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08443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入大荒流”“长河落日圆”中的江、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B . 范进进学回来,中了举人,接下去要参加的是会试。C . 战国策史记左传分别是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中的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史书。D .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与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树席慕蓉在我二十岁那年的夏天,我看见过一棵美丽的树。那年夏天,在瑞士,

2、我和诺拉玩得实在痛快。她是从爱尔兰来的金发女孩,我们一起在福莱堡大学的暑期法文班上课,到周末假日,两个人就去租辆脚踏车漫山造野地乱跑,附近的小城差不多都去过了。最喜欢的是把车子骑上城顶之后,再顺着陡峭弯曲的公路往下滑行,我好喜欢那样一种令人屏息眩目的速度,两旁的树木直逼我们而来,迎面的风带者一种呼啸的声音,使我心里有一种要呼啸的欲望。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每一个转角都会出现一种无法预料的美丽。那一棵树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刚转过一个急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不算太深的山谷,在对面的斜放上,种了一大片的林木。大概是一种有计划的裁种,整片斜坡上种满了一样的树,也许是日照很好,所以每一根都长得

3、枝叶青葱,亭亭如华盖,而在整片倾斜下去一直延伸到河谷草原上的绿色里面,唯独有一棵树和别的不同。站在行列的前面,长满了一树金黄的叶片,一树绚烂的圆,在圆里又有着一层比一层还璀璨的光晕。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黄色的树却好象反而更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几百棵同样形状、同样大小,但是却青翠逼人的树木比较起来,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可是,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它觉

4、得很困窘,只好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诺拉说:“很晚了,我们回去吧。”“可是,天还亮着呢”我一面说,一面想走下河谷,我只要再走近一点,再仔细看一看那棵不一样的树。但是,诺拉坚持要回去。在平日,她一直是很随和的游伴,但是,在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口气却毫无商量的余地。于是,我终于没有走下河谷。也许诺拉是对的,隔了这么多年,我再想起来,觉得也许她是对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树,也许我会发现叶的破裂,树干的斑驳,因而减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赏,可是,我永远没走下河谷,(我这一生再无法回头,再无法在同一天,同一刹那,走下

5、那个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树才能永远长在那里,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又有哪一种来自天上的宠遇,不会这在人世间觉得孤独呢?拓展链接: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学爱真情。(1)第段中,加下划线的“那一棵树”是怎样的一棵树?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其特点。 (2)根据上下文语意,你觉得括号里哪一个词语更合适,说说你选这个词语的理由。 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

6、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我选择_,理由:_(3)席慕蓉曾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作者在见到那棵树的当时和离开那棵树时的心理状态分别是怎么样的?而多年后她的心态又是如何的呢? (4)万物有灵,善思之人往往能从这些有灵之物身上得到启示。在这个树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漫步湖心岛,小嘉看到鉴亭旁边碑石上刻有“嘉禾八景诗”,摘录了其中三

7、首,带领同学们开展“碑石探美,古诗寻意”活动。 汉塘春桑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鸣鸠唤醒黄梅雨,知否江村四月忙。杉闸风帆苏州估客布帆轻,买醉枫桥趁晓睛。一路东风吹酒醒,夕阳红泊秀州城。南湖烟雨湖烟湖雨荡湖波,湖上清风送棹歌。歌罢楼台凝暮霭,芰荷深处水禽多。(1)下面是小嘉与小舟的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嘉:吟诵汉塘春桑,让我想到了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_”。小舟:杉闸风帆中“一路东风吹酒醒”有豪放派词人_定风波中“_”的影子。小嘉:诗人常以“风雨”入诗,或营造萧条苍凉之境,如许浑的“_,_”;或勾起家国命运之思,如“_,_”。小舟:没错,而南湖烟雨却描绘了南湖烟波荡漾

