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4279334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 下面分享关于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教育基础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步骤;2.教育观察法;3.教育调查法;4.教育行动研究法;5.教育叙事研究

2、;6.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7.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撰写。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事实加以系统的考察,从而探索教育规律,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

3、法 1.教育观察法的概念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

4、,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这类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受到人的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号性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它的好处是,不破坏和影响研究对象的原

5、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深层结构和关系的材料。但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可采取公开的,也可以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每当其一种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及时进行观察记录。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常用于对

6、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3.观察的具体方法 (1)实况详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的所有表现或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2)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进行专门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的现象和过程的一种方法。如选择每周二、四、六的上午第一节课,就教师提问和男女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加以记录,来研究男女学生的

7、成就动机问题。 (3)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以事件为单位进行观察,了解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二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其研究的是特定类别的完整行为事件,测量的不是限定时间单位的行为表现。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如对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进行研究,每当小学生告状行为一出现,就进行观察,来分析小学生告状的原因、表现,为以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基础。 (4)日记描述法 又称为儿童传记法,它是在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反复观察过程中,以日记的形式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的方法。如1774年裴斯泰洛齐的一个父亲的日记。日记描述法通常分

8、为综合日记法和主题日记法等。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 (5)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任何可以表现儿童某一方面发展的新行为情景记录下来,并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由于观察者记录的往往是其亲自观察到的被观察者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因此它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发展因素。 (6)频率计数图示法 频率计数图示法指的是在某些行为发生时计数其发生频率,再用图示将所发生的行为频率显示出来。 (7)清单法 清单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记录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作出记号。 (二)教育调查法 1.

9、教育调查法的概念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2.教育调查法的类型 (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 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

10、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状进行调查,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其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是进行“现状状况”“当前情况”的调查。 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

11、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高。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问卷调查,又称问题表格法,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访谈调查,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测量调查,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

12、况,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 调查表法,指通过向相关的调查对象发放研究要求设计好的各种调查表格来搜集有关事实或数据资料的调查。调查表主要用于搜集各种形式的事实资料,尤其偏重于搜集数据资料。 3.教育调查的基本方法 (1)抽样调查法 根据选择数量的不同,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总体和样本。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研究,是被抽取的个体的集合。这就涉及到样本的选择,即抽样的基本方法。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等。依据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问卷可分为访问问卷和自填问卷。问卷的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

13、案、结束语。 (3)访谈法 访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访谈法具有灵活、范围广、真实有效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是费用大、时间长,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调查者的能力、水平、态度、访问技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给调查对象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其深入思考。 访问有结构式访问与非结构式访问;一次性访问与重复性访问;集体访问和个别访问。 (三)教育行动研究法 1.教育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2.教育行动研究

14、的分类 (1)按照研究的侧重点,行动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2)按照参与人员的多少来分,行动研究分为个体研究、小组研究、群体研究。 3.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 (2)拟定研究计划 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 (3)实施行动研究 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进行总结评价 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四)教育叙事研究法 1.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