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533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 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2、礼记有载: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A.法家“严明法度” B.儒家“礼”C.道家“无为而治” D.墨家“尚同”3、美国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了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xx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

2、坏,你认为中国哪一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4、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A. B. C. D.5、“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

3、与天异者,大乱”6、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A.天人感应 B.和谐中庸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7、汉武帝创建太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某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汉武帝创建的太学命名,下列名称比较准确的是( )A汉朝中央政治学院 B汉朝郡国联合大学C国际孔子学院 D儒家师范大学8、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

4、熹 C李贽 D王夫之9、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10、“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这一拜歌曲中体现的忠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

5、”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1、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3、有学者认为,明清

6、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14、明清之际,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吸收,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 )A重农抑商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16、一直以来,中国图

7、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17、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18、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

8、、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重视实用技术 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A B C D19、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20、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

9、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习俗风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21、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李白22、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23、随着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一种新的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和人头攒动的瓦舍勾

10、栏中的市民文化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清明上河图 汉赋 宋词 小说 A B C D24、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25、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

11、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26、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2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8、康有为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D“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29、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 )A宣传变法思想 B师夷长技以制夷C促进思想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