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285882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508D制粒机有效作业时间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布人 XXX 提高提高508D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1 1 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甜菜制 糖企业之一 年处理甜菜60万吨 产糖8万吨 公司 不断挖掘内部潜力 追求技术进步 经济效益逐年提 高 508D制粒机自2006年投入使用以来 日均有效作 业时间一直低于公司考核指标 对车间生产成本 安 全生产造成影响 提高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具有重要意义 2 小组名称干粕车间第一QC小组 小组 类型 攻关型 成立时间 2004年 2月 注册 时间 2010年 4月 注册 编号 LXQC 10 01 课题名称 提高508D制粒 机日均有效作 业时间

2、 活动 时间 2010年5月 2010年12 月 活动 频次 2次 月 姓名文化程度职务 组内 职务 组内分工 XXX大专主任组长组织协调 XXX大专班长组员数据统计 XX中专值班长组员现场实施 XXX高中操作工组员现场实施 XXX高中操作工组员现场实施 小组精神团结拼搏 开拓创新 小 组 概 况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6日 3 公司要求 设备现状 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为23 50小时 天 09 10榨期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为23 33小时 天 选定课题 提高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4 计划完成 实际完成 时间 项目 2010年 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3、12月 确定课题 设定目标 目标可行性分析 要因分析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总结及进一步打算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8日 5 设定目标 根据公司考核指标 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 将508D制粒机日均 有效作业时间提高到23 50小时 天 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小时 天 23 33 天 23 50小时 天 制图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8日 小组对2009年10月 12月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进行统计 按生产日报记录采集 月份 项目 2009 10 小时 天 2009 11 小时 天 2009 12 小时 天 平均 小时 天 508D制粒机日均 有效作业

4、时间 23 3823 3123 3023 33 公司指标 23 50小时 天 从表中可以看出 3个月平均日均有效作业时间为 23 33小时 天 大大低于23 50小时 天的公司要求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0日 7 小组对2009年10 12月影响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的故障记录进行调查分析 序号缺陷项目2009年10月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合计 小时 耗时 小时 耗时 小时 耗时 小时 1压辊故障10 48713 4910 27234 21 2环模故障4 1784 178 3电控故障0 470 580 731 78 4其它故障0 410 430 321 16

5、 合计11 36714 5015 5041 33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0日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统计表 序 号 缺陷 项目 耗时 小时 累计耗时 小时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压辊 故障 34 2134 2182 782 7 2环模 故障 4 1838 3910 192 8 3电控 故障 1 7840 174 397 1 4其它 故障 1 1641 332 9100 合计41 33 结论 从柱状图上可以看出 压辊故障占累计故障耗时的82 7 是造成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低的主要原因 百分比 82 7 10 1 4 3 2 9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0日制图人

6、 XXX 日期 2010年5月10日 9 目 标 值 依 据 调查表明 压辊故障占累计故障耗时的82 7 是 造成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低的主要原因 如果完全解决 日均有效作业时间可以提高到 23 52小时 天 即使解决其80 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可以达到23 51小时 天 1 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为23 53小时 天 设 备 人员条件相似 调查分 析 设备对 比 公司指 标 公司考核指标为23 50小时 天 必须达到 目 标 值 可 以 实 现 设备维修质量 考核制度不到位 分料板角度 长度不合理 维修人员技能低缺乏专业培训 料 法 压 辊 故 障 操作随意性强 轴承运行溢油 工艺操

7、作不规范 布料不均匀 轴承串动位移间隔套串动 进料量波动大 人 机 未按规程操作 油脂熔点低油脂选型不当 11 序 号 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 完成 日期 1考核制度不到位 考核制度是否 健全 查阅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健全XXX 2010 5 17 2缺乏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 情况 查阅培训记录 专业培训制度健 全 XXX 2010 5 17 3 分料板角度 长 度不合理 分料板分料情 况 现场确认分料均匀王 庆 2010 5 20 4间隔套串动 间隔套与辊皮 配合情况 现场确认 能使轴承定位准 确 王 庆 2010 5 20 5油脂选型不当 油脂选型是否 恰当 现场调查 油脂能满足压辊

8、 环境温度要求 徐拥政 2010 5 24 6进料量波动大 进料量是否稳 定 现场调查平稳进料徐拥政 2010 5 24 7工艺操作不规范操作是否标准查阅操作记录 按作业指导书操 作 张锦建 2010 5 26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5日 末端因素考核制度不到位 确认标准考核制度健全 确认方法查阅考核制度 确认情况车间有健全的考核制度 车间定期检查考核 确认人XXX确认时间2010 5 17确认地点办公室 确认结论 非要因 确认一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7日 13 末端因素缺乏专业培训 确认标准专业培训制度健全 确认方法查阅培训记录 确认情况 公司 车间 班组有

9、完备的培训计划 定期培训 并采用理论考 试和现场操作的方法验证培训效果 确认人XXX确认时间2010 5 17确认地点办公室 确认结论 非要因 确认二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17日 14 确认三 末端因素分料板角度 长度不合理 确认标准 分料均匀 确认方法 现场确认 确认情况 现场测定 分料板角度偏小 角度25 长度25cm 造成压制 室布料不均匀 压辊 环模磨损程度不规则 导致压辊负荷增大 确认人王 庆确认时间210 5 20确认地点制粒工段 确认结论 要 因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20日 15 确认四 末端因素 间隔套串动 确认标准 轴承定位准确 确认方法 现场