8、、清风送歌的美景,“棹歌”“水禽”“暮霭”,“_,_。实是欲界之仙都”。(2)小禾整理出了四组诗句,你觉得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 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B . 苏州估客布帆轻,买醉枫桥趁晓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C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D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四、 名著阅读 (共3题;共15分)4. (5分)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是_国(国籍)著名记者_(人名)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他惊奇

9、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地点_(地名)。_和_(人名)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_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某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又是一年“315”,2017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网络消费用户投诉案件数同比增长1478%。网络消费领域侵权事件多发,与网络购物自身特点有

10、关。商家身份隐蔽、交易平台虚拟、开网店的门槛过低,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商家资质无保障、售后服务欠缺。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消费者银行卡和账号信息,引起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加大了网络支付风险。请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在广告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夸大产品效应,甚至用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请你以消费者的名义,写几句话规劝那些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5. (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

11、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1)本段选自美国记者_写的_。 (2)请列举出长征中四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3)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 6. (5分)按照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人物。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平生唯一的一本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散文集,其中有许许多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烙在

12、作者的心里。他们当中给“我”送山海经的是_;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_;教“我”雪地捕鸟方法的是_;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是_。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阅读坐在过道里的民工,完成小题。 坐在过道里的民工非鱼在异乡。我想去一个叫“马道”的街道看看,大家都说那里是这个城市的“核”。刚踏上公交车,还没来得及找个合适的位置,就听见身后大呼小叫。不用看,肯定是刚才在车站候车的几个民工。他们和所有的民工一样,家在手里拎着:破旧的蛇皮袋,装着一床被子,几件换洗衣服,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或者是工地,或者是街头。似乎永远梳理不顺的头发,似乎

13、永远洗不干净的脸和手,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明显的特征。他们提着、拖着“家”上来,毫无顾忌地大声叫嚷着,然后把“家”放在中间过道上,一屁股坐了上去。车在行走,不断有人上上下下,车内的人越来越多。这几个民工依旧在大声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人更多了,过道拥挤起来,坐着的他们有些碍事了。有人小声发出抱怨,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不被他们的“家”蹭到。抱怨声越来越大,说他们挡了道,一个胖乎乎的老太太大声呵斥,一个民工指指他的包袱卷:“你可以坐上去,也可以踩,没关系。”老太太鄙薄地瞥了一眼:“我才不坐。”拥挤的人群和喧闹的说话声,我渐渐听不清楚自动报站名的声音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在那个叫马道的地方下车,更看不清楚

14、车窗外。我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姑娘:“马道街快到了吗?”她头也没抬:“还早呢。”“还有几站?”她不知道是没有听到还是不屑于回答,始终再没有吭声,一直悠闲地看着窗外。又过了几站,我忍不住又问身边一个站着的大姐:“现在到哪儿了?”她似乎也不太熟悉,看了看说:“似乎是一附院吧?”“马道街还远吗?”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很纳闷,这个城市不至于有那么大吧?车里的几个民工依然在大声地说着话,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周围人也在说着话,抱怨着几个民工,抱怨着公交车,抱怨着其他的一些事。车拐了个弯,一个民工很促狭地喊了一嗓子:“前方到站马道街。”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扭头看了看他,他正低头摆弄系在蛇皮袋上的一堆铁丝,另

15、几个民工还在继续说话。街道渐渐窄起来,人渐渐多起来,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小店铺, 还有人力车, 依稀是旧时的繁华。那个民工又喊起来:“马道街到了,有在马道街下车的乘客准备下车了。”他模仿着公交车的售票员,有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惹起了几声哂笑。我明白了,他在提醒我,该下车了。又扭头看他,他依然在摆弄那堆铁丝,好像从来就没有张口说过话,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属于他,和他无关。很显然,他和我一样,不属于这个城市。车门打开,我从他们身边挤过去,和很多人一起从他们身边挤过去,下车,站在异乡的马道街上,看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所有在异乡的温暖,只有来自那个坐在过道上的民工,那个一直摆弄铁丝的民工。(选自新浪网,有删改)(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