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4888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有用(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 3(2-1)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一地理 崔永霞【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发生的过程。2.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了解荒漠化造成的危害。4.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现象的认识和对原因的分析,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的分析,明确荒漠化的危害。3.通过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政策的了解,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可行性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整

2、个地理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然感和紧迫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的环境观。【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难点:荒漠化的含义和表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掌握一个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学法提示】本节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要重视案例分析法。【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用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2.设计意图:本课基于新课程

3、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2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投影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地区,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楼兰。历史学家们誉之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朝时,罗布泊一带就已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地区,河渠纵横,草木茂盛,商贾、游客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是谁让楼兰古国消失了呢?公元 3 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被流沙淤塞,楼兰的生

4、态环境急剧恶化,荒漠化严重,人口被迫外迁。后来,楼兰逐渐变成了废墟,绿洲、良田变成了荒漠。师:从这些材料中,你有何启示?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荒漠化直接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危害者之一。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那么,同学们对荒漠化了解多少,荒漠化的含义是什么呢?读课本 36 页内容总结。从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荒漠化的含义(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后总结)(气候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人类活动) 荒漠化的实质:土地退化师:“沙漠化”的含义等同于“荒漠化”吗?生:荒漠化的含义狭义:广义:土地沙漠化包括 风蚀 和 水蚀 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5、土地退化 ,也涉及人类 滥垦滥牧 所导致的 水土流失 和 生态环境破坏。师:学生总结回答的很好,那么,土地荒漠化除了沙漠化外还有那些表现形式, (学生阅读课本 36-37 页内容,讨论回答)(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后,进一步结合资料图片讲解)借助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认识到,荒漠化的含义,实质。并且,能够分析不同的荒漠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分布,成因。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不同地区的千差万别,激发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土地退化林,草,耕生产能力下降甚至丧失3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不同地区的表现)师:总结回答承转:现在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荒漠化的表现,那么如何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呢?现在让我们以西北地区的荒

6、漠化为例来共同学习,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西北地区为例)老师启发学生: 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流水侵蚀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学生阅读课本 37 页内容,并查阅地图册,或者多媒体西北地区图,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讨论它们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1.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风蚀2.石漠化(西南云贵高原地区)3. 红漠化(南方 低山丘陵地区) 水蚀(实质上属于石漠化)4.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5.盐碱化(华北地区) 不合理的灌溉5荒漠化的成因(西北地区为例)、

7、西北地区的范围、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并讨论与荒漠化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踊跃回答,老师点评,最后总结师:自然因素因素分析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水汽难以达到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蒸发强河流 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植被 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老师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阅读课本 37 页和 38 页活动阅读内容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并且面积不断扩大的认为原因: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积极性提高兴趣满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

8、思维能力的培养。6荒漠化的成因(西北地区为例)学生踊跃发言,内容充实,人口增长所导致的 :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水资源的利用不当。老师表扬学生,要求学生继续发扬,再接再厉。承装:刚才大家的表现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讨论荒漠化有哪些危害?荒漠化的危害师总结:1.荒漠化给 社会和相关产业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为 沙尘暴 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恶化生态环境3、使 农牧业 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那么面对荒漠化的如此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对荒漠化进行防治图文结合,学生印象深刻荒漠化的防治学生阅读课本 40 页内容讨论总结:、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方针:预

9、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等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总结 、 荒漠化的含义(实质)、 荒漠化的成因(以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防治课堂反思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

10、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应注重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能力的提高。7高一地理崔永霞8【问题导学】一荒漠化的含义(一)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的形成:无植被保护继续发展荒漠化的类型: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西北地区的范围(1)行政区范围: (2)地形区范围: 土地缺少了 和 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裸露的地面极易受到 和 土地生产力长期 ,形成了 。土壤中的 和进一步流失92.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小组合作探究:(1)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2)分析西北地区自西向东的

11、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3.我国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在荒漠化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4.课本 P36 和 P38 的活动题。二荒漠化的危害1.说一说全球荒漠化的现状。2.描述沙尘暴发生是的情形,并说出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3.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与沙尘暴有什么关系?三荒漠化的防治1.我国防治荒漠化有哪些具体措施?2.从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出发,分析防治荒漠化的关键是什么?103.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重大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课本 P40 活动题。【相关链接】1.三 北 防 护 林 :三 北 防 护 林 又 称

12、修 造 绿 色 万 里 长 城 活 动 。 1979 年 , 国 家 决 定 在 西 北 、 华 北 北 部 、 东 北 西 部 风沙 危 害 、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的 地 区 , 建 设 大 型 防 护 林 工 程 , 即 带 、 片 、 网 相 结 合 的 “绿 色 万 里 长 城 ”。 规 划 范 围 包 括 新 疆 、 青 海 、 宁 夏 、 内 蒙 古 、 甘 肃 中 北 部 、 陕 西 、 晋 北 坝 上 地 区 和 东 北 三 省 的 西部 共 324 个 县 ( 旗 ) , 农 村 人 口 4400 万 , 总 面 积 39 亿 亩 。 以 求 能 锁 住 风 沙 , 减

13、 轻 自 然 灾 害 。 地 跨 东 北 西 部 、 华 北 北 部 和 西 北 大 部 分 地 区 , 建 设 范 围 东 起 黑 龙 江 省 的 宾 县 , 西 至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区 乌 孜 别 里 山 口 , 东 西 长 4480 公 里 , 南 北 宽 5601460 公 里 , 总 面 积 406 9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国 土 面 积 的 42 4%, 接 近 我 国 的 半 壁 河 山 。2.沙 尘 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

14、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习题演练】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层疏松,直立性强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 B、 C、 D、2、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区主要是 ( )水国地区和旱作地区 旱作地区和草原区 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旱作地区和高原牧区A、 B、 C、 D、3、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B、 裸地面积扩大,快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