10、确认 确认情况 现场发现 间隔套可以在辊皮中自由串动 对轴承定位作用不 明显 确认人王 庆确认时间2010 5 20确认地点制粒工段 确认结论 要 因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20日 16 确认五 末端因素油脂选型不当 确认标准油脂能满足压辊环境温度要求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确认情况 现场测定 压辊工作环境温度165 180 2 锂基脂适应 20 120 超限使用 确认人徐拥政确认时间2010 5 30确认地点制粒工段 确认结论 要 因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30日 17 末端因素进料量波动大 确认标准平稳进料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确认情况 调查发现 508D制粒机进料采

11、用变频电机进料 进料稳定 且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节 确认人徐拥政确认时间2010 5 24确认地点制粒工段 确认结论 非要因 确认六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24日 18 确认七 末端因素工艺操作不规范 确认标准 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确认方法 查阅操作记录 确认情况调查发现 操作人员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操作方法正确 合理 确认人张锦建确认时间2010 5 26确认地点制粒工段 确认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5月26日 19 根据以上确认 小组确定了以下三条主要原因 分料板角度 长度不合理 间隔套串动 油脂选型不当 20 对策实施表 序 号 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

12、完成时间地点负责人 1 分料板角度 长度不合 理 分料板角 度 长度 合理调整 分料均匀 1 分料板重 新设计 2 厂家定做 3 安装调试 2010 7 25 制粒 工段 王 庆 2间隔套串动 间隔套 压辊一体 化 轴承定位 准确 1 间隔套 压辊一体化 设计 2 厂家定做 3 压辊组装 2010 7 30 制粒 工段 徐拥政 3 油脂选型不 当 选用合适 油脂 满足压辊 工作环境 温度 1 现场测定 压辊环境温 度 2 查表选型 2010 8 20 制粒 工段 张锦建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6月4日 实施一分料板角度 长度不合理 措施 1 小组通过分组实验 将分料板由角度25 长度

13、 25cm变更为角度32 长度35cm 2 安装调试 示 意 图 实施人 王 庆 徐拥政 实施地点制粒工段完成时间2010 7 21 实施效果 分料均匀 压辊 环模磨损程度均匀 改造前改造后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7月25日 实施二 间隔套串动 措施 1 间隔套 压辊一体化 2 压辊组装 示 意 图 实施人 王 庆 徐拥政 实施地点制粒工段完成时间2010 7 30 实施效果 经现场检查 消除了间隔套串动现象 使轴承准确定位 实 现对策目标 改造前改造后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7月30日 实施三润滑油脂选型不当 措施将2 锂基脂更换为二硫化钼 改造前后 润滑脂主 要技术参

14、数对比 项目2 锂基脂二硫化钼 滴点 175 300 工作锥入度0 1mm0 1mm 使用温度 20 120 40 300 实施人张锦建 实施 地点 制粒工段完成时间2010 8 15 实施效果 二硫化钼能适应压辊的工作环境温度和转速要求 使轴 承运行更加可靠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8月20日 压辊故障 实施前后对比 序 号 缺陷 项目 耗时 小时 累计耗时 小时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压辊 故障 34 2134 2182 782 7 2 环模 故障 4 1838 3910 192 8 3 电控 故障 1 7840 174 397 1 4 其它 故障 1 1641 3672 910

15、0 合计41 367 序 号 缺陷 项目 耗时 小时 累计耗时 小时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压辊 故障 1 301 3013 413 4 2 环模 故障 5 2035 20353 867 2 3 电控 故障 2 2687 47123 590 7 4 其它 故障 0 909 679 3100 合计9 67 改造前 2009年10月 12月 改造后 2010年10月 11月 累计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82 7 13 4 10 1 53 8 4 3 23 5 2 8 9 3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11月30日制图人 XXX 日期 2010年11月30日 508D制粒机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实施

16、前后对比 改造前 2009年10月 12月 改造后 2010年10月 11月 月份 项目 2010 10 小时 天 2010 11 小时 天 2010 12 小时 天 平均 小时 天 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 23 3823 3123 30 23 33 公司指标23 50小时 天 月份 项目 2010 10 小时 天 2010 11 小时 天 平均 小时 天 日均有效作业 时间 23 51223 5223 516 公司指标 23 50小时 天 制表人 XXX 日期 2010年11月30日 我 们 的 目 标 实 现 了 日均有效作业时间 小时 天 23 33小时 天 23 50小时 天 23 516小时 天 制图人 XXX 日期 2010年11月30日 一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计算表 验证和巩固期3个月增加有效作业时间 小时 27 45 508D制粒机生产能力 吨 小时 4 5 颗粒粕市场价 元 吨 1200 颗粒成本 技改费用 元 129547 3个月产生经济效益 元 18683 二 无形效益 1 提高了小组成员运用PDCA循环方法查找 分析 解决问题 的能力 并在工作中积累了经验 2 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