 日三国在亚太地区相互争夺 为缓和 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华盛顿会议 美国 日本 门户开放 3 国际联盟 日内瓦 4 非战公约 战争 3 评价 积积极意义义 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限制了

6、国家的战战争权权 奠定了 是国际际犯罪 的法律基础础 为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间的争端 提供了法律武器 局限性对对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的发发生不能起到实际实际 作用 侵略战争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修3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主要原因 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德 日走上法西斯道 路 3 历史原因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潜伏的各种矛盾 德国 日本 意大利的军国主义传统 4 外部原因 英法采取政策 美国制定 中立法案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 焰 苏联采取避战自保政策 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 20世纪30年代欧 亚 非一些国家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7、没能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 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绥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 过程 1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 德军突袭 英法对德宣战 波兰 珍珠港 北非战场 5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 美 英盟军取得了 的胜利 成 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月整个法国被解放 6 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美 英 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签署 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 台湾 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 必须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 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召开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波茨坦会议 发表 波茨坦公告 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重申 开罗宣言 的条件必须实施

8、 诺曼底登陆 开罗宣言 7 胜利 意大利投降 1943年9月 意大利投降 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德国投降 1945年5月 苏军攻占柏林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 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 影响 1 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2 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 民主 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3 改变了世界格局 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4 欧亚建立了一系列 国家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5 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6 客观上推动新科技革命兴起 社会主义 图示理解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

9、家之间的矛盾 思维导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名师指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美国参战的原因 1 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 2 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 美国与同盟 国的贸易几乎中断 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 3 俄国国内爆发二月革命 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 美国提 供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 4 如果协约国获胜 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 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 战后控制其他国家 夺取世界霸权 深化理解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隐患 1 它是一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 秩序 2

10、这个体系的建立具有明显的 分赃 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 在 和平 体系 下 掩盖着许多矛盾 隐患 为后来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深化理解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没能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 1 日本方面 一战中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在与袁世凯订立的 二十一条 中得以承认 2 英法方面 与日本缔结秘密协定 支持日本 3 美国方面 虽不愿日本独占 但是没有坚定支持中国 4 中国方面 由于国力较弱 代表发言未被重视 这体现了 弱国无外交 微点拓展 国际联盟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原因 1 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 全体一致 原则 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 略战争的可能性 2 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

11、 在英法控制下 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微点拓展 美国拒绝参加国际联盟的原因 1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时机尚未成熟 英法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 的企图 列强力量对比对美国不利 2 直接原因 美国倡导成立国联 但国联实际被英法控制 引起美国人不满 3 其他原因 美国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 概念阐释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国为确保既得利益 竭力避免战争 对德 意 日法西斯采取的一种妥协退让 纵容侵略的政策 但没有达到息事宁人 避战求和的 目的 微点拓展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 但当时世界上还有中国等一些国家在 进行民族

12、解放战争 所以战争又具有反法西斯性质 2 面对德 意 日法西斯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 法西斯战争 总体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归纳提升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特点 1 是特殊的政治 经济 军事联盟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国 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 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 但合作始终占主流 归纳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1 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 战争就是灾难 我们必须反对军国 主义的复活 捍卫世界和平 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2 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 共处 团

13、结斗争 3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历史前进的最伟大动力 探究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性质及影响 史论链接 角度1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对矛盾 法德矛盾 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1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由来已久 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 的矛盾 实质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 加上德国积极争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矛 盾更加激烈 2 英德矛盾 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 和欧洲大陆德国过分强大 加上 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 英德矛盾逐步激化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最 主要的矛盾 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 3 俄奥矛盾 俄国同

14、奥匈帝国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向巴尔干渗透 与奥匈帝国矛盾 冲突日益加剧 俄奥的争夺 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 火药桶 角度2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 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瓜分过程中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非正义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来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 结果 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战争过程中 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 露骨地显示了这 次战争的侵略

15、性质 从战争的结果看 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 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 国的宰割与掠夺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 法 德 美力量变化比较表 类别英德美法 1870 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 34 68 11 9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42 189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231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1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3 史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 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 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 并依偎英国的恩惠而求得 一些殖民地的话 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

16、著 我们的前途 史料三 1914 1918年 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 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 瓜分世界 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 家 人口在15亿以上 1 史料一说明英 法 德 美在工业增长 工业产量及所占殖民地面积等方 面存在差距 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 原因 2 史料二充分暴露了德意志的侵略野心 夺取英国的殖民地 成为世界帝 国 3 史料三体现了一战的规模大 影响巨大 也体现了两大集团为了重新瓜分 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英 法 德 美参战的主要目的 提示 1 德国 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实现世界霸权 2 法国 收复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 树立法 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 英国 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打败德国 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4 美国 为了捞取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 即时体验 1 2015 上海单科 21 以下这幅漫画的主旨是 A 英国的殖民霸权受到俄德的挑战 B 英德俄结盟重新瓜分世界 C 英国默认俄德在亚非争夺殖